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

在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虽没有独立的教育学著作,但已经出现了揭示教育教学规律的教育思想,许多思想家在论述其政治、哲学、伦理等主张的同时,也论述了他们的教育思想。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古代中国

代表性著作有:《论语》和《学记》。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目的。孔子提出要培养圣人、君子和士。

(2)论教育对象。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

(3)论教育内容。孔子教学的六个主要科目是:礼、乐、射、御、书、数。

(4)论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如:

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行结合:“学而时习之”,“君子耻于言而敏于行”。

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因材施教:“冉有、子路、公西华侍坐,冉有问:闻斯行诸?……”.

《学记》的教育思想:

(1)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如: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论述了学校的教育制度。如: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3)论述了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4)论述了教学原则,如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启发诱导等。

2.古代欧洲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苏格拉底:

(1)教育目的论:教育是培养美德,使人达到至善。

(2)教育对象论:教育对象不分等级,有教无类。

(3)教育方法论:“产婆术”——教师在教学中,就像一个产婆,他的作用是通过逐层提问的方法,去帮助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

柏拉图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名著《理想国》中。他提出一个重要概念:理念,他认为人类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和物质世界构成的,而且理念世界是第一位的,物质世界是第二位的。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金字塔

柏拉图根据他的“理念世界”构想了一个“教育世界”。论述了教育目的,他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唯一手段。他还论述和设计了教育制度,这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分期的教育制度。他认为3-6岁的儿童应该接受幼儿教育,6岁以后开始正规学习,施以强迫教育,也就是现在的义务教育。17-20岁进行意志的教育,20-30岁应该发展他们的智慧,即发展智慧阶段。

亚里士多德:

认为人有三种灵魂,即“植物性灵魂”、“理性灵魂”及“动物性灵魂”。针对植物性灵魂要进行体育,针对理性灵魂要进行智育,针对动物性灵魂要进行德育。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智德体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二、教育学的建立(教育学形成时期)

1.教育学独立学科地位的出现

标志是:1623年英国科学哲学家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中所进行的学科划分。培根第一次把教育学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使其拥有了独立的学科地位。其划分是: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由于这个划分,教育学从此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形成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标志是: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了教育学的内容。包括:

第一、教育学的价值。教育是把人类的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

第二、教育的作用。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第三、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教育必须适应儿童本身的“自然”即身心特点。

第四、班级授课制。

第五、教学原则(直观、巩固、循序渐进和系统性原则)。

3.科学教育学的建立

标志是: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第一次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上,且对教育学的理论进行了更为系统的论述。包括:

(1)“三中心”理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

(2)统觉理论: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新观念的过程叫统觉。

(3)教学阶段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这是现在教学五阶段的来源。

(4)管理论:学生天生就有一种桀骜不驯的天性,教学如不加管理,就无法进行。管理的方法有:威胁、监督、命令和禁止等。正因为赫尔巴特提倡师道尊严,提倡对学生施行严格的管理,这也是他被称为传统教育派的重要理由和根据之一。

(5)教学的教育性。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前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编写的第一部教育学。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因素划分观点概述1.单因素论:主要包括遗传决定论、环境界定论。遗传决定论也称为生物因素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过程是遗传因素自我展开的过程,人的机体构造、系统机制、能力...

国开学习网00924《教育学》怎么学

国开学习网00924《教育学》怎么学

教育学网络课程的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课程成绩为百分制,60分及以上为及格。其中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50%。一、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中,任务1-4...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4.青年初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4.青年初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4.青年初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青年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青年初期(16、17-18、19岁),相当于高中学习阶段;青年中期(19、20-22、23岁),相当于大学阶段,青年后期(24、25-30岁),...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2:五元钱引发的“德育”思考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2:五元钱引发的“德育”思考

案例讨论2:五元钱引发的“德育”思考情景故事学生宋某捡到了五元钱,不想上交,想买食品与同学分享,他还振振有词地说,同学们上交的钱很少能找到失主,说不定最后让老师花掉了。班主任李老师找他谈这个问题。宋某...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

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心理准备阶段学习过程中的首要问题是引起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我要学习”的需要。(2)感知知识阶段书本知识是前人生活实践...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2.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2.教育的个体功能

2.教育的个体功能(1)个体发展功能所谓个体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主要源于教育具有促进个体身心发展、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功能。(2)个体...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3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2.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3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2.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

2.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一般认为,良好的先天遗传是智力超常儿童形成的前提,但后天优良的环境和方法适当的教育是开发智力潜力并保持智力超常的重要条件。智力超常儿童通常都表现出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动脑好问、...

《教育学》第9章 第2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2.教师的专业发展 ★★★

《教育学》第9章 第2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2.教师的专业发展 ★★★

2.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概念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概念的涵义,应从两方面把握。一方面,从教师教育角度,其涵义是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教师职业要按照专业标准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以提升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