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3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4.3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请观看本节视频讲解。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主讲教师:东北财经大学 孙成志 教授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内容

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人际关系,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关系,即以生产、生活物质为条件的交往,如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商品交换过程、经济分配形式等。另一方面是精神关系,即以语言、思想、感情为媒介的交往,如思想的传播、情绪的感染、感情的交流等。

人际关系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关系,另一种是间接关系。

人际关系的类型

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从时空角度看,人际之间的关系是多维的、可变的。按不同的标志可以把人际关系分成许多类型:

(1)按人际关系的结构分,人际关系可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和伦理关系。

(2)按人际关系形成的纽带分,人际关系可分为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人际关系的特点、功能和研究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

(1)人际关系的特点有社会性、历史性、客观性多样性。

(2)人际关系的功能:产生合力;形成互补;激励功能;联络感情;交流信息。

(3)研究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不仅能有力地推进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也有重要的作用。研究人际关系不仅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人际关系的内在规律和社会职能,结合实际,设计科学的人际关系结构,并通过有效的协调,使其达到最佳状况。

思考题

试分析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带着问题学习下面的内容,自己找到答案吧。

4、人际关系的确立和发展

人际关系确立的条件

任何人际关系的确立,都要有三个必要条件或前提:

①人

②人际接触

③人际需要

人际关系发展的动力

①人的生产

②物质生产

③精神生产。

人际关系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

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

①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

②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

③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

④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

⑤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

⑥复杂性增强,单一性减弱

5、人际交往的原则

(1)平等原则

(2)互利原则

(3)信用原则

(4)相容原则

6、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

在组织中,改善人际关系必须从领导和群众两个方面入手。

[ 讨~论 ]

人际交往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改善人际交往?去发表想法。

 


标签: 组织行为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6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6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

4.6 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主讲教师:东北财经大学 孙成志 教授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1、弱势群体的范围与成因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某些自然或社会原因而使得其权利处于不利地位的特定...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本章小结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组织中的群体是二人或二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群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志划分成很多类型。人们加入群体是为了安全的需要、情...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4沟通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4沟通

4.4 沟通沟通主讲教师:东北财经大学 孙成志 教授信息沟通1、信息沟通的目的和作用信息沟通开始于有了某种“思想”或想法的发送者,然后通过发送者和接收者都能理解的方式进行信息编码,并通过联接发送者和接...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本章小结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环境常常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多端,许多组织昨天还很兴旺,今天就面临着毁灭的威胁。因此,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组织内部各层次、部门之间和组织与组织之间,每时每刻都在交流信息。组织就是在不断与外...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练习案例--如何转变工作态度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练习案例--如何转变工作态度

练习案例--如何转变工作态度魏亮是高山大学的经济系讲师,负责工商管理的教学工作。去年他是全校的先进教师。他热爱教学,仔细研究教法,但在研究与著述方面业迹平平,没有多大起色。今年系里来了一批年轻的硕士、...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1 人的行为分析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1 人的行为分析

2.1 人的行为分析尽管个体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我们也该认识到,个体行为也带有一些普遍特征,这些特征表现为:(1)行为的自发性。(2)行为的因果性。(3)行为的主动性。(4)行为的持久性。(5)行...

《组织行为学》1.1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学习它的意义何在?

《组织行为学》1.1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学习它的意义何在?

1.1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学习它的意义何在?加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改进管理工作和提高管理水平,培养和选拔各级管理人才,改进领导作风和提高领导水平,提高工作绩效,改进干群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群众...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6.1 组织理论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6.1 组织理论

6.1 组织理论古典组织理论1.法约尔的组织模式法约尔提出的十四项管理原则涉及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各项管理职能,其中专门有关组织结构的原则就占六项,它们分别是工作分工、职权与职责、统一指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