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八章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
根据动机的性质,人类的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也可称为基本动机,它是为了维持生命的需要所必需满足的动机,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例如饥饿、渴、缺氧、疼痛、母性、性欲、睡眠、排泄等动机,都是生理性动机。下面将就饥饿、性欲作出论述。
(一)饥饿
1. 饥饿与体内平衡
饥饿是由于体内缺乏食物或营养引起的一种生理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一定程度的紧张不安,甚至是饥饿的折磨和苦楚,从而形成个体内在的紧张压力,使个体产生求食的活动。
坎农在一项有趣的实验中,让被试把一个气球吞进胃里,然后设法往气球内充气。结果发现,当气球充气引起胃壁收缩时,被试便受到饥饿的折磨。这似乎说明胃壁收缩与饥饿状态有关。(如图8-3所示)现在已经知道,胃部收缩不是产生饥饿感的必要条件。许多人的胃通过外科手术被切除了,然而这些人能感到饿,并照常吃东西。这说明除了胃壁的收缩外,饥饿的引起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
2. 饥饿与体内化学物质
美国生物学家腾布里通和奎格利(Templeton & Quigley,1930)从饿了几天的狗身上抽取血液,注射到刚吃饱了的狗身上,这些吃饱了的狗又会继续吃食,好像已经饿了几天一样。这说明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变化有可能引起饥饿的动机。后来有人发现,饥饿感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低血糖。人和动物都能自动调节热量的摄入,防止能量的不足和体重的稳定,这种调节是通过体内的血糖进行的, 胰岛素的增加可降低血糖,把它部分地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如果血糖水平下降,饥饿感就会增加。
3. 饥饿与下丘脑
饥饿的引起除了某些外周的原因以外,还可能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的功能有关。20世纪50年代中期,生理学家们用电刺激法和局部毁损法,在实验动物的下丘脑中发现了所谓“饥饿中枢”和“厌食中枢”(如图8-4所示)。
“饥饿中枢”会分泌一种引发饥饿的激素——增食激素,当给老鼠注射这种激素后,它们会变得狼吞虎咽。“厌食中枢”的活动能抑制饥饿,刺激这个区域,动物将停止进食;如果破坏这个区域,动物的肠胃会快速加工食物,最终导致异常肥胖。
4. 饥饿与进食障碍
当不正常的瘦身动机超过正常体内平衡的压力时,心理对进食产生不良的影响。近年来,在我国因盲目减肥、过度节食而导致的少女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正逐渐增多。神经性厌食是一种因自己有意节食造成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以厌食为特征的进食障碍,常引起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障碍及躯体功能紊乱。在神经性厌食的基础上可能发生贪食症。 贪食症患者存在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可在短时间内一次进食大量食物。
(二)性欲
这是人和动物比较强有力的一种动机或驱力。它的产生是以性的需要为基础的。性驱力和饥饿、渴驱力不一样,它不是个体生存和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性驱力与个体的性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已证明,在婴幼儿身上虽存在某种性驱力,但强烈的性驱力只发生在性成熟的有机体身上。
1. 激素与性行为
人类的性驱力是由荷尔蒙等激素的刺激引起的。但它们对人类的影响不像影响动物的性驱力那么直接。性激素有两种作用,一种是引导男性和女性性特征的发展,另一种是激发性行为。 当男性达到性成熟的年龄时,位于大脑基底部的脑垂体腺刺激睾丸分泌男性激素,进入血液。这种男性激素或荷尔蒙使其性驱力提高,并使男子产生第二性征。在男性达到性成熟年龄后的一个短时期内,男性激素的浓度最高,以后就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上,因而使男性的性驱力没有明显的生物学周期。女性的情况则不同。当女性达到性成熟的年龄时,脑垂体刺激卵巢分泌雌性激素或雌性荷尔蒙,从而提高了女性的性驱力。由于雌性激素的分泌具有某种生物学的周期,因而使雌性的性驱力有一定的周期性。然而激素对人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外界刺激和学习对人类性驱力的影响往往超过性激素的作用。
2. 外部刺激与性行为
研究表明,当人们看到、听到或读到色情材料时就会被性唤起。海曼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请有过性经历的大学生做被试,将他们与探知性的仪器(探察阴茎周长或阴道颜色的变化)相连。然后请学生听四种磁带中的一种:①有明显的色情内容;②表现出浪漫;③色情与浪漫的结合;④中性控制磁带。结果表明无论男女,由色情磁带引起的性唤起是最强烈的。
社会性动机,是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的。人有认识的需要、成就的需要、权力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等,因而产生了相应的兴趣、学习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交往动机等。
(一)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人对有兴趣的东西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并且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如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推动他努力学习,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并影响他对未来职业的选择。
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认识事物本身的需要所引起的,如对看电影、小说的兴趣;间接兴趣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所引起的,它和当前认识的客体只有间接的关系,如人在完成科学实验之后,可能对繁杂的数据处理没有兴趣,只对研究的结果有兴趣,这种兴趣就是间接兴趣。
兴趣还可以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个体兴趣是指个体长期指向一定客体、活动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趣。这种兴趣与个体的情感和价值观相联系。同时,对个人有重要意义的事物或活动也会使人产生个体兴趣,如有人对音乐、美术感兴趣,一生钟情于此。情境兴趣是指由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突然激发的兴趣,它持续的时间较短,对个体的知识、偏好系统产生影响,是一种唤醒状态的兴趣。
(二)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人类的重要的社会性动机。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表现为对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学习动机能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指向某一具体目标,对学习行为起着导向作用。此外,学习动机还能调节个体学习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刘加霞、申继亮等发现,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学习动机除对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外,还通过学习策略间接影响学业成绩。
(三)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例如,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希望自己搭的积木又高又稳,超过别的孩子。成就动机强烈的人在活动中有高标准,即使对某事没有特别的兴趣,也能尽力把它做好。
成就动机对个体的活动有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发现,在两个人的智商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在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一般都要高一些。在学校里,成就动机高的学生成绩可能较好,名次较靠前。
成就动机的高低还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兰德(Mc Clelland)发现,成就动机低的人,愿意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而成就动机高的人爱毛遂自荐,喜欢承担富于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敢于独立作出决策。
(四)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在权力动机的支配下,人们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并有成为某一群体的领导者的愿望。高权力动机者,经常表现为对社会事业有浓厚的兴趣,在讨论问题时总是试图以自己的观点、看法去说服别人,在群体中希望处于领导地位,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比较健谈、好争论。
(五)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交往需要表现为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喜欢与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这种需要促使人们结交朋友、找寻支持、参加某个团体并在其中活动,因而形成交往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