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六章 第三节 语言的产生与获得
语言产生也叫语言的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过程。语言的生成包括口头语言的生成和书面语言的生成两种形式。口语的生成是指说话者将头脑中要传达的意义转变为声音,这些声音由具有句法结构的语音序列构成,能让听话者听到。书面语言的生成是指人们利用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即通常所说的写作过程。一般来说,口语的生成有对话情景来支持,通常无严格的句法需要,完成得非常快。而书面语言的生成要求无语法错误、详略得当、字斟句酌,因而进行得较慢。
语言活动是受目标指引的一种活动。人们通常是出于交际或交流思想的需要,才会说话或写作。当你需要向某人请教数学题的解决方法时,当你希望与别人交流工作的经验时,或者当你希望与某人建立朋友关系时,都会产生说话或写作的欲望。因此可以说,人的语言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动机支配下产生的,目的和动机不同,语言表达的内容和方式也就不同。
语言活动又是受认知系统直接支配和调节的活动。语言的产生不仅取决于说话者的说话目的与动机,而且取决于说话者对情境的分析与对听话者的了解。所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一种场合说一种话”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语言的理解是从句子的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的过程,语言的产生则相反,是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如图6-3所示:
(一)构建阶段
语言活动是一种受到目标指引的活动,人们表达自己的思想一般是为了影响别人,达到一定目的。所以在该阶段,讲话者会根据要达到的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并从记忆和环境中选择信息,准备构建想要说的话。这种构建通常是借助于某种心理符号而非语言来进行的,构建过程受当前任务和情境等客观因素以及动机和情绪等主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同时还涉及许多其他非语言的认知过程。
(二)转换阶段
在该阶段,讲话者会运用规则将思想转换成句法、词汇和语音等不同层次的语言结构。首先要选择句子的句法结构,即产生句子的总体句法框架,这种整体框架能够引导和限定词汇和词法的形式和选择。接下来,讲话者要确定与句法框架相匹配的语调。语调代表了句子的整体韵律特征,表明了说话者是要提出问题还是作一个陈述。在安排了句子的整体韵律特征后,讲话者就要开始寻找合适的词汇来填充句子框架了。首先是把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内容词填入句法框架,然后才加入功能词(如冠词、连词和介词)和词缀。语言计划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把句子表述为音段,即在将内容词、功能词和词缀填充到句子框架后,讲话者要根据语音规则形成音位表征。此时,完整的语言计划就形成了。
(三)执行阶段
语言计划形成后,下一步就是执行计划阶段了。在这一阶段,大脑要支配发音器官的肌肉,把音位表征转换为实际要说的声音。考察人们的自然话语时,研究者发现,讲话者的语言并不总是非常流畅的,有时会出现犹豫和停顿。特别是对于没有准备的语言,当讲话者从一个观点向另一个观点转移时会出现不流畅和停顿的现象。
研究发现,人们的流畅说话和停顿是交替出现的,表现出周期性的特点。这可能意味着,制订语言计划和执行语言计划是交替进行的:我们先说出想要表达的一部分内容,然后停下来执行下一部分内容,然后再把它说出来。由于短时记忆的限制,讲话者每次产生和执行的计划不能太长、太复杂。
语言的获得和发展是人类个体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事件。婴儿由一个生物学上的个体转换为社会中的一员,语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语言的获得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建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如表6-1所示。
(一)前语言运动的发音阶段
由于呼吸作用于发音器官,新生儿时期能发出“ai”、“ou”、“gu”等声音,2~3个月的婴儿即开始“咿呀学语”,发出“ga”、“bu”等清晰的音节。这些断续、经常出现的发音代表着婴儿的某种机体状态、感觉状态和情绪状态,反映婴儿是否饱足与舒适、愉快或痛苦,但是还不具有语言活动的对事物的参照意义,发出的声音还不是词。
一般来讲,1岁以内的婴儿还没有掌握语言,他们的咿呀发声也不是在模仿成人说话,因此该阶段被称为前语言阶段。这一阶段的发音是语言发展的前提,这种前语言交际能够使婴儿与成人经常在同一件事情上互相参照,如指向同一物品、做出同一动作或观看同一对象等。
(二)语言的早期发展阶段
婴儿在1岁左右开始学习说话。他们最初使用的词语通常只有一个音节,如ma或da等。这个阶段被称为单词语期。早期的单词语发音模糊,较难辨认。这些单词语既可以代表物体,也可以代表物体的作用,通常用一个词素来代表一个句子,如“帽帽”表示“我要帽子”、“觉觉”代表“我要睡觉”等。这一阶段的儿童有时还会用同一个词代表多个句子。如“饭饭”,既可以表示“我要吃饭”,也可以表示“饭太热了”等。此时,成人就要结合情景去猜测儿童的意思。
18个月后的幼儿会进入语言的飞速发展阶段。其显著特征就是越来越多地使用词语。一般幼儿会在两岁左右进入双词语期,他们在语言中会经常使用两个字,如“吃糖”、“喝水”、“爸爸走”。开始时,儿童把两个单词连接起来说,中间还有停顿,如“妈妈,饭饭”,再进一步发展为双词句“妈妈饭饭”。世界上不同文化、不同语言背景下的儿童,在语言发展的这个阶段的表现都十分相似。
幼儿在两岁以后就开始逐渐掌握本民族语言的语法,并表达符合语法和语义的简单句子了。但是语言的精确化则是长期的学习任务,3岁后的儿童语言会变得越来越精细。研究发现,3岁儿童不仅懂得一句话的字面意义,而且懂得说话者的意图。例如,有人敲门问:“你妈妈在家吗?”一个3岁儿童就会去叫妈妈来开门,而不只是回答“妈妈在家”。在人际交往中,3岁的儿童也开始懂得用语言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如说“爸爸,我可以吃一块巧克力吗?”),来控制他人的行动(如说“喝你的牛奶”、“不要扯猫的尾巴”),陈述自己对别人的态度(如说“我爱妈妈”),希望别人对自己作出评价(如说“我是个好孩子,是吗,妈妈?”),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表示怀疑(如经常爱问“什么”、“为什么”)等。
随着语言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儿童逐步学会根据他们的听者是谁,因人而异地来调节自己语言的内容,逐步学会以恰当的方式加以表述。绝大多数4 岁儿童已经知道在一些明显的情境下应如何调节自己的语言。例如,他们在与成人谈话时,要比与2岁孩子交谈时使用的句子更长,用的语法结构更为复杂。这种语言的进一步发展,使他们能够在与成人的日常交往中进行更准确、更协调的交谈。
语言的发展一般是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发生的。一般认为,1岁半至5岁之间是儿童语言获得的关键期,处于该阶段的儿童的大脑结构更易于接受和获得语言。如果儿童在关键期生活在一个语言贫乏的环境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语言锻炼,那么长大后将很难获得同正常人一样的语言。
对于儿童如何获得语言能力这个复杂的问题,心理学上有很多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理论强调后天的学习是儿童习得语言的决定因素,另一类则强调个体具有获得语言的先天因素。
(一)后天学习论
这类学说强调后天学习的作用,认为语言获得是后天模仿、学习强化和纠正的结果。
以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Pavlov)提出的条件反射学说为基础的语言获得理论认为,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归根结底是条件联系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其中包括词与相应的参照物之间建立联系,也包括语言各成分之间建立联系。这些联系都是在成人的影响下经过学习与强化逐渐建立起来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语言的发展是可以采用常见的学习原理来解释的,婴儿学习说话的方式,与鸽子学习啄键和老鼠学习按压杠杆没有本质的不同。当婴儿与成人相互作用时,婴儿的言语行为(如叫“妈妈”)如果得到听话人的奖赏(赞许、微笑),他就会再次出现这种言语反应;如果受到听话人的惩罚(气愤、漠视),他就会回避这种言语反应。通过这种强化方式,儿童就能逐渐掌握成人世界的通用语言。
相关研究确实发现了支持后天学习理论的证据。比如,出生后3~7个月间的婴儿,如果由父母亲自养育,则咿呀语的反应较多;出生后没有父母照顾一直留在孤儿院的婴儿,出现这种咿呀语的反应就比较少。此外,研究还发现,儿童在3岁前听到父母说过的话越多,孩子掌握的词汇量也就越大(图6-4)。这些都说明后天的强化是影响婴儿初期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
(二)先天因素说
与后天学习理论截然不同,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个体语言的获得,主要是由个体的先天因素决定的。他提出了一个语言能力获得的公式:
最初的语言材料—语言获得装置—语法能力
乔姆斯基提出,人类生来具有一种能够对语言符号进行加工的装置,叫做“语言获得装置”(LAD)。LAD存储于人类的认知结构中,就如同眼睛能看见事物和耳朵能听见声音一样,LAD对语言的获得不需要刻意的教导就能自动吸收。有了这样一个装置,当个体发育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只需要少量的语言刺激,个体就能充分利用、自行变通,说出各种最基本的语句。乔姆斯基还指出,人类的语言分为两个层次:语言表现和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天生的,由LAD获取;语言表现是以前者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中学习的。由于有了先天的语言能力,我们才能够学会所听到的任何一种语言的特定语法。
乔姆斯基曾经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行为主义的语言发展观类似于向罐子里注水,而他把语言发展看做“帮助鲜花按其自身的方式生长”。他认为,语言的发展与性成熟一样,只要给予足够的养料,它就会在儿童身上发生。对先天因素说的支持证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不同种族的儿童的语言学习几乎都经过相同的历程,儿童在没有刻意指导的情况下就能掌握复杂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二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某些部位的损伤或病变会导致语言能力的丧失,这说明在我们学习语言之前,某些与语言密切相关的脑结构就已经存在了。
先天因素说也有局限,关于儿童头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及普遍语法的存在性受到很多研究者的质疑。在人类的几种重要语言中,英语、汉语、日语、俄语等语法构造极不相同,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儿童只需学一种语法就可以具备表达另一种语言的能力。
总之,我们不得不承认先天因素在语言获得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也不应因此而忽略后天的学习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意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语言与人类的很多其他特征一样,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