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5章 第3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1.我国现代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1.我国现代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国现代学制

我国的现代学制肇始于清朝末年,也就是清政府在1902年颁布但并未实施“壬寅学制”和1904年颁布且在全国实施的“癸卯学制”。这两个学制的颁布,尤其是后者的实施是现代学制在我国形成的标志。而对我国当代学制的建立影响最为深远的则是1922年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制定并公布实施的“壬戌学制”。

新中国建国以后,经过1951年、1958年、1985年和1993年的有关学制改革,学制逐步完善、稳定地确立起来,并在1995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以立法的形式巩固了学制的改革成果,确立了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概括起来,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第一,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这是关于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和划分学校层次的根本规定。

第二,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第三,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第四,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第五,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第六,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二、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这就意味着,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年满6周岁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都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又必须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而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义务教育学校,以及除了这三类义务主体之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履行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来的,并通过在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而全面实行的。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2006年国家颁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并逐步在全国推行不收学费和杂费的免费的义务教育,有力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发展。

尽管我国义务教育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义务教育巩固和提高的任务依然艰巨,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依旧突出。

《教育学》第5章 第3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1.我国现代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3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2.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3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2.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

2.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一般认为,良好的先天遗传是智力超常儿童形成的前提,但后天优良的环境和方法适当的教育是开发智力潜力并保持智力超常的重要条件。智力超常儿童通常都表现出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动脑好问、...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历史上两种对立理论(1)教师中心论近代的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出,学生的成长全依仗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设计和定...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3.教学管理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3.教学管理

3.教学管理一般来说,学校的教学管理包括与学生相关的教学事务管理及与教师相关的教学事务管理两个方面。...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1.学生的本质属性 ★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1.学生的本质属性 ★

1.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教育的对象是人,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却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处于迅速发展期的人,是未完成的人。正是因为其巨大的可生长空间,决定了他们是可接受教育的,可被...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2.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2.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2.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教育目的的提出和确立,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社会关系条件以及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与规律。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由体力,智力,劳动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

国开学习网00924《教育学》怎么学

国开学习网00924《教育学》怎么学

教育学网络课程的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课程成绩为百分制,60分及以上为及格。其中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50%。一、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中,任务1-4...

《教育学》第7章 教学 学前了解

《教育学》第7章 教学 学前了解

学前了解在我们开始学习第七章“教学”这章内容之前,我先介绍一个人给大家认识,她就是于漪!她是谁?她的名字和语文和教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她获得了来自政府和业界所有荣誉,她赢得了同行和学生的一致尊敬。第七...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内涵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内涵

1.学校管理的内涵学校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建立一种制度,极大的发挥校内人、财、物等因素的作用。充分地利用校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学校全体成员协调一致的,有效的实现预定的工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