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第八章 国际化战略
第八章 国际化战略
在最基本的层次上,全球化扩张带来市场的增加和利润增长。企业在追求国际多元化战略过程中,通常有如下五种基本动力:①扩大产品/服务市场;②实现规模经济;③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④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⑤分散风险,创造战略协同。
尽管竞争已经越来越全球化,但大多数最成功的企业仍然源于少数几个国家。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波特提出的。波特的钻石模型可以帮助战略决策师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竞争力的因素有四个。
(1)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
(2)需求条件,主要是国内市场需求。
(3)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4)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如图8-1所示。此外,在四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
图8-1 国家竞争优势四要素
波特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则是指现代通信、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研究机构等。
从另一个角度看,生产要素也被分为一般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
一个国家的某个产业如果想依托生产要素建立起强大而又持久的优势,就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这两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也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
国内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于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市场的客户需求,这是国外竞争对手所不及的,因此,波特认为全球性的竞争并没有减少国内市场的重要性。
如果国内的客户需求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也可以成为国内企业的一种优势,对形成国家竞争优势而言,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有的经济学家指出,发展中国家往往采用集中资源配置,优先发展某一产业的政策,可孤军深入的结果却是不仅牺牲了其他行业,所钟爱的产业也无法一枝独秀。
推进企业走向国际化竞争的动力很重要。这种动力可能来自国际需求的拉力,也可能来自本地竞争者的压力或市场的推力。机会其实是双向的,它往往在新的竞争者获得优势的同时,使原有的竞争者优势丧失,只有能满足新需求的企业才能有发展机遇。政府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成为扩大钻石体系的力量。
在全球市场上参与竞争的企业通常面临两种竞争压力:降低成本的压力和响应本地客户需求的压力。这两种竞争压力对企业提出了相互矛盾的需求。图8-2说明了这些战略适用的条件。
图8-2 四种基本的全球竞争战略
1. 全球标准化战略
追求全球标准化战略的企业致力于通过规模经济和区位经济实现成本降低,也就是说,它们的商业模式是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低成本战略。
2. 本土化战略
追求本土化战略的企业通过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定制来更好地满足不同国家市场口味和偏好。本土化战略使企业的竞争方式同东道国的环境相匹配,并试图适应不同国家顾客的不同口味和期望。当国家与国家之间在顾客需求与购买习惯方面有显著差异时,本土化战略是必不可少的,本土化战略有两大缺点:一是妨碍了企业竞争能力和资源的跨国界转移,二是不能促使建立一个统一的竞争优势。
3. 跨国战略
追求跨国战略的企业试图发展出一种同时实现低成本和差异化优势的商业模式。尽管这听上去不错,做起来却很难。
使命陈述是有关态度和展望的宣言,而不是对具体细节的陈述。
4. 国际化战略
不需要处理成本压力和本地响应的压力,对于在本国所开发出的具有差别化的产品,只进行少许转变就可转移到海外市场去创造价值,我们称这类战略为国际化战略。
1.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间接出口、直接出口、国外生产、许可协议、特许经营、合营企业、海外独资、国际战略联盟
2. 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摸型
国内学者刘文刚将影响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的因素分为四个维度,即企业国际化战略目标、企业所有权优势、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国内外经营环境,如图8-3所示。这四个维度又分别包括若干具体要素,它们之间还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图8-3 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模型
国际化虽然可以为企业带来种种利益,但也会增加企业的风险,了解这些风险并加以规避是国际化成功的重要基础。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有:①政治局势不稳定;②法律问题;③政府干预;④汇率波动;⑤跨文化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