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本章小结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本章小结

领导者不同于管理者。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公式: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表示。其中: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他是集权、责、服务为一体的个人或集体;被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对象和基础,是指领导者所辖的个人或团体;环境是领导活动的客观条件。领导工作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更有效、更协调地实现组织目标;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利于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

领导理论是研究领导的有效性的理论。从20世纪初开始,东西方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大体上说来,按提出理论的时间先后顺序,将领导理论分为三大类:特性(或素质)理论、行为理论和权变(或情境)理论。

特性(或素质)理论是通过对领导者本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来找出好的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特征(或素质)。主要理论有:(1)国外对领导者具有的素质的研究,包括:斯托迪尔的个人品质论、吉塞利的八种个性特征和五种激励特征、德鲁克的观点、美国管理协会的调查意见、鲍莫尔的十大条件、前苏联学者有关领导者素质的观点等;(2)我国对领导者素质的研究。

行为(作风)理论是从领导者的风格、领导方式、领导作用和领导方法入手来研究领导者行为的类型,并分析各类领导行为的特点、优缺点并进行相互比较。主要理论有:(1)勒温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2)坦南鲍母与施密特的领导连续流理论;(3)利克特的管理系统理论;(4)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5)管理方格理论。

权变(情境)理论认为讨论领导效能不能脱离人们的动机和态度,以及当时当地所处的环境,即全面的考察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要素的综合影响。只有领导者按照不同的被领导者和不同的环境,适时地调整领导行为,才能取得好的领导效果。主要理论有:(1)菲德勒模式;(2)“途径——目标”理论;(3)领导规范模式;(4)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

权力是个体影响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能力。领导与权力、权威不可分,领导要很好地运用权力树立权威。组织中的政治行为是普遍存在且不可避免,并且又是十分有害的,管理者要防止和减少组织中政治行为的发生。

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是决定领导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衡量领导者领导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作为一名现代领导者,要努力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和艺术,实现领导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领导效能是一切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领导工作发展的推动力。因此,正确地理解领导效能的含义,掌握考评领导效能的原则和方法,探索提高领导效能的途径,对领导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是领导行为研究的重要问题。

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可以从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等几个方面入手。

标签: 组织行为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个体形为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个体形为

本章主要概念:个性、特质论、心理分析论、社会学习论、个性性格类型论、气质、能力、性格、知觉、社会知觉、自我知觉、知觉防御、晕轮效应、定型效应、首因效应、价值观、态度、情绪和情感。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本章小结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环境常常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多端,许多组织昨天还很兴旺,今天就面临着毁灭的威胁。因此,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组织内部各层次、部门之间和组织与组织之间,每时每刻都在交流信息。组织就是在不断与外...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6.3 工作压力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6.3 工作压力

6.3 工作压力所谓压力,是指人在对付那些自己认为很难对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上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它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内部状态,是焦虑、强烈的情绪和生理上的唤醒,以及挫折等各种情感...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3.2 激励模式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3.2 激励模式

3.2 激励模式激励机制激励的目的是调动积极性。所谓积极性是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意愿及行为的准备状态。积极性有其自身形成和变化的规律,激励就是按照积极性的运动规律,对人们施加一定的影响,促使其积极性的...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2 群体互动(从众、压力、内聚力与冲突)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2 群体互动(从众、压力、内聚力与冲突)

4.2 群体互动(从众、压力、内聚力与冲突)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抑制作用群体问题的研究最早是从研究人对人的影响开始的。早期研究发现,一个人单独工作同有别人在场观察或与别人一起工作时相比,工作的效率很不相...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7.1 组织环境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7.1 组织环境

7.1 组织环境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组织环境调节着组织结构设计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影响组织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明了它的种类,以便有效地改善组织的内外环境,形成更好的组织气候,提高组织效率...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7.2 组织变革与对策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7.2 组织变革与对策

7.2 组织变革与对策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组织变革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最初仅是在一般意义上对组织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进行变革和修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组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已发展到对全部组织进行有计...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5 气质、能力和性格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5 气质、能力和性格

2.5 气质、能力和性格气质差异与应用1、气质的类型与特点气质,被定义为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特点。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脾气”、“秉性”有很相似的内容。对个体的行为类型进行分析的工作,在人类社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