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1.5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1.5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管理科学的发展与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系统理论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的内部分工,促成了原有学科的分化和新学科的诞生。组织行为学就是在管理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三个发展阶段。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对象,在管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涉及到对人的管理,于是,研究人的行为的规律,便成为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传统管理和科学管理阶段,对人的管理表现为轻视或忽视组织中人的因素,仅仅把人看成是一台机器,而完全不考虑人是具有思想、感情、主观能动性的。这种不重视人的因素的倾向,逐步地被社会的发展所否定。社会的进步促使组织中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对人的管理,组织管理学、人事管理学这些管理学的分支,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管理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组织行为学正是在管理学特别是在组织管理学和人事管理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而来的,是管理科学的新发展。

组织行为学形成的理论基础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理论准备和实际应用的演变过程,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

(1)心理学

这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所谓心理现象的规律性包括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心理特征的规律两部分。一般意义上认为,心理活动是内省的,行为是外显的,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外显行为的规律性,必须要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因为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重要原因和内动力。

对组织行为学关系最大的是工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是一门用心理学原理与方法来分析工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领域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这门学科的创始人是孟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又包括人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组织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

以人的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组织行为学,正是心理学原理应用的新成果。

(2)社会学

这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组织中人的行为是离不开社会关系的,研究组织行为学就要从其所处的整个社会关系中着手,这样才能全面认识人的行为规律。如研究组织中个人的行为受组织内外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人在社会中所担任的角色和社会地位,群体的动力、结构、交往、权力和冲突、非正式组织、群体之间的合作配合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等都需要社会学的知识。

(3)人类学

这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科学。这门学科一般分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又称社会人类学)和考古学。而其中与研究组织行为学关系最密切的是文化人类学。

(4)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也是研究组织行为的理论基础。

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的新发展

行为科学运用的范围极广。而组织行为学正是把行为科学的一般原理和知识运用于各种组织管理上的必然结果和产物。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的新发展。所以也有人把行为科学叫“大行为学”,把组织行为学叫“小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动向

20世纪60年代之后,行为科学进入到组织行为的研究阶段,开始形成组织行为学。西方国家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队伍、研究范围、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进步。在研究队伍方面,除了以心理学家为主体之外,还有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参加;在研究范围方面,已由工业组织扩大到政治团体、公共机构、政府机关、军队、医院等各类组织;在研究方向方面,逐渐趋于综合化,综合有关学科的观点来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在研究方法方面,逐步从单因素分析发展到多因素的综合分析,从传统的实验室实验方法发展到现场实验、参与观察以及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对组织的发展与变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学习型组织、流程再造、虚拟企业等组织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组织行为学不仅在西方受到重视,在俄国、日本等国家也有一定发展。

我国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应用,已由几年前的起步阶段开始向普及阶段发展,但和西方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 讨~论 ]

试述组织行为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去【课程讨论区】发表想法。

标签: 组织行为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6.3 工作压力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6.3 工作压力

6.3 工作压力所谓压力,是指人在对付那些自己认为很难对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上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它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内部状态,是焦虑、强烈的情绪和生理上的唤醒,以及挫折等各种情感...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练习案例--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练习案例--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

练习案例--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苗晓光,是公司先进人物中的典型代表。他从学校的校门出来,就进了工厂,在企业里他就有一股追求,就是要用他在学校里面的所学,解决生产...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5.5 领导行为的监控与评估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5.5 领导行为的监控与评估

5.5 领导行为的监控与评估对领导行为监控的方法有哪些?领导者行为监控的方法可分为事前监控、实时监控和事后监控,具体可以采用下列方法追究领导的失责行为:引咎辞职、问责制弹劾制。如何对领导行为进行监控?...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5工作团队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5工作团队

4.5 工作团队工作团队主讲教师:东北财经大学 孙成志 教授工作团队工作团队是由少数为达到共同目标、具有互补技能和整套工作指标及方法并共同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人群集合。团队是为满足创造性、灵活性和高水平...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本章小结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组织中的群体是二人或二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群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志划分成很多类型。人们加入群体是为了安全的需要、情...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5.3 领导决策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5.3 领导决策

5.3 领导决策决策的类型(1)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战略决策是指事关组织兴衰成败的带全局性、长期性的大政方针的决策。管理决策是指执行战略决...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本章小结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组织是为实现某些目标而设计的人群集合体,是每个成员在这个集合体中进行各种活动的构架系统。组织理论通常是一些有关组织结构和职能的设想。在现代社会里组织结构与员工绩效、工作满意度之间没有千篇一律的...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练习案例--如何转变工作态度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练习案例--如何转变工作态度

练习案例--如何转变工作态度魏亮是高山大学的经济系讲师,负责工商管理的教学工作。去年他是全校的先进教师。他热爱教学,仔细研究教法,但在研究与著述方面业迹平平,没有多大起色。今年系里来了一批年轻的硕士、...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