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3.4 政策决策中常犯的错误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3.4 政策决策中常犯的错误

在政策决策中,决策者可能犯两类错误:利益偏差导致的错误;技术偏差导致的错误。这两类错误有时可能单独出现,有时则可能交织在一起同时出现。

利益偏差导致的决策错误,主要表现为下列几种情况:①政策获利化。决策者只选择那些能使自己或自己所属集团获得特殊好处的方案。②政策廉价化。决策者在最终决策时,只选择使某些团体或个人能够以更小的代价获取他们所需求的物品或服务的方案。③政策优惠化。决策者在最终决定时,有意选择那些能给某些个人或团体以一定优惠的政策方案。④政策分割化。决策者最终采用的是将利益在几个团体间按一定比例分割的方案。

另一种是技术偏差导致的决策错误,其主要表现为:①只着眼于眼前,认识上短视。②把未来仅看成是对过去的重复。③对问题采取简化的解决办法。④过分依赖于个人的自身经验。⑤决策者先入为主的看法。⑥不愿做谨慎的实验工作。⑦决策者不愿意做出决断。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十三章   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十三章 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

第十三章   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   C  )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公共政策价值关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

《公共政策概论》第五章 1.1 政策工具的含义

《公共政策概论》第五章 1.1 政策工具的含义

1.1 政策工具的含义对于政策工具的含义,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与理解。例如,萨拉蒙(Lester M.Salamon)认为:“政府治理工具,又称公共行动的工具(A tool of Public Actio...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 3.1 公共政策主客体的互动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 3.1 公共政策主客体的互动

3.1 公共政策主客体的互动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策主体和客体之间不停地进行互动,主体带着一定的意向和目的去认识和改造客体,客体又不断向主体施加影响,政策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在这种相互趋近的双向运动...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不同类型的政策主体在政策制定过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政策活动中,...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2.3 设计备选方案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2.3 设计备选方案

2.3 设计备选方案该阶段主要是对搜寻来的备选方案进行综合、提炼与修改,然后产生针对本政策问题的系列备选方案。可以用一些方法帮助设计针对现实问题的备选方案:1 变动与组合将第一步搜寻来的备选...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3 形成时期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3 形成时期

西方公共政策学进入正式形成阶段的标志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教授叶海卡•德洛尔(Yehezhe Dror)在1968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期间,写出被称为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1.1 立法机关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1.1 立法机关

1.1 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公共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按照古德诺(F.Goodnow)等学者提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法律和政策。在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政策环境下,各国的立法机关所...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十章 公共政策的利益分析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十章 公共政策的利益分析

第十章    公共政策的利益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  B  )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