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1.学生的本质属性 ★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1.学生的本质属性 ★

一、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

教育的对象是人,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却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处于迅速发展期的人,是未完成的人。正是因为其巨大的可生长空间,决定了他们是可接受教育的,可被塑造的人。

(1)学生是未完成的人

人出生之后只能说是一个自然人,即自然具备种族遗传特征的人,但是要想在社会上生存,还需要具备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特征。经过后天的社会环境熏陶和教育培养,人就逐渐完成了从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2)学生是迅速发展的人

无论是幼儿期还是青少年时期,都是一个人迅速生长的高峰期。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在急速发展中,他们的身心没有成熟和定型,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发展空间。在这一时期,他们的品德、观念、行为习惯都在形成中,受外部影响较大,容易接受正面教育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3)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

学生的发展性与学生的不成熟性,给教育留下了大有可为的空间。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个体的成长起到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设计实施教学,教师都经过专业的培训,他们将组织起有利的条件对学生进行有系统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优良品德形成到各种技能获得,均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培养。

二、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儿童

(1)学生是儿童

学生是人,未来会成长为成年的具备社会性的人,但现在却不是缩小版的成人,而是具有其自身独特年龄特点,独特身心发展水平的人。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童性”,而不能以忽视学生当下的生活为代价去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都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无论是认知领域或是情感领域,或者是动作技能领域,都表现出与成人不同的特征。认识并尊重这些特点,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

(2)学生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个体

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将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的一方,那么就曲解了教育的真义。教育内容经过教师的传授进入学生的头脑,再到学生彻底理解掌握是需要个体进行再加工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想象、认知、情感等等均要参与进来,发挥自身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像个容器一样将教师传授的东西盛装起来。在现代社会,学生的主体意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强,比以往的学生更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个性。教育不是压制他们的主体性,而是为他们主体性的发挥创造条件,从而使他们自觉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促进他们精神的主动发展。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1.学生的年龄特点概述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1.学生的年龄特点概述

1.学生的年龄特点概述所谓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每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综合考...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因素划分观点概述1.单因素论:主要包括遗传决定论、环境界定论。遗传决定论也称为生物因素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过程是遗传因素自我展开的过程,人的机体构造、系统机制、能力...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2:五元钱引发的“德育”思考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2:五元钱引发的“德育”思考

案例讨论2:五元钱引发的“德育”思考情景故事学生宋某捡到了五元钱,不想上交,想买食品与同学分享,他还振振有词地说,同学们上交的钱很少能找到失主,说不定最后让老师花掉了。班主任李老师找他谈这个问题。宋某...

《教育学》第7章 教学 学前了解

《教育学》第7章 教学 学前了解

学前了解在我们开始学习第七章“教学”这章内容之前,我先介绍一个人给大家认识,她就是于漪!她是谁?她的名字和语文和教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她获得了来自政府和业界所有荣誉,她赢得了同行和学生的一致尊敬。第七...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学前听我说

说到德育你会想到什么?母亲节时候幼儿园里排成一排给妈妈洗脚的孩子?讲台上一本正经的思政课老师?还是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每个月的主题班会?德育似乎我们所有人都不陌生,从幼儿园教育阶段的体智德美,到大一点的...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1.教育功能概述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1.教育功能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概念教育功能是作为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能力。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的结果和作用。从宏观层面来看,教育作为社会结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育学》第5章 第3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1.我国现代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教育学》第5章 第3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1.我国现代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1.我国现代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现代学制我国的现代学制肇始于清朝末年,也就是清政府在1902年颁布但并未实施“壬寅学制”和1904年颁布且在全国实施的“癸卯学制”。这两个学制的颁布,尤其是后者的实...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起源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起源追问教育的起源问题,目的是从教育产生的源头去认识教育的本质。迄今为止人们对教育起源的认识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主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大类:1.生物起源论生物起源论认为,人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