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4沟通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4.4 沟通

沟通

主讲教师:东北财经大学 孙成志 教授

信息沟通

1、信息沟通的目的和作用

信息沟通开始于有了某种“思想”或想法的发送者,然后通过发送者和接收者都能理解的方式进行信息编码,并通过联接发送者和接收者的渠道加以传递。

组织中的信息沟通的目的是促进变革,即对有助于组织利益的活动施加影响。

信息沟通的作用在于使组织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做到在适当的时候,将适当的信息,用适当的方法,传给适当的人,从而形成一个健全的迅速的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以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2、信息沟通中的障碍

一个有效的沟通必须包含三个要素、四个步骤。每一个要素和每一个步骤都可能存在着各种障碍,它们直接影响沟通效能的发挥。常见的信息沟通障碍有以下几种:

(1)语言障碍,产生理解差异

(2)环节过多,引起信息损耗

(3)信息沟通中的偏见、猜疑、威胁和恐惧,妨碍沟通

(4)地位差异,妨碍交流

(5)信息表达不清,沟通要求不明,渠道不畅,影响沟通

(6)地理障碍,沟通困难

(7)信息超负荷

3、信息沟通的形式和方法

(1)信息沟通形式

信息沟通按不同的标志可以分成许多形式:

①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分可以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②按沟通信息的流动方向可以把信息沟通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横向交叉的沟通。

③按沟通的方法可以把沟通分为书面沟通、口头沟通和非语言的信息沟通。

④按沟通方向的可逆性可以把沟通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⑤快速处置人员和联络人员。

(2)信息沟通方法

信息沟通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是随机制宜、因人而定的。可供选择的信息沟通方法有:发布指示、会议制度、个别交谈、建立信息沟通网络。

4、信息沟通的原则和要求

(1)信息沟通的原则

信息沟通中的信息必须是明确的;要注意必须以保证维护组织的完整性为前提;战略上使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

(2)信息沟通的要求

为改进信息沟通工作并提高效率,在信息沟通中要满足以下要求:

① 沟通要有认真的准备和明确的目的性

② 沟通的内容要确切

③ 沟通要有诚意,取得对方的信任并建立起感情

④ 提倡平行沟通

⑤ 提倡直接沟通、双向沟通和口头沟通

⑥ 设计固定沟通渠道,形成沟通常规。

谈判

1、谈判的特点和条件

谈判是现代社会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现象。在组织和群体中,人们之间要相互交往、改善关系、协商问题就要进行谈判,也就是说谈判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谈判的特点

(1)谈判是双方通过不断调整各自的需要而相互接近,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

(2)谈判是合作与冲突的对立统一。

(3)对谈判的各方来讲,谈判都有一定的利益界限。

(4)谈判各方所得利益的确定,取决于谈判各方的实力和谈判的艺术与技巧。

(5)谈判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是这两方面的结合。

谈判发生的条件

任何一个谈判的发生都有条件。不管是哪一类的谈判,想要让对方走上谈判桌,一般都缺少不了三个条件:

(1)一个无法再继续存在下去的僵局;

(2)双方都认为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这一僵局;

(3)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有可行性和可欲性。

2、谈判的类型

分析谈判类型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不同谈判方式的特点,在实际中灵活运用,这是研究谈判问题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根据不同分类标志可有多种分类方法:

(1)按谈判双方的得益情况可分为分配谈判和综合谈判

(2)按谈判人数分类有一对一谈判和小组谈判。

(3)按谈判方向分类有纵向谈判和横向谈判

(4)按谈判地点分类有主座谈判、客座谈判和在中立地谈判。

(5)按谈判双方接触的方式划分有口头谈判、书面谈判等等。

3、谈判的过程

谈判一般由五个阶段构成:准备和计划、界定基本原则、阐述和辩论、讨价还价和解决问题、结束与实施。

4、谈判的基本原则

遵循必要的谈判原则是取得谈判成功的基本保证。谈判的基本原则是:

(1)平等原则

(2)互利原则

(3)合法原则

(4)事人有别原则

(5)信用原则

5、谈判策略

谈判策略是指谈判人员为取得预期成果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它是各种谈判方式的具体运用。简单的说,谈判策略是一种可以预见和可能发生情况下应采取的相应的行动和手段等。在谈判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只有在谈判中实施灵活多变的策略,才能实现利益目标。

[ 讨~论 ]

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去发表想法。

标签: 组织行为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组织行为学》1.3 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组织行为学》1.3 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1.3 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1、边缘性、综合性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2、两重性组织行为学又是一门具有两重性的学科。它既具有与组织中人的行为生物性特征相联系...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本章小结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章小结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我们应该对组织管理过程中,将会涉及的主要个体行为因素,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个体心理特征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因素。任何事物都是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的,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个体...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练习案例--工作岗位设计应充分考虑适合职员的自由选择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练习案例--工作岗位设计应充分考虑适合职员的自由选择

练习案例--工作岗位设计应充分考虑适合职员的自由选择任何人都希望有个满意的职业和岗位。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在一个不喜欢的岗位上干上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这是极不人道的,也不利于调动积极性与创造性...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3 知觉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3 知觉

2.3 知觉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整个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知觉和感觉一样,它是当前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产物。但是,知觉和感觉是有区别的,这主要表现在它们反映的具体内...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本章小结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领导者不同于管理者。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公式: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表示。其中: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他是集权...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本章小结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环境常常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多端,许多组织昨天还很兴旺,今天就面临着毁灭的威胁。因此,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组织内部各层次、部门之间和组织与组织之间,每时每刻都在交流信息。组织就是在不断与外...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5.2 领导理论的研究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5.2 领导理论的研究

5.2 领导理论的研究领导理论是研究领导有效性的理论,领导理论集中了国内外有关领导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领导特性论领导特性论试图从领导的特性来揭示领导的有效性。斯托迪尔从六大方面对领导...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练习案例--利民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练习案例--利民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

利民公司于1991年开创时只是一家小面包房,开设一间商店。到2000年因经营得法,又开设了另外八间商店,拥有十辆卡车,可将产品送往全市和近郊各工厂,公司职工达120人。公司老板唐济简直是随心所欲地经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