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3.教育的社会功能★★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3.教育的社会功能

(1)经济功能

①提高劳动者素质:可以生产高的劳动能力;

②促进经济增长: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论:他推算出美国从1929年到1957年的国民经济增长额中,约有33%是教育投资做出的贡献,从这一点来看,教育是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

③推动科技发展:比如高校,有着教学和科研的任务,产学研相结合,不仅仅要有科研成果,还要把这些成果转换为生产力。

(2)政治功能

①维系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变革:教育是培养人的工具,要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学校就是能促进人适应社会发展的主要场所,可以促进人的思想文化变化,培养自己的行为规范,这些最终维系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还特别强调“公民”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

③传播思想和制造舆论;

④推进政治的民主化。

最后两点都是通过学校氛围的营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实现的。

(3)人口功能

①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高低与人口出生率高低成反比;

②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接受高等教育的家长对于子女教育比较重视,教育意识的观念比较强;

③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

④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受过教育的人口更容易远距离迁移。这是因为,受过较好教育的人不易受本土观念束缚,他们更想到最适合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去工作。

(4)文化功能

首先明确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文化创造的过程本身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文化传承功能: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享受这么优秀的精神文化,这都是通过教育不断的传承来实现的;

②文化选择功能:并非所有人类文化都能进入教育活动,教育需要对文化进行选择与整理。教育的文化选择通常有两个尺度:一是它要与主流文化相一致;二是它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③文化交流功能:文化交流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得以实现:一是以教育活动本身为交流手段,例如学者间的学术交流等,实现文化交流。二是通过教育内容、方法等,实现文化交流;

④文化创新功能:一是教育本身固有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使文化创新成为可能。二是教育自身通过其活动创造新文化。依照知识社会学理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不会像录音机一样叙述有关内容,而是或多或少会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丰富、完善并个性化其教学内容。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3.教育的社会功能★★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全面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全面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

3.全面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含义就是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广泛、充分、统一和自由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学生认识的来源有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两个方面,所谓间接经验,即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

《教育学》第7章 教学 学前了解

《教育学》第7章 教学 学前了解

学前了解在我们开始学习第七章“教学”这章内容之前,我先介绍一个人给大家认识,她就是于漪!她是谁?她的名字和语文和教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她获得了来自政府和业界所有荣誉,她赢得了同行和学生的一致尊敬。第七...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3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3.学生的非智力差异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3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3.学生的非智力差异与教育

3.学生的非智力差异与教育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指动机、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呈复杂状态,通常表现为方向、性质、强度等方面的差别。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重要...

《教育学》第5章 第3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体系

《教育学》第5章 第3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体系

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体系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的级别体系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的级别体系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级别层次。【我国学校教育的级别体系】学前教育,是对出生至入学前儿童的教育。...

《教育学》第6章 第2节 课程规范 2.课程标准 ★

《教育学》第6章 第2节 课程规范 2.课程标准 ★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某一学科或学习领域的课程纲领性文件,它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国家对相应课程的基...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2.学生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2.学生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

2.学生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联合国1989年通过的世界上第一个肯定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件《儿童权利公约》旨在确立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保护儿童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公约规定“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的措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