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7章 第7节 教学的基本环节1.教学的基本环节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1.教学的基本环节

一般来说,教学环节主要有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评定等。

一、备课

备课是指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主要是备课程标准与备教材、备学生与备教师、备教法与备学法。

(一)备课程标准与备教材

备课程标准与备教材就是钻研课程标准与教材,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课程标准是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文件,只有钻研课程标准才能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基本内容以及教学基本建议。

教科书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教师备课要求熟练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了解全书的知识体系,把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充分理解教科书中的知识性、思想性和文化性。

备课程标准和教材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教育学》第7章 第7节 教学的基本环节1.教学的基本环节

(二)备学生与备教师

备学生是指备课必须切合学生实际需要。一方面,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动机、爱好、思想状态、学习方法和习惯等。另一方面,还要正确分析并预测学生学习新知识可能遇到哪些困难、问题或疑惑,准备采用哪些措施进行矫正和改善等。

备教师就是要求教师本人要具有强烈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备教师是上好课的一个重要前提。因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课堂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三)备教法与备学法

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在师生互动中进行的。师生互动需要关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因此,教学设计必须关注教学内容的组织、课的类型的确定、每节课的活动安排、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堂作业的布置、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等。

二、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有以下方面。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备课时预设的教学总目标在上课时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合理调整,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

(二)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教科书不是教学的目的,教科书只是达成教学目的的重要媒介。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以教材和学生为依据,才能达到熟练运用教科书、用活教科书的目的。

(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就是要求教师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只有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平等是指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并非知识与技能上的平等。师生人格平等关系强调淡化教师权威,倡导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形成一种对话关系。

(四)生成性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展开不是预设好的,而是不断生成的。教学过程是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的过程。

总之,衡量一堂课的最终效果,归根结底要看学生的发展,看学生是否获得了发展、在哪些方面获得了发展、获得什么程度的发展、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内容获得了发展。

三、布置与批改课外作业

(一)课外作业的作用

学生的作业有课内和课外两种,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技能技巧。

(二)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作业的内容方面,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要有启发性、典型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

第二,筛选布置作业,力求做到题量适当,难易适度。提倡布置活动性、创新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不要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第三,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并规定作业完成的时间限制。

第四,教师要认真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把批改作业作为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业的批语要确切并具有指导性和激励性。批改作业要做好记录,及时讲评。

四、课外辅导

(一)课外辅导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是使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课外辅导的一般分为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三种形式。

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教师帮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做好课外作业。

第二,给缺课和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重拾信心,赶上进度。

第三,通过课外辅导,教师可以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增加作业难度.要求学生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

第四,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课外辅导的基本要求

辅导要有的放矢地进行;

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要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关系,辅导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

辅导不局限于教材,还应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目的、态度的教育上下功夫等。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指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检查和测试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控制,帮助教师改进教学,鼓励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意义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检查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

方式内容
考查

口头提问,它的优点是教师能当场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检查书面作业,教师可以从作业中了解学生学习的质量和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书面测验,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普遍地检查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

考试分为口试、笔试和实践考试等。

(三)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

《教育学》第7章 第7节 教学的基本环节1.教学的基本环节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2.学生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2.学生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

2.学生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联合国1989年通过的世界上第一个肯定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件《儿童权利公约》旨在确立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保护儿童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公约规定“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的措施...

《教育学》第4章 第4节 全面教育的组成部分6. 五育的关系

《教育学》第4章 第4节 全面教育的组成部分6. 五育的关系

6. 五育的关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各育紧密相联,既不能或缺,也不能相互代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各有自己的特殊任务、内容和方法,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评价3.学生评价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评价3.学生评价

3.学生评价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手段,而不仅仅依靠笔纸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将...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5.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5.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

5.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理由:因为学校教育具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学校教育特殊性的表现】2.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从宏观上看,教...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3. 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3. 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

3. 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教师职业的特征很多,需要重点把握的有以下五个方面:(1)复杂性。教师职业以具有复杂性的人为工作的对象。在现代学制下,虽然是按照同龄接收孩子们入学和组成班级的,但他们接受教...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3.教学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3.教学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

3.教学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这种在自然和社...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全面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全面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

3.全面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含义就是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广泛、充分、统一和自由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定义 ★★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定义 ★★

1.教育目的的定义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人的全部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就是目的性。这是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教育作为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也具有目的性。从教育的产生看,人类在共同的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