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7.3 组织发展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7.3 组织发展

组织发展的含义

组织发展是建立在人本主义的民主价值观基础上的有计划变革的干预措施的总和,它寻求的是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员工的幸福。具体地说,组织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提高一个组织的战斗力、效率和士气的一种方法,组织的成员们直接参与这一系列的活动,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把组织的事情办得更好。可见“发展是硬道理”。

通常组织发展是有计划变革的干预,要求系统地诊断组织变革的需要,进行有计划的努力,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来实现组织的变革。一般说来,组织发展涉及整个组织的活动,组织的各个层次都要作出相应的变革;它是经过上层领导者自上而下进行的,组织的领导部门必须积极指挥和协调这方面的各项工作,才能保证取得实际成效。组织发展的目标是增进组织的效率和健康发展,使组织有明确的目标、合理的组织结构、有效的决策水准、畅通的沟通渠道、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群际关系,开放的组织活动等。目前组织发展特别强调组织的自我更新能力。提高自我更新能力就要求管理者觉察问题,或者发现问题于萌芽状态,争取主动,这样才能使组织永葆活力。

组织发展的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三大时代大潮的背景下,组织环境一方面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又为组织对付这种趋势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工具。在上述组织环境变革的背景下,组织变革的一个重要特点表现在组织结构的变革上。而组织结构变革的总方向又表现出非层级制的趋势。内容除了继续对传统的层级制进行改良外,还表现在许多组织模式对层级制的辩证的否定上,一些组织模式用市场和非层级制组织形式代替层级制,成为当代组织结构变革的一个重要潮流。组织结构变革的非层级制总趋势具体表现为分立化、扁平化、柔性化和虚拟化四个基本趋势。

组织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组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现代化指明了具体方向。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更是对人类现代科学文明和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体现,科学发展观提倡“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构建和谐社会则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的自然延伸。尊重多样性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而构建和谐组织又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组织主要是指组织成员之间以“和”为核心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构建有机、长效的组织结构,并能够顺利运行的一种组织形态,它从和谐社会一词引伸而来。

组织发展战略措施

为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可采取以下战略措施:

(1)激发组织的创新

(2)发展的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

(3)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

(4)知识管理

(5)工作生活质量

(6)创建学习型组织


标签: 组织行为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组织行为学》1.2 组织的含义、要素、分类与作用

《组织行为学》1.2 组织的含义、要素、分类与作用

1.2 组织的含义、要素、分类与作用一、组织的含义组织就是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含义:(1)所有的组织都...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5 气质、能力和性格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5 气质、能力和性格

2.5 气质、能力和性格气质差异与应用1、气质的类型与特点气质,被定义为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特点。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脾气”、“秉性”有很相似的内容。对个体的行为类型进行分析的工作,在人类社会...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6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6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

4.6 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主讲教师:东北财经大学 孙成志 教授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1、弱势群体的范围与成因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某些自然或社会原因而使得其权利处于不利地位的特定...

《组织行为学》1.1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学习它的意义何在?

《组织行为学》1.1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学习它的意义何在?

1.1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学习它的意义何在?加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改进管理工作和提高管理水平,培养和选拔各级管理人才,改进领导作风和提高领导水平,提高工作绩效,改进干群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群众...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3.1 激励概述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3.1 激励概述

3.1 激励概述激励的含义激励指的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受到高度激励的组织员工会努力工作,以实现绩效目标。激励的实质就是通过目标导向,使人...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3 知觉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3 知觉

2.3 知觉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整个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知觉和感觉一样,它是当前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产物。但是,知觉和感觉是有区别的,这主要表现在它们反映的具体内...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个体形为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个体形为

本章主要概念:个性、特质论、心理分析论、社会学习论、个性性格类型论、气质、能力、性格、知觉、社会知觉、自我知觉、知觉防御、晕轮效应、定型效应、首因效应、价值观、态度、情绪和情感。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6.2 组织设计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6.2 组织设计

6.2 组织设计组织设计概述组织设计的作用组织设计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经营目的而实际探索应该如何设计组织结构。即一种由管理机制决定的、用以帮助达到组织目标的有关信息沟通、权力、责任、利益和正规体制。一个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