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现代时期:被称为“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三)现代时期:被称为“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

(1)研究主题:

关于民族国家的理论(国家学说)。

(2)理论内容和方法:

理性主义的政治学说。以人本主义为指导,摆脱神学思维的影响,恢复了西方文化的世俗性;以个人主义为本位,从人的切身利益出发探讨政治问题;以理性思考、逻辑推理和假设、抽象观念(共相)等为手段,对政治问题进行哲学讨论。

(3)理论贡献:

第一、反对教会的斗争和民族国家的形成,使世俗王权的政治地位得到了巩固。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以法国的布丹和英国的菲尔默为代表的绝对君主理论。

第二、16-17世纪以后,王权的专断和贪婪上升成为一个新的政治问题。 “第三等级”要求废除等级制和限制君权的想法,反映在政治思考中,就形成了反对专制主义的社会契约理论、君主立宪理论和人民主权理论。

第三、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兴起,自由竞争的进一步扩大以及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而以边沁和约翰•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成为这一时期政治研究的重要成果。

第四、在政治实践中,民主政治逐渐成为发展的主流,而托克维尔就成为揭示这一历史趋势的最伟大的思想家。


标签: 政治学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可能的缺陷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可能的缺陷

(二)民主可能的缺陷1、轻视个人权利,容易造成“温和专制”民主制度以“公意”为重,以“公意”为先,这当然限制了“私欲”的膨胀。但是,对公共事务的过分热衷以及公共事务的无限扩展,又容易使个性淹没在一种“...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

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治国之道”而展开。1 、儒家:“礼治”、“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界限的界定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界限的界定

(三)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界限的界定划分“公域”与“私域”的界限,界定“公权”与“私权”的关系,究其本源,就是对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的界定。需求产生利益。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政府的涵义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政府的涵义

(二)政府的涵义1、对于政府的不同理解从本质上说,政府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和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通过政府的作用使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借助政府机构执行和贯彻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从外延的角度...

《政治学原理》网络核心课程形成性考核

《政治学原理》网络核心课程形成性考核

政治学原理网络核心课程形成性考核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    级:国家开放大学  编制使 用 说 明这门课程的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选举与选举制度的概念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选举与选举制度的概念

(一)选举与选举制度的概念  1、选举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在国家的选举中,选举一般是指选举国家代议机关...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政府的组织机构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政府的组织机构

(二)政府的组织机构1、政府组织机构的含义及其组织原则政府组织机构是政府为了实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完成政治权力的职能而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它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实体体现。一般来说,...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三)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从人类社会政治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政治文明特别是近代以来政治文明的发展与演进,主要是以宪政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