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8.教育学的价值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8. 教育学的价值

1.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

进入20世纪后半叶,教育改革每十年一个周期。教育的发展伴随着改革,改革成为教育发展的推动力。于是,改革什么、如何改革以及改革的效果如何等问题构成了教育学的研究课题。不断的改革已经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

教育理论对于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首先,对现实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厘清通过改革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指明教育改革的方向。教育理论能够通过对教育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比较分析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认清现实和洞察未来,明确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方法、制度、形式等。

再次,通过教育改革理论创造的社会舆论力量来呼唤社会、推动教育工作者参与教育改革,并提高其自觉性、积极性和必胜的信心。

最后,及时总结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校正改革的方向和进程,使改革走向成功。

2.对教育决策的价值

教育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决策的正确与否。教育决策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教育决策所依据的教育理论,规定着决策的性质和各个环节的确定;二是具体的决策模式,决策的模式则是操作性的范畴;三是决定教育决策的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教育的发展更多依赖国家政府的教育决策。而每一个决策都要经历对外国和本国教育的理论研究。

3.对教师的价值

首先,教育理论的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学课程中,通过教育本质、教育功能、教育目的等教育学知识的教学对教师的教育文化底蕴和教育理论修养以全面的丰富的提升,从而促进教师对自身所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教育观、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给予理性的思考。

其次,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的理性阐释,具有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的功能。它可以科学地回答与解释关于教育实践“是什么”、“为什么”与“怎么样”的基本问题,从而揭示其内含的本质与规律。教师通过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认识教育规律,从而按照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发展,提高其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最后,教育学也是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等相关理论的教学,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确定教学的进度和教学重点;根据人的成长规律,从道德认知、能力等方面确定教育的方式方法。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论,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学法、福禄倍尔的“恩物”及其幼儿教育理论、杜威的活动课程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都部分地揭示了教育教学的规律性。这些理论作为人类共同的教育智慧和知识财富,对于准备从教或正在从教的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指导。

4.对家长的价值

教育学对于家长的价值体现为:第一,可以帮助家长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作出正确的教育选择;第二,还可以帮助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形成家校合作,以凝聚家庭和学校的办学力量,形成全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局面;第三,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影响其子女的健康成长;第四,可以帮助家长为其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案例讨论:结合案例分析如何保障教师的正当教育权?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案例讨论:结合案例分析如何保障教师的正当教育权?

案例讨论:结合案例分析如何保障教师的正当教育权?湖南省娄底市一中英语教师谭老师,因在课堂上制止学生下五子棋未果,学生和他发生肢体冲突,抢走老师手中的教鞭,对老师动起手。事后,见学生毫无诚意地道歉,老师...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4.学校管理的任务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4.学校管理的任务

4.学校管理的任务第一,使学校管理机构设置趋于合理,职务与权力相互对应;第二,使学校管理者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促进学校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第三,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育学》第5章 第3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1.我国现代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教育学》第5章 第3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1.我国现代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1.我国现代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现代学制我国的现代学制肇始于清朝末年,也就是清政府在1902年颁布但并未实施“壬寅学制”和1904年颁布且在全国实施的“癸卯学制”。这两个学制的颁布,尤其是后者的实...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3节 学习管理的原则 1.学校管理原则的提出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3节 学习管理的原则 1.学校管理原则的提出

1.学校管理原则的提出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人员为有效地开展一系列管理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第一,来源于学校管理规律。第二,来源于学校教育实践与管理实践的变革。第三,来源于国...

《教育学》第2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2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听我说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认知目标1.理解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能说出社会制约教育表现在哪些方面?2.结合现实,能理解并能对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内容进行评价;3.能列举出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情...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1.教师的概念、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1.教师的概念、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1.教师的概念、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一、教师的概念教师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教师:是指人的楷模(即人师)和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至少具有局部优势的人(经师、技师、艺师)。作为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教师,属于...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2.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2.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2.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教育目的的提出和确立,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社会关系条件以及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与规律。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由体力,智力,劳动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4.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4.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4.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当前国内外的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中,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呈现以下几种趋势:(1)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与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传统的传习形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