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2.教育的构成要素★★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教育的构成要素★★

一般地说,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有四个,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直接对求教者的素质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兼职人员、兼职教师、家庭教师、家长。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

教育者不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而且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更确切地说是“教”的主体。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2.教育的构成要素★★

2.受教育者:

在教育过程中以学为职责的人被称为受教育者。

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客体,是说:受教育者首先是一个求知的个体。他们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需要教师的传授和扩展。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可以逐渐认识客观自然和人类自身,可以逐渐使自己的认识由个体的认识水平过渡到人类总体的认识水平。

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的主体。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2.教育的构成要素★★

3.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学校基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发展水平,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教育内容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教育内容的组成丰富多彩。从其涉及的范围来说,包括人类社会各种领域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技巧;从其价值来说,它具有发展人的智慧、品德、体力、审美能力和劳动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就其表现形态来说,有物质的、符号的、精神的、行为的。因此,不要把教育内容和学校的课程所包含的内容等同起来,更不能把教育内容看做是教材,后者包含在前者之中,前者的内涵与外延要比后者丰富得多。由于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和各类教育活动的具体教育目标的不同,教育内容就有不同类型的组合。

教育内容≠教材、教学内容

4.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种形式与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手段、精神手段等。

物质手段主要是进行教育时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可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及教育辅助手段三大类。

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在学校中主要指校舍、教室、操场、实验室、校办工厂、图书馆等的数量与内部的设备装置。

教育媒体是存在于两个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教育媒体是教育内容的载体,也是教育中其他信息的载体。教育媒体具有多种形式,包括从最简单的实物、口头语言到图片、书面印刷物、录音磁带、录像带、电影、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等。

精神手段包括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教法和受教育者的学法。就教育者的教法而言,有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与实践的方法;就受教育者的学法而言,有发现式与接受式两大类。

在这四个要素中,主要的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表现为教与学的关系。教的含义,即传授知识、传递思想、启发诱导、感化影响,培养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的含义,即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教与学的主要形式是学校的教学活动。教与学的矛盾是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教育者代表社会所提出的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是推动受教育者发展的动力。

想一想:

为什么说: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6章 第1节 课程概述3.课程结构

《教育学》第6章 第1节 课程概述3.课程结构

3.课程结构课程结构就是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各组成部分是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年级课程门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选用历...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1.学生的年龄特点概述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1.学生的年龄特点概述

1.学生的年龄特点概述所谓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每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综合考...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3. 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3. 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

3. 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教师职业的特征很多,需要重点把握的有以下五个方面:(1)复杂性。教师职业以具有复杂性的人为工作的对象。在现代学制下,虽然是按照同龄接收孩子们入学和组成班级的,但他们接受教...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6.教育科学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6.教育科学

6. 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门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主要由五大类构成。...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学前听我说

说到德育你会想到什么?母亲节时候幼儿园里排成一排给妈妈洗脚的孩子?讲台上一本正经的思政课老师?还是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每个月的主题班会?德育似乎我们所有人都不陌生,从幼儿园教育阶段的体智德美,到大一点的...

《教育学》第7章 第5节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2.学习方式 ★★

《教育学》第7章 第5节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2.学习方式 ★★

2.学习方式 ★★一、学习方式的概念学习方式是一种学习者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二、基本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最为常见的是按学习进行的形式将其划分为接受学...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5.教学模式的示例 ★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5.教学模式的示例 ★

5.教学模式的示例 ★一、我国常用的教学模式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它源于赫尔巴特及其弟子提出的“五段教学”,后经过前苏联凯洛夫等人改...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理论 ★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理论 ★

2.人的身心发展理论 ★一、认知发展理论所谓的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从心理学的发展来看,不同的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