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导学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绪  论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科学的性质;

掌握:心理学的功能,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了解: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当我们每天走进教室里上课时,我们用耳听老师讲课,用眼看老师写的板书,用手记下老师讲课的内容,想象着老师所讲内容的情景和事例,回忆着老师昨天讲的内容,思考着这些内容与今天讲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老师讲的是否有道理等。当对课程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向老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当遇到的问题得不到解答时,我们就会去上网查找或去图书馆翻阅资料。当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冥思苦想;当问题得到解决,我们欣喜若狂。

在这一段我们熟悉的学习生活的描述中,听、看、写、回忆、思考、产生兴趣和探索等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情感表现和意志行为,也就是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知、情、意。所以心理活动是贯穿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的现象。那么,心理现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答案是:心理现象是精神的。心理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是高级物质的产物,是人脑这个高级物质的机能。

在这一章中,我们首先要讨论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学的性质和任务、心理学有哪些重要的研究领域及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然后介绍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近代哲学和自然科学对心理学产生的影响、20世纪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以及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本章内容要点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它是一种精神现象,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个体心理研究个体的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社会心理研究团体的心理特征。

2.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揭示心理活动过程的规律、心理的结构、心理的脑机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心理与环境的关系等。

3.心理现象的本质特征是脑的机能,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但是,人又是社会的实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学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因此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4.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主要功能表现在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

5.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归纳起来为两个,即基础理论领域和实际应用领域。基础理论领域如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实际应用领域有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工业心理学等。

6.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 心理测量法、实验法和个案法。

7.19世纪中叶,心理学在哲学理论思想的影响下,实验生理学的实验方法的引进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8.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处在一个学派林立,相互纷争的时代。当时的学派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格式塔、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等。不同学派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领域都存在分歧。

9.20世纪30年代后,心理学派之间出现了互相吸收、互相补充的新局面。新的心理学思想出现,形成了不同的研究取向,主要有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等研究取向。

10.认知神经科学正试图发现心理活动与大脑活动之间的联系。今天积极心理学开始对人类的优点进行正规的研究,将能更好地发挥人类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思 考 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心理学为什么是中间科学?

3.心理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4.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

5.20世纪心理学有哪些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6.心理学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标签: 心理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心理学》第八章 第三节 动机的理论

《心理学》第八章 第三节 动机的理论

第三节 动机的理论动机是一个较古老的研究课题,已经有一百多年的研究历史。人们对动机的实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理论。一、驱力理论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

《心理学》第一章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

《心理学》第一章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说过:“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这句话正确地概括了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

《心理学》第五章 思维 本章导学

《心理学》第五章 思维 本章导学

思 维学习目标重点掌握:思维的概念,表象与想象的概念及在思维中的作用,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策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与特征;掌握:思维的过程,想象的种类;了解:思维的类型。现代天文学创始人...

《心理学》第十一章 第一节 社会认知

《心理学》第十一章 第一节 社会认知

第一节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知觉、储存、推测与判断。社会认知的对象很多,有关于个人的,有关于社会的,也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在人们头脑中,关于个人的社会认知会形成自我...

 《心理学》第十一章 社会认知与行为 本章导学

《心理学》第十一章 社会认知与行为 本章导学

社会认知与行为学习目标重点掌握: 自我概念,社会刻板印象,从众及亲社会行为等概念;掌握: 自我概念的内容,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过程;了解: 影响人际吸引的要素,攻击...

《心理学》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三节 睡眠与梦

《心理学》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三节 睡眠与梦

第三节 睡眠与梦一、睡眠及其功能(一)睡眠睡眠是与清醒相对的意识状态。睡眠是一种普遍现象,无论人还是动物,在每天24小时中,都会有睡眠。不同之处只是在睡眠的形式、时间、地点等方面有所差异而已。对于睡眠...

《心理学》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第二节 注意

《心理学》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第二节 注意

第二节 注意人从睡眠到觉醒,再到注意的过程,是意识状态的连续体。当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比较清晰。对于注意指向的内容,人的意识比较清晰和紧张。人的注意所指向的内容,一般处于意识活动的中心。注意又...

《心理学》第七章 第四节 情绪的调节

《心理学》第七章 第四节 情绪的调节

第四节 情绪的调节一、什么是情绪调节人们的情绪随着个人生活的变化、事业的进展,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然而情绪的变化不一定能适应环境的需求,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情绪适应环境的要求。例如,你作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