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6章 第1节 课程概述2.课程类型 ★★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课程类型 ★★

(1)依据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教育任务和学生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出最基本的原理、知识,组成各种不同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活动课程也被称为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从儿童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比较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知识本位儿童本位
教育为生活做准备教育即生活
强调理论和间接知识的学习强调实践和直接经验的学习
按照学科逻辑组织课程按照儿童心理逻辑组织课程
主张分科设置课程主张综合设置课程
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只问过程,不问结果

(2)依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可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也叫科目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这种课程是预先安排的。它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例如: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化学、物理等。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是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相互整合。1912年,由怀特海率先提出,强调打破一般分科课程的框架,把若干有关学科内容合并起来编订,旨在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各学科间缺乏联系的弊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设置了综合课程。例如: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九年一贯制课程结构中1-2年级的《品德与生活》、3-6年级的《品德与社会》、3-6年级的《科学》、7-9年级的《历史与社会》等。

(3)依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

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正规课程,是指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设计的具有实际形态并以外显方式出现的课程,是按照预先编订课程表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隐性课程也被称为非正式课程、非官方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是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最早由美国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杰克逊提出。学校里的隐性课程主要包括:

想一想:

除上述对课程类型的分类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式和方法对课程进行分类?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2.课程管理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2.课程管理

2.课程管理课程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课程的编制、实施、 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从管理的层次分有:国家课程管理、地方课程管理和校本课程管理。从管理的内容分有:课程计划管理、课程标准管理、课程审定...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3.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3.教育的社会功能★★

3.教育的社会功能(1)经济功能①提高劳动者素质:可以生产高的劳动能力;②促进经济增长: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论:他推算出美国从1929年到1957年的国民经济增长额中,约有33%是教育投资做出的贡献,从这...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定义 ★★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定义 ★★

1.教育目的的定义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人的全部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就是目的性。这是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教育作为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也具有目的性。从教育的产生看,人类在共同的生...

《教育学》第5章 第2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1.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与类型

《教育学》第5章 第2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1.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与类型

1.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与类型学校教育制度是随着学校教育逐渐系统化、制度化而逐步形成的。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各个国家都没有形成严密而连贯的学校系统。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就是...

《教育学》第7章 第7节 教学的基本环节1.教学的基本环节

《教育学》第7章 第7节 教学的基本环节1.教学的基本环节

1.教学的基本环节一般来说,教学环节主要有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评定等。一、备课备课是指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主要是备课程标准与备教材、备学生与备...

《教育学》第9章 第3节 班主任 2.班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教育学》第9章 第3节 班主任 2.班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2.班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一、班级组织的结构在我国,班级组织与各级社会组织机构在建制上具有一致性:即分为行政职能组织机构和党、团、少先队组织。行政系统也称班委会。班委会通常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8.教育学的价值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8.教育学的价值

8. 教育学的价值1.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进入20世纪后半叶,教育改革每十年一个周期。教育的发展伴随着改革,改革成为教育发展的推动力。于是,改革什么、如何改革以及改革的效果如何等问题构成了教育学的研究...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3.教学管理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3.教学管理

3.教学管理一般来说,学校的教学管理包括与学生相关的教学事务管理及与教师相关的教学事务管理两个方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