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2.1 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1 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

公共政策评估是一种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活动,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系统过程。虽然评估活动的步骤会因评估类型和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是,一般来讲,公共政策评估过程都包括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评估准备阶段

评估实施阶段

评估总结阶段

评估准备是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也是评估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准备工作越周密、充分,就越能理清评估脉络,抓住评估的核心问题,明确评估的中心工作,提高评估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具体来讲,政策评估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评估对象。准备工作的第一步是确定评估对象,即明确评估什么。只有先确定好对什么进行评估,才能把评估的目标、标准和方法等基本的要素确定下来。评估对象的选择要遵循有效性和可行性原则,以满足理论研究和社会现实的需求。

(2)制定评估方案。制定政策评估方案是准备阶段的核心任务,评估方案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估质量的高低和评估活动的成败。完整的评估方案包括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目标、评估标准、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等基本要素。其中评估目的主要是明确为什么进行评估,其决定了公共政策评估的基本方向;评估标准是对客观事实的价值判断,包括事实层面的标准和价值层面的标准;评估程序和方法主要是说明如何开展评估,通常由于时间要求和资源条件等的差异,评估方法的选择也各不相同。

(3)落实评估资源。评估方案的制定和成功实施都要以充足的资源准备为基础。评估资源准备主要包括组织资源准备即建立评估的机构或小组,人力资源准备即挑选和培训评估人员,以及资源准备即筹集开展评估活动需要的资金和物资。

评估实施是整个政策评估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其主要任务是采集评估信息、分析评估信息,得出评估结论。具体来讲:

(1)收集政策信息。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收集是保证评估结果科学、有效的基础。信息收集要利用各种调查手段,收集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收集有关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影响和政策效益等方面的信息,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信息收集要注重信息的筛选、整理和反馈,按照收集—整理—反馈—再收集—再整理—再反馈的过程进行,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2)分析政策信息。在前一步骤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判断,筛选准确、有效的信息;对筛选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类,并进行初步的统计和分析,为下一步利用信息作充分准备。

(3)对政策进行评估,得出评估结论。在评价实施过程中,评价者应该坚持材料的完整性和分析的科学性两个原则,客观、公正地反映出公共政策的实际效果。政策评估不仅要量化分析政策带来的实际效果,也要定性地分析和判断政策对社会的价值。

评估总结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内容:

(1)撰写评估报告。政策评估者应形成书面形式的评估报告,提交给有关领导和部门。政策评估报告应包括评估目的、评估标准、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分析和评估结论等基本要素,同时评估报告应简单明了,能使政策决定者清晰地了解政策实施的最终情形,及时根据情形决定政策的下一步走向。

(2)总结评估工作。在撰写好评估报告之后,要对本次评估活动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进行评估工作的经验,吸取评估工作中的教训,为以后开展公共政策评估工作奠定基础。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1.1 公共政策概念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1.1 公共政策概念

《公共政策概论》1.1 公共政策概念(1)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并不仅仅是对社会性公共事务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应该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经济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等。在政治性公共事务中,民众自然是主体之...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3 形成时期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3 形成时期

西方公共政策学进入正式形成阶段的标志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教授叶海卡•德洛尔(Yehezhe Dror)在1968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期间,写出被称为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

《公共政策概论》第八章 4.3 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

《公共政策概论》第八章 4.3 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

4.3 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政策执行完毕后要及时做出总结,这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为制定新的政策做准备。政策执行总结包括以下两个环节:绩效评估和追踪决策。绩效评估追踪决策在政策执行完毕以后,需要...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 1.2 社会问题的分类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 1.2 社会问题的分类

1.2 社会问题的分类对于社会问题的分类,国内外众多学者提出了多种分类标准和方法,如罗威(T. Lowi)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邓恩将问...

《公共政策概论》第四章 2.1 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公共政策概论》第四章 2.1 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2.1 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主体首先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环境、把握环境,并了解各种优势和弊端,预测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和政策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尊重和适应政策环境。可以说,...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绪论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绪论

工具书《辞海》是这样定义“政策”的:“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美国著名学者戴维•伊斯顿(David Easton)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权威性决定的输出,因此它能...

《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 2.2 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途径、影响因素和障碍

《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 2.2 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途径、影响因素和障碍

2.2 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途径、影响因素和障碍- 触发机制- 途径- 影响因素- 障碍政府所面临的社会问题非常多,有些社会问题能够顺利进入政策议程,而另一些则难以进入,甚至完全被排除在政...

 《公共政策概论》第十章 2.1 公共政策利益分析的理论基础

《公共政策概论》第十章 2.1 公共政策利益分析的理论基础

2.1 公共政策利益分析的理论基础从研究对象来说,利益分析法并不是一种方法创新,早在古典时期,政治学就以公共权威或公共利益作为分析对象。但利益分析作为一种方法,却是近代以来的事情,马克思用阶级的眼光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