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三章 第二节 知觉
如果说感觉是人们对外部刺激属性的初级加工的话,那么知觉就是对这些刺激的进一步加工。人们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知觉的产生不仅需要客观的刺激,还需要借助于过去的经验或知识的帮助。如果要把某一对象知觉为一个确定的客体,就需要有关于这一客体的知识和经验。在知觉的时候,头脑中产生的不是对客体个别属性的反映,而是由各种感觉结合而成的具体事物的整体映像。将这些感觉信息进行正确结合的前提就是我们对这一客体具备一定的认识。比如,在看到一朵玫瑰花并闻到花的香气后,你会知觉到它是一朵玫瑰。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你具备关于玫瑰花的先在经验,知道什么样的感觉信息组合在一起才符合玫瑰花的标准。从这一点上说,知觉是源于感觉但又高于感觉的心理过程。
知觉过程包含了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觉察、辨认和识别。觉察实际上就是感觉阶段,此时个体能够感觉到物体的存在,但不知道是什么。比如,在漆黑的夜里,你走在马路上,远处有个亮点向你移动。最初你只是觉察到物体的存在,还无法确定它是什么。辨认是分析一个事物属性的过程,此时你会判断亮点的强度、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等。识别就是你利用已有经验和当前信息,确定物体属性的过程。基于以上这些信息,你可以判断亮点是一个人举着手电筒向你走来。在识别阶段,知觉要解决的问题就由“这个物体看起来像什么”变成了“这个物体是什么”了。这一阶段会涉及更高水平的认知加工过程,将运用你的经验、记忆、动机和态度等。
人在知觉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过去经验的参与使得知觉具有一些不同于感觉的特点,主要包括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组织性、知觉适应和知觉定势。
(一)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的特点。如果没有这种重要的知觉特征,我们所知觉的世界将是混乱不堪的。当我们在运动时,我们知觉的光线条件、视角和物体与我们的距离都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然而我们却很少将这些变化等同于物体自身的变化。这其中,以往的经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见的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
1.大小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是指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因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改变而改变。如图3-4所示,(a)图是对离我们远近不同的两个人所拍摄的照片,而两个人在我们视网膜上成像的实际大小如(b)图所示。但是我们并不会因此就认为其中一个人比另一个大很多。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另一个人在视网膜上成像小是因为他离我们更远。
2.形状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变化而变化。如图3-5所示,门在打开和关上时在我们的视网膜上所呈的像实际上是不同的,但我们一直会将其知觉为是长方形的。
3. 颜色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是指当照射物体表面的颜色光发生变化时,人们对该物体表面颜色的知觉仍然保持不变。物体的颜色主要由其反射光的波长决定。无论是在白天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还是在夜间黑暗的环境中,我们总会将煤看成是黑色的,将雪看成是白色的。实际上,煤在强光下的反射光的量要大于黑暗中雪的反射量,但人们并不会因此“黑白颠倒”。这说明,人们对颜色的知觉并不完全随物体的反射光的变化而变化,而是保持有一定的恒常性。
(二)知觉的组织性
感觉元素是如何被组织成有意义的知觉整体的?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学家对图形的组织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总结出如下一些图形的组织原则,如图3-6所示:
(1)邻近原则。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2)相似性原则。在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属性上相似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3)连续性原则。具有良好连续性的几条线段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4)闭合原则。人们倾向于将图形知觉为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形状。
(5)同域原则。处于同一地带或区域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是一个整体。
(三) 知觉适应和知觉定势
1. 知觉适应
我们在长期经验中形成的知觉组织和注意模式会使我们形成知觉习惯。但是,当刺激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就需要改变自己的知觉习惯来适应这种变化,这就是知觉适应过程。19世纪末,研究者开始通过一种叫做“倒视”的实验技术考察视知觉的适应现象。在倒视实验中,被试戴上一种特殊的眼镜,通过眼镜看到的世界上下颠倒,左右反转。研究者发现,被试在戴上这种眼镜后,最初连完成走路、吃饭等最简单的活动都困难重重,但是几天过后,被试就开始适应这种倒视的情况了。三天后,被试可以看到自己的手在写字;第四天,被试能在两手间进行正确的知觉选择;第五天,能在房中从容地散步。更长的一段时间后,被试甚至能带着倒视眼镜开车。这说明倒视适应虽然困难,但是完全可能。经过学习和适应,被试的视觉同触觉、前庭觉等其他感觉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空间定向能力因此得以恢复。
2. 知觉定势
知觉定势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特殊准备状态。具体地说,人们的当前活动受前面曾从事活动的影响,倾向于带有前面活动的特点。当这种影响发生在知觉过程中时,产生的就是知觉定势。
少女与老妇的图片是知觉定势现象的一个有趣证明。图3-7中,图(a)是一个老妇人的侧面像,图(b)是一个年轻少女的侧面像,图(c)是一个双关图。如果我们先看一会儿图(a),再去看图(c),那么我们会把图(c)知觉为是一个老妇。如果我们先去看图(b),再去看图(c),我们就会把图(c)知觉为一个少女。这个过程中,对图(c)的知觉受到了前面看到过的图片的影响,这就是知觉定势的作用结果。
知觉定势经常是通过暗示形成的,知觉者的需要、情绪、态度和动机都会对暗示造成影响。比如,当你心情特别好时,你就会觉得周围的一切都特别好。一方面因为好的心情会让你更关注周围好的事情,另一方面因为好的心情会让你以更积极的态度去解释事情。因此,当需要评价一个人的好坏时,你自己当时的心情好坏就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