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2.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教育目的的提出和确立,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社会关系条件以及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与规律。

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由体力,智力,劳动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等因素共同构成的,一定的生产力总是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对劳动者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要求。如,古代社会,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把持,生产力水平低下,学校同生产劳动是分离的,学校只培养统治方面的人才,而不培养劳动者。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已是教育的普遍规律。生产力水平对人的素质要求是教育目的确立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关系因素

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社会中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对教育目的起着直接的决定性影响。一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政治倾向和思想意识,具有什么样的劳动技能等,都集中反映在所制定的教育目的上。任何一个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并受这种关系制约。在阶级社会里,学校为统治阶级所垄断,教育目的也主要是统治阶级的经济、政治利益的反映。社会不同,时代不同,教育目的也不同。

三、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一个国家教育目的的制定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要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为了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目标,教育目的的制定者也必须考虑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第一,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程度。教育目的既不能超出学生发展的能力范围,又要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教育目的的制定还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变化。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可变性。教育目的地制定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断变化的特点,及时灵活调整,从而使教育目的有更强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教育目的的制定,尤其具体培养目标的确立也要符合教育对象的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需要。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6章 课程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6章 课程 学前听我说

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大家进入第六章《课程》这章内容的学习,课程这个词想必我们大家都不陌生。课程指的到底是什么呢?它的实质和精髓在哪里?想真正认识课程,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章内容的学习吧!学习目标通过本...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3节 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德育实施的基本原则 ★★★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3节 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德育实施的基本原则 ★★★

1.德育实施的基本原则 ★★★ 一、引导学生自主的原则 1.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结合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是指德育中教育者既要尊...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

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的。要全面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就必须首先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和...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5.教学模式的示例 ★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5.教学模式的示例 ★

5.教学模式的示例 ★一、我国常用的教学模式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它源于赫尔巴特及其弟子提出的“五段教学”,后经过前苏联凯洛夫等人改...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7.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7.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7. 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基本思想或逻辑架构,即构成一门学科知识的逻辑主线。揭示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透过构成教育学的诸多理论和概念,抓住统整这些理论和概念的实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

《教育学》第2章 第1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社会制约教育的基本原理

《教育学》第2章 第1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社会制约教育的基本原理

1.社会制约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的发生、发展,教育的性质、宗旨和目的,甚至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都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且这种决定不是由谁主观发明的,而是自人类社会产生起就存在的。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指教育发...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

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心理准备阶段学习过程中的首要问题是引起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我要学习”的需要。(2)感知知识阶段书本知识是前人生活实践...

《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1.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

《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1.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伴随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对教育的不断探索,提出过一系列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其中包括: 1957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