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6章 第1节 课程概述2.课程类型 ★★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课程类型 ★★

(1)依据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教育任务和学生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出最基本的原理、知识,组成各种不同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活动课程也被称为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从儿童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比较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知识本位儿童本位
教育为生活做准备教育即生活
强调理论和间接知识的学习强调实践和直接经验的学习
按照学科逻辑组织课程按照儿童心理逻辑组织课程
主张分科设置课程主张综合设置课程
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只问过程,不问结果

(2)依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可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也叫科目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这种课程是预先安排的。它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例如: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化学、物理等。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是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相互整合。1912年,由怀特海率先提出,强调打破一般分科课程的框架,把若干有关学科内容合并起来编订,旨在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各学科间缺乏联系的弊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设置了综合课程。例如: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九年一贯制课程结构中1-2年级的《品德与生活》、3-6年级的《品德与社会》、3-6年级的《科学》、7-9年级的《历史与社会》等。

(3)依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

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正规课程,是指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设计的具有实际形态并以外显方式出现的课程,是按照预先编订课程表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隐性课程也被称为非正式课程、非官方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是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最早由美国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杰克逊提出。学校里的隐性课程主要包括:

想一想:

除上述对课程类型的分类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式和方法对课程进行分类?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5.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5.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

5.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理由:因为学校教育具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学校教育特殊性的表现】2.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从宏观上看,教...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1.文化管理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1.文化管理

1.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教学、人事、财务管理是学校管理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理性的学校管理者,必然会把文化、课程、教学、人事和财务放在学校管理的重要位置,这是学校管理要做的根本性工作。一、学校...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1.教学的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1.教学的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

1.教学的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一、班级授课制的定义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2.教学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2.教学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2.教学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学生作业轮流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内涵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内涵

1.学校管理的内涵学校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建立一种制度,极大的发挥校内人、财、物等因素的作用。充分地利用校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学校全体成员协调一致的,有效的实现预定的工作...

《教育学》第4章 第4节 全面教育的组成部分6. 五育的关系

《教育学》第4章 第4节 全面教育的组成部分6. 五育的关系

6. 五育的关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各育紧密相联,既不能或缺,也不能相互代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各有自己的特殊任务、内容和方法,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教育学》第6章 课程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6章 课程 学前听我说

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大家进入第六章《课程》这章内容的学习,课程这个词想必我们大家都不陌生。课程指的到底是什么呢?它的实质和精髓在哪里?想真正认识课程,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章内容的学习吧!学习目标通过本...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2.学生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2.学生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

2.学生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联合国1989年通过的世界上第一个肯定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件《儿童权利公约》旨在确立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保护儿童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公约规定“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的措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