《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4 个性理论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4 个性理论

个性的概念与特点

什么是个性

个性,在心理学的研究中,被定义为是一种个体特有的、经常性、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从基本的概念分析,个性应该是既包括一个人的身体特征,也包括个体的心理特点,并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在个体行为过程中,反映出个体的观察、思考、行为、情感等方面的综合倾向。

个性的特点

尽管不同的个体在其个性特征上,带有不同的色彩,但从人群的总体上分析,我们可以对个性现象,总结一定的规律性特征:

①社会性。

②组合性。

③独立性。

④稳定性。

⑤倾向性。

⑥整体性。

个性的这些特点,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反映在个性这个统一的概念中,只是表现为不同的侧面。同时,这些个性的特点,也充分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各个过程中,相互制约、交互影响。把握住个性的这些特点,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与分析个体的行为表现,更好的预测与控制个体的行为活动。

个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个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首先,是表现在对个体的工作活动、群体人际关系的影响,这对于个体在组织中的成就表现,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个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也表现在个体的行为方向的主观努力选择,以及在行为过程中克服困难,忍受挫折的意志品质上。

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影响个性的因素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有一些影响因素几乎是完全由先天遗传所决定的,而另一些因素又是完全决定于后天环境的特点。当然,在哪些决定个性发展的大多数因素中,它们的影响结果的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表现为交互影响的,也可以说,个体的个性发展主要是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

影响个性形成的后天环境因素,主要应该从家庭、社会文化环境、社会阶层等几个方面考虑。

个性理论

个性理论是在人们对个性现象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为更好的理解个性的实质与其发展过程,总结提炼的理论观点,它们通常综合性的概括了个体的个性结构、功能、改变的性质,以及反映了个性与外在的行为关系的内容。主要的几种个性理论有:

个性的特质理论

对于个性的最初的研究,是以特质理论观点开始的。特质理论也是影响现代对个性研究的最主要理论思想之一。一般来说,特质的观点比较忽视情境对个性的直接影响作用,而更强调个性特征的稳定性和跨越情境的一致性特点。

卡特尔是比较早期的强调个性特质观点的学者。另一个有非常重要影响力的特质理论,是英国的心理学家艾森克提出的。

个性的类型理论

对个性的类型理论贡献较大的人,当推容格。其实,在艾森克的观点中,已经提到类型的概念,所以,艾森克的理论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介于特质与类型之间的一种观点。

个性的成熟—发展理论

在成熟—发展的观点中,更多地反映了环境因素对个性的影响。事实上,成熟—发展观点也是包括两种对个性的不同的认识的,虽然都是反映个性的变化性,但倾向成熟的观点,是将个体内在的成熟作为个性发展的动力;而突出发展的观点,则是把外在环境,特别是社会学习,看作是个性发展的动力。

以精神分析为代表的一派观点,是比较强调个体的内在发展动力的。典型的代表人物象佛洛依德提出的心理动力论,强调人的个性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各种成分之间又包含着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佛洛依德将个性的成分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他认为,这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产生内在动力,并支配个体的所有行为。

社会学习论

在社会学习观点中,更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与个性的决定作用,并认为个体是通过学习环境中的事物,来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同时,个体的行为也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个性理论的应用

任何一个个性理论对于一个组织是否有应用价值,主要看它能否帮助我们说明、预测和控制一个人的行为与工作绩效。个性理论在管理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1)运用个性理论提高工作成就

(2)运用个性理论提高健康水平

(3)运用个性理论提高管理水平

标签: 组织行为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5.5 领导行为的监控与评估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5.5 领导行为的监控与评估

5.5 领导行为的监控与评估对领导行为监控的方法有哪些?领导者行为监控的方法可分为事前监控、实时监控和事后监控,具体可以采用下列方法追究领导的失责行为:引咎辞职、问责制弹劾制。如何对领导行为进行监控?...

《组织行为学》1.2 组织的含义、要素、分类与作用

《组织行为学》1.2 组织的含义、要素、分类与作用

1.2 组织的含义、要素、分类与作用一、组织的含义组织就是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含义:(1)所有的组织都...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练习案例--利民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练习案例--利民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

利民公司于1991年开创时只是一家小面包房,开设一间商店。到2000年因经营得法,又开设了另外八间商店,拥有十辆卡车,可将产品送往全市和近郊各工厂,公司职工达120人。公司老板唐济简直是随心所欲地经营...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6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6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

4.6 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主讲教师:东北财经大学 孙成志 教授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1、弱势群体的范围与成因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某些自然或社会原因而使得其权利处于不利地位的特定...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5.4 领导效能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5.4 领导效能

5.4 领导效能领导效能考核的方法(1)目标考评法。目标考评法,又称目标对照法,就是按照领导活动中预定的目标项目指标,检查其完成情况,从而评定被考评者的工作成效。(2)员工评议法。员工评议法,就是通过...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3.3 经典的激励理论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3.3 经典的激励理论

3.3 经典的激励理论1、内容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发人们行为动机的各种因素。由于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因此这一理论实际上是围绕人们的各种需要来进行研究的,因此,它又被称为需要理论。其中...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本章小结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本章小结激励理论对研究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力和提高人的工作绩效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章主要讨论了激励的含义、激励机制、激励的作用、激励的模式、激励理论的发展、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以及激励的有效...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3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3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4.3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请观看本节视频讲解。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主讲教师:东北财经大学 孙成志 教授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内容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人际关系,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关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