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

在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虽没有独立的教育学著作,但已经出现了揭示教育教学规律的教育思想,许多思想家在论述其政治、哲学、伦理等主张的同时,也论述了他们的教育思想。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古代中国

代表性著作有:《论语》和《学记》。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目的。孔子提出要培养圣人、君子和士。

(2)论教育对象。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

(3)论教育内容。孔子教学的六个主要科目是:礼、乐、射、御、书、数。

(4)论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如:

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行结合:“学而时习之”,“君子耻于言而敏于行”。

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因材施教:“冉有、子路、公西华侍坐,冉有问:闻斯行诸?……”.

《学记》的教育思想:

(1)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如: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论述了学校的教育制度。如: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3)论述了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4)论述了教学原则,如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启发诱导等。

2.古代欧洲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苏格拉底:

(1)教育目的论:教育是培养美德,使人达到至善。

(2)教育对象论:教育对象不分等级,有教无类。

(3)教育方法论:“产婆术”——教师在教学中,就像一个产婆,他的作用是通过逐层提问的方法,去帮助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

柏拉图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名著《理想国》中。他提出一个重要概念:理念,他认为人类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和物质世界构成的,而且理念世界是第一位的,物质世界是第二位的。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金字塔

柏拉图根据他的“理念世界”构想了一个“教育世界”。论述了教育目的,他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唯一手段。他还论述和设计了教育制度,这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分期的教育制度。他认为3-6岁的儿童应该接受幼儿教育,6岁以后开始正规学习,施以强迫教育,也就是现在的义务教育。17-20岁进行意志的教育,20-30岁应该发展他们的智慧,即发展智慧阶段。

亚里士多德:

认为人有三种灵魂,即“植物性灵魂”、“理性灵魂”及“动物性灵魂”。针对植物性灵魂要进行体育,针对理性灵魂要进行智育,针对动物性灵魂要进行德育。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智德体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二、教育学的建立(教育学形成时期)

1.教育学独立学科地位的出现

标志是:1623年英国科学哲学家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中所进行的学科划分。培根第一次把教育学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使其拥有了独立的学科地位。其划分是: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由于这个划分,教育学从此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形成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标志是: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了教育学的内容。包括:

第一、教育学的价值。教育是把人类的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

第二、教育的作用。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第三、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教育必须适应儿童本身的“自然”即身心特点。

第四、班级授课制。

第五、教学原则(直观、巩固、循序渐进和系统性原则)。

3.科学教育学的建立

标志是: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第一次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上,且对教育学的理论进行了更为系统的论述。包括:

(1)“三中心”理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

(2)统觉理论: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新观念的过程叫统觉。

(3)教学阶段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这是现在教学五阶段的来源。

(4)管理论:学生天生就有一种桀骜不驯的天性,教学如不加管理,就无法进行。管理的方法有:威胁、监督、命令和禁止等。正因为赫尔巴特提倡师道尊严,提倡对学生施行严格的管理,这也是他被称为传统教育派的重要理由和根据之一。

(5)教学的教育性。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前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编写的第一部教育学。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6章 第2节 课程规范 1.课程计划★★★

《教育学》第6章 第2节 课程规范 1.课程计划★★★

1.课程计划★★★一、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宏观规划,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和科学发展水平,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和颁布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2:五元钱引发的“德育”思考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2:五元钱引发的“德育”思考

案例讨论2:五元钱引发的“德育”思考情景故事学生宋某捡到了五元钱,不想上交,想买食品与同学分享,他还振振有词地说,同学们上交的钱很少能找到失主,说不定最后让老师花掉了。班主任李老师找他谈这个问题。宋某...

《教育学》第3章 第1节 对人的科学认识 2.人的本质

《教育学》第3章 第1节 对人的科学认识 2.人的本质

2.人的本质一、人的自然本性人来源于自然,人的生命首先是一个自然生命,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前提。人的肉体的生理结构、生理机能和个体发育及生命运动都服从自然的动物学原理。人和自然世界中的...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起源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起源追问教育的起源问题,目的是从教育产生的源头去认识教育的本质。迄今为止人们对教育起源的认识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主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大类:1.生物起源论生物起源论认为,人类...

《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3.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

《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3.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

3.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一、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任何教育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支配下进行的。教育思想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对我国教育...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4.教育人事管理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4.教育人事管理

4.教育人事管理教育人事管理是教育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人事管理是指学校的教育人事管理部门依法对学校的人事工作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教师所进行的管理。(1)教师资格管理教师资格制度...

《教育学》第7章 第7节 教学的基本环节1.教学的基本环节

《教育学》第7章 第7节 教学的基本环节1.教学的基本环节

1.教学的基本环节一般来说,教学环节主要有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评定等。一、备课备课是指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主要是备课程标准与备教材、备学生与备...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3.教育的形态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3.教育的形态

3.教育的形态教育形态指教育的客观存在形式和表现状态。依据教育活动的规范程度、存在形式和存在范围等,可将教育形态分为以下几种:一、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是指由教育部门认可的教育机构(学校)所提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