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2.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教育目的的提出和确立,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社会关系条件以及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与规律。

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由体力,智力,劳动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等因素共同构成的,一定的生产力总是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对劳动者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要求。如,古代社会,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把持,生产力水平低下,学校同生产劳动是分离的,学校只培养统治方面的人才,而不培养劳动者。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已是教育的普遍规律。生产力水平对人的素质要求是教育目的确立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关系因素

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社会中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对教育目的起着直接的决定性影响。一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政治倾向和思想意识,具有什么样的劳动技能等,都集中反映在所制定的教育目的上。任何一个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并受这种关系制约。在阶级社会里,学校为统治阶级所垄断,教育目的也主要是统治阶级的经济、政治利益的反映。社会不同,时代不同,教育目的也不同。

三、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一个国家教育目的的制定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要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为了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目标,教育目的的制定者也必须考虑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第一,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程度。教育目的既不能超出学生发展的能力范围,又要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教育目的的制定还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变化。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可变性。教育目的地制定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断变化的特点,及时灵活调整,从而使教育目的有更强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教育目的的制定,尤其具体培养目标的确立也要符合教育对象的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需要。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3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1.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3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1.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

1.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个别差异是指学生个体之间身心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差别。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着身心各方面的差异性,这是因材施教的条件和依据。让我们...

《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1.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

《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1.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伴随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对教育的不断探索,提出过一系列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其中包括: 1957年,...

《教育学》第3章 第1节 对人的科学认识 3.人的素质

《教育学》第3章 第1节 对人的科学认识 3.人的素质

3.人的素质一、什么是人的素质即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等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也可以称之为素养。二、人的素质的基本特征素质是属于人的范畴...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在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虽没有独立的教育学著作,但已经出现了揭示教育教学规律的教育思想,许多思想家在论述其政治、哲学、伦理等主张的同时,也论述...

《教育学》第6章 第1节 课程概述3.课程结构

《教育学》第6章 第1节 课程概述3.课程结构

3.课程结构课程结构就是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各组成部分是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年级课程门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选用历...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1.德育过程的多样性★★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1.德育过程的多样性★★

1.德育过程的多样性★★德育过程即品德教育具体确定与实施展开的过程。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都离不开相应的工作过程。在教育实践中,德育过程具有各不相同的表现样态,需要在实践中予以一定的区分和把握。独...

《教育学》第5章 第3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动向

《教育学》第5章 第3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动向

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动向教材上介绍的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2019年2月我国新颁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其制定的...

《教育学》第6章 第1节 课程概述2.课程类型 ★★

《教育学》第6章 第1节 课程概述2.课程类型 ★★

2.课程类型 ★★(1)依据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教育任务和学生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出最基本的原理、知识,组成各种不同学科,彼此分立地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