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2.1 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1 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

公共政策评估是一种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活动,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系统过程。虽然评估活动的步骤会因评估类型和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是,一般来讲,公共政策评估过程都包括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评估准备阶段

评估实施阶段

评估总结阶段

评估准备是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也是评估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准备工作越周密、充分,就越能理清评估脉络,抓住评估的核心问题,明确评估的中心工作,提高评估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具体来讲,政策评估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评估对象。准备工作的第一步是确定评估对象,即明确评估什么。只有先确定好对什么进行评估,才能把评估的目标、标准和方法等基本的要素确定下来。评估对象的选择要遵循有效性和可行性原则,以满足理论研究和社会现实的需求。

(2)制定评估方案。制定政策评估方案是准备阶段的核心任务,评估方案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估质量的高低和评估活动的成败。完整的评估方案包括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目标、评估标准、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等基本要素。其中评估目的主要是明确为什么进行评估,其决定了公共政策评估的基本方向;评估标准是对客观事实的价值判断,包括事实层面的标准和价值层面的标准;评估程序和方法主要是说明如何开展评估,通常由于时间要求和资源条件等的差异,评估方法的选择也各不相同。

(3)落实评估资源。评估方案的制定和成功实施都要以充足的资源准备为基础。评估资源准备主要包括组织资源准备即建立评估的机构或小组,人力资源准备即挑选和培训评估人员,以及资源准备即筹集开展评估活动需要的资金和物资。

评估实施是整个政策评估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其主要任务是采集评估信息、分析评估信息,得出评估结论。具体来讲:

(1)收集政策信息。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收集是保证评估结果科学、有效的基础。信息收集要利用各种调查手段,收集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收集有关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影响和政策效益等方面的信息,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信息收集要注重信息的筛选、整理和反馈,按照收集—整理—反馈—再收集—再整理—再反馈的过程进行,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2)分析政策信息。在前一步骤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判断,筛选准确、有效的信息;对筛选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类,并进行初步的统计和分析,为下一步利用信息作充分准备。

(3)对政策进行评估,得出评估结论。在评价实施过程中,评价者应该坚持材料的完整性和分析的科学性两个原则,客观、公正地反映出公共政策的实际效果。政策评估不仅要量化分析政策带来的实际效果,也要定性地分析和判断政策对社会的价值。

评估总结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内容:

(1)撰写评估报告。政策评估者应形成书面形式的评估报告,提交给有关领导和部门。政策评估报告应包括评估目的、评估标准、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分析和评估结论等基本要素,同时评估报告应简单明了,能使政策决定者清晰地了解政策实施的最终情形,及时根据情形决定政策的下一步走向。

(2)总结评估工作。在撰写好评估报告之后,要对本次评估活动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进行评估工作的经验,吸取评估工作中的教训,为以后开展公共政策评估工作奠定基础。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2.1 公共政策的特征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2.1 公共政策的特征

2.1 公共政策的特征作为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的政策,是要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政府的目标。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里,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各异。在阶级社会里,它具有如下明显的共同特征:1 阶...

 《公共政策概论》第十章 1.2 利益分析的理论框架

《公共政策概论》第十章 1.2 利益分析的理论框架

1.2 利益分析的理论框架利益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利益分析方法毫无疑义地成为马克思主义利益关系理论分析的基础方法。利益分析方法从利益角度分析人们结成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和政治社会关系的动因及其...

《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 2.3 建立政策议程的模型

《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 2.3 建立政策议程的模型

科布的政策议程建立模型约翰•W•金登的多源流分析模型美国学者罗杰•科布在 《比较政治过程的议程制定》一文中,根据政策问题的提出者在议程中的不同作用以及扩散其影响力的范围、方向和程序,把政策议程建立的模...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1.1 立法机关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1.1 立法机关

1.1 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公共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按照古德诺(F.Goodnow)等学者提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法律和政策。在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政策环境下,各国的立法机关所...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 2.3 目标群体的态度取向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 2.3 目标群体的态度取向

2.3 目标群体的态度取向从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执行过程的影响作用来看,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具有双重性的态度和影响,我们把政策目标群体在政策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相应政策的态度称为政策目标群体的态度取向。一...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4 自我批判时期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4 自我批判时期

3.4 自我批判时期尽管拉斯韦尔、德洛尔等人的研究促进了20世纪60—70年代政策科学的发展,但他们所提倡的政策科学研究范式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在70年代之后的发展中碰到一些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2.3 设计备选方案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2.3 设计备选方案

2.3 设计备选方案该阶段主要是对搜寻来的备选方案进行综合、提炼与修改,然后产生针对本政策问题的系列备选方案。可以用一些方法帮助设计针对现实问题的备选方案:1 变动与组合将第一步搜寻来的备选...

 《公共政策概论》第十章 2.1 公共政策利益分析的理论基础

《公共政策概论》第十章 2.1 公共政策利益分析的理论基础

2.1 公共政策利益分析的理论基础从研究对象来说,利益分析法并不是一种方法创新,早在古典时期,政治学就以公共权威或公共利益作为分析对象。但利益分析作为一种方法,却是近代以来的事情,马克思用阶级的眼光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