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四章 第四节 0~6月龄婴儿的教育要点与策略
引子:
0∼6月龄婴儿的生长发育很快,其感知与动作、认知发展、语言、情感与社会性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节结合婴儿在这一阶段的基本发展情况和特点,用具体的策略和活动形式,就教养人如何为本阶段婴儿发展提供最适宜的活动和环境这一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感知与动作发展
0∼6月龄婴儿的感知和动作发展,主要集中在视觉、听觉、触觉、大肌肉运动、小肌肉运动和感知觉联合、感觉统合等方面。
(一)0∼6月龄婴儿感知与动作发展特点
新生儿出生时,味觉和嗅觉已相对发育成熟,如新生儿能用微笑、皱眉和吐舌头来表示对味道的喜恶。而视觉、听觉在0∼3个月时发展迅速,如新生儿期只有20 cm左右的视程,而且看不清楚细节,到3个月时,婴儿不仅能仔细地观察近物,还能视觉追物180°。且3个月左右的婴儿,能辨别出不同的声音,如辨别不同人说话以及同一个人说话声调的差别。
这个时期的婴儿动作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小手从握拳到张开,学会用手取物,两手传递物品;颈部、腰部肌肉得到锻炼,从完全无力支撑头部到俯卧时能抬头乃至能够翻身、独坐;四肢从随机运动、无控制到有意识地抬臂、踢腿。
(二)教养人指导策略
1.视觉
婴儿的活动空间的布置要注意色彩简洁明快,有对比。教养人要为婴儿提供一些能引起其注意的声响玩具或可移动玩具供婴儿观察;要利用婴儿感兴趣的人或物品的移动,引导幼儿追视;还要选择婴儿情绪状态良好的时候开展游戏活动,活动时间不宜过长,要注意观察婴儿的表现和情绪,强调活动的趣味性,避免过于关注活动的结果。
引导幼儿追视
【知识窗】
下面的视频将帮助你了解婴儿的视觉追踪能力,请带着问题观看。问题:婴儿的视觉追踪能力是怎样发展的?
视频:婴儿的视觉追踪能力。(具体见本节视频列表)
2.听觉
教养人应让婴儿聆听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如碗勺碰撞、车子或人多讲话的声音等,感受声音的大小、轻重、音色等;通过改变声源的位置使婴儿体会声音方位的变化;要多与婴儿交谈,使之感受语调、音色的变化;聆听不同节奏、快慢和强弱的乐音。教养人提供给婴儿的声音要尽可能悦耳,音量要适中,时间不宜长,注意观察婴儿的反应,以免刺激过量。
【知识窗】
下面的视频将帮助你掌握为新生婴儿进行听觉训练,请带着问题观看。问题:如何进行婴儿的听觉训练?
视频:新生婴儿的护理之听觉训练。(具体见本节视频列表)
3.触觉
触觉包括身体触觉和手部触觉,教养人可以对婴儿实施被动操,对婴儿进行抚触;也可运用不同的物品丰富婴儿敏感皮肤区的触觉体验,如选择软的、硬的、干的、湿的、温的、亮的物品放在婴儿的手心、脸颊、小腿部位。此外,教养人适时、适度和温暖的拥抱对于婴儿来说尤其是积极的身体触觉体验。教养人要重视亲子身体接触中的情感交流,创设一个温和、轻松的环境。
【知识窗】
下面的视频将帮助你掌握为新生婴儿进行触觉训练,请带着问题观看。问题:如何进行婴儿的触觉训练?
视频:初生婴儿护理之触觉训练。(具体见本节视频列表)
4.大肌肉运动
0∼3月龄婴儿大肌肉动作的发展重点在于颈部和四肢肌肉灵活性的提高。教养人可以经常让婴儿俯卧,利用婴儿感兴趣的人或物品的移动引导幼儿自主抬头和转头。同时,投放声响玩具,让婴儿听到、看到四肢运动与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激发婴儿“动”的欲望。教养人要确保婴儿情绪良好,有参与意愿,在开始时要有耐心,多鼓励婴儿,也可以适当帮助。
抬头
4∼6个月时,婴儿将学习自主翻身和独坐。自主翻身要求有强有力的颈背部、腰部、腿部肌肉和一侧肢体的配合,前3个月的抬头、抬胸和四肢活动已使这些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在这个阶段,除继续加强外,还可以增加婴儿翻身灵活性的练习,如通过提供吸引婴儿注意的物品,引导婴儿自主翻侧,从仰卧到侧卧,再从侧卧到俯卧,并还原至仰卧。在过程中,教养人不要急于帮婴儿完成翻身动作,要重视基础练习。
翻身
独坐
独坐主要是借助腰部及下肢力量支撑上身的动作,它需要建立在翻身动作的基础上。6月龄婴儿通常只能独坐一小会,而且坐的时候上身前倾,两手支地,容易摔倒。教养人在这时,可以用一只手扶在婴儿后背或提供靠垫,每天适当练习几分钟,帮助他们用逐步增强的肌肉力量摆脱外力支持,注意练习时间不宜过久,避免造成肌肉或脊柱损伤。对已经能独坐的婴儿,可以加强婴儿在独坐时的身体的控制力和灵活性。
5.小肌肉运动
0∼3月龄婴儿的手更多是被动抓握,所以发展的重点应放在手掌、手指肌肉力量锻炼及配合上,让婴儿在抓握中逐步体会到手是行动的工具之一。教养人可以提供通过摇晃、挤压等可产生声响的玩具或物品,将之放在婴儿手中,并协助他操作。也可开展亲子类的手指游戏及专门针对手指的按摩,帮助婴儿活动手掌和手指。
被动抓握
4∼6月龄婴儿手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能用手取物,并放入口中,以及可以两手传递物品,并掌握最基本的操作物品方式,如摇晃、拍、敲物品。教养人可以提供既可用手操作,又可用口探索的材料给婴儿玩耍,并鼓励婴儿两手交替拿握玩具。例如,从婴儿的左边或者右边递送玩具,让婴儿判断用哪只手拿玩具更便捷;或者从同一侧逐一递送给婴儿两个玩具,促使婴儿在两手间传递玩具。
6.感知觉联合
随着婴儿感知觉能力的发展,教养人要加强婴儿感知觉联合能力的培养,如感知与肢体动作的配合活动。在感知觉游戏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婴儿与游戏材料肢体互动的内容,如悬挂铃铛让婴儿抓,让婴儿发现通过捏压可以产生声响等;也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增强婴儿对事物的感知,可以是物体的运动;也可以是婴儿的运动,如抱着婴儿,引导他在行走过程中观察被风吹动的窗帘等,加强婴儿相应的感知调节能力。
7.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大脑将来自各感觉系统的信息整合处理,以做出适应反应的能力。感觉统合包括三大系统:触觉系统、前庭系统和本体系统。三大系统包含的感觉与大脑配合能力非常复杂,在0∼6个月时,可以将重点放在婴儿平衡能力和身体内部感觉的感受上。
感觉统合首先要确保个体对生态运动所产生的内部感觉有清晰的认识,即有明确的本体感。因此,早期教育教师和教养人可以用语言提示婴儿关注自身的内部运动感觉,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婴儿的身体运动方式,如上下、左右、前后或翻转、跳跃等,使婴儿体会身体失去平衡的感觉,促使婴儿调整感觉信息,恢复平衡。教养人在练习中要注意循序渐进,从小到大,并通过语言和情绪帮助婴儿克服焦虑、恐惧。
二、认知发展
0∼6个月婴儿的认知发展,主要集中在对自我的认知和探索事物间的因果关系上。
(一)0∼6月龄婴儿的认知发展特点
婴儿的认知能力从一出生起就开始了。刚开始时,由于身体动作发展水平有限,婴儿的认知能力也很有限。但是,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婴儿清醒的时间增加了,他们比以前更加机警和活跃,外面的世界在他们眼里变得丰富多彩,充满刺激。尤其是随着婴儿能够自主翻身,并在支撑物的帮助下坐起来,他们的视野进一步开阔,并感到自己对外界的控制正在逐步增强。婴儿逐渐掌握了探索世界的新方式,他们手眼协调能力的初步发展能使他们拿到想要的东西,并且用口腔来认识事物。这是因为发展较为成熟的味觉和触觉是婴儿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同时,他们还会发现自己的动作与外界是有关联的,比如当婴儿偶然踢碰床栏,带响床铃时,他们会反复踢脚。
(二)教养人指导策略
教养人可指导婴儿先开始认识自身,再逐渐认识客体,以及自身与客体的相互关系。
1.自我认知
刚出生时,由于身体运动发展水平有限,婴儿的自我感知能力也很有限。进入三四个月以后,婴儿以探索自身身体部位和建立自我效能感为标志的自我认知开始迅速发展起来,教养人应围绕这两点提供教养支持。
教养人可以开展以婴儿身体部位活动为主题的游戏,鼓励婴儿关注自己的小手、小脚等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身体部位。也可以给婴儿提供一些婴儿图片或镜子,引导幼儿观察与自己身体相似的同龄伙伴或自己,为他们以后形成独立的个体意识提供机会。另外,教养人在游戏中要多鼓励婴儿探索客体,并对他们的行为给予肯定,从而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能力,形成对自己的积极肯定。
镜子
【知识窗】
下面的视频将帮助你了解幼儿的自我认知,请带着问题观看。问题:已经建立自我认知和未建立自我认知的幼儿在镜子面前的反应有什么区别?
视频:镜像自我认知测验。(具体见本节视频列表)
2.探索因果关系
婴儿是在观察、认识客体以及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因果关系的认识的。因此,教养人要多为婴儿提供体验自身行为与客体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机会,如敲打玩具后发现玩具发出响声,开、关灯具,按遥控器等。也可以引导婴儿观察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如风吹与窗帘飘动的联系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养人要给婴儿充分重复游戏的机会,尝试的因果关系要简单,使婴儿得以在反复操练中发现关系。
三、语言发展
语言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不仅因为语言是人类心理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更因为语言在婴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其以后的心理发展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一)0∼6月龄婴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0∼6个月时,婴儿语言学习的重点是语音的辨别,对语言交流整体情境的感知,以及通过咿呀发声练习控制自己的声带。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他们更为关注成人的发声,喜欢倾听母亲讲话,尤其是夸张的游戏语言。同时发音在数量上增加不少,如声母、韵母陆续出现,连续音节也很频繁。同时,在他们情绪愉快的时候,他们会大量发出各种音节。虽然他们的发音没有对应的概念,但可以认为,这时候的婴儿可能意识到了发声可以开展交流,并在与早教教师和教养人的相处中尝试运用。
(二)教养人指导策略
这一阶段教养人要根据婴儿语言发展特点,为婴儿提供大量倾听和发声练习的机会。
首先,教养人在与婴儿进行语言交流时,要注意适度的夸张和重复。教养人要有意放慢讲话,简练语言,并重复几次,从而使婴儿可以将观察到的口形和听到的语言结合起来,在摸索控制发音器官的过程中学习正确发音。
其次,教养人要为婴儿提供大量发音练习的机会。这既可以让婴儿在反复的口唇练习中学会掌控声带、口腔肌肉,也能够体会到使用语言的乐趣,促进语言理解。教养人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发音供婴儿模仿,同时教养人应积极回应婴儿的发音练习。
四、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婴儿的情绪情感和社会交往在发展时具有很强的渗透交融性,并在日常生活的细小环节中逐步实现的,很难通过单独几次活动实现发展。
(一)0∼6月龄婴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婴儿出生时就有原始的情绪反应,但这种反应是不分化的。从第3∼4周开始,婴儿开始出现一般性的积极反应和消极反应,即愉快与不愉快。从4个月开始,婴儿逐渐出现对人脸的积极情绪反应,即社会性的微笑。
从最初无意识的哭,到能用哭声和微笑表达自己的简单需求,与人沟通,这说明与情绪情感紧密相连的社会性也得到了发展。婴儿从最初的喜欢看人脸,喜欢听人说话,发展到喜欢和人,特别是最亲近的教养人交流玩耍。
与此同时,他们的情绪体验也增多了,面对亲近的人时,他们感到放松,更容易被逗笑,喜欢和早教教师、教养人一起游戏,而陌生人的出现和靠近则可能会导致紧张。这说明亲子依恋和陌生人焦虑在婴儿6个月的时候已经初步产生。亲子依恋作为教养人与婴儿之间无形的情感纽带,是婴儿安全、自信、自主和社交能力发展的必要保证。
(二)教养人指导策略
1.利用亲子游戏创设亲子共享时光
亲子游戏是以亲子关系为基础,以亲子双方情感交流为目的,以逗乐婴儿为途径的一种游戏。如利用“躲猫猫”等亲子逗乐游戏,教养人突然呈现夸张的面部表情,配以有趣的象声词,能给婴儿全新的体验和愉悦的情绪;又如婴儿被动操等亲子肌肤接触的游戏,能让婴儿感受到父母的爱抚,从而产生安全感。
2.借助日常生活环节制造交流主题
婴儿典型的日常生活事件如哺喂、盥洗等也可以作为发展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的途径。但要注意交流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养育内容,轻松自然,让婴儿感受到放松、惬意,从而更加积极地关注与教养人的交流内容。
3.运用感知觉和动作游戏丰富情绪体验
这一阶段的婴儿游戏实际上都是一种社会交往,即使是感知觉与动作游戏,婴儿也在教养人的引导下进行。因此,教养人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渗透情绪情感和社会性教育。如感觉统合训练中婴儿要经历害怕(担心自己身体失重,没有支点),小心谨慎到放松大胆地享受教养人前后左右旋转带给他的独特身体运动体验。这一情绪体验的转变也是建立在对教养人信任的基础上的。而在这些游戏中,教养人要注意用夸张的语言和愉快的情绪感染和影响婴儿,使之建立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