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可能的缺陷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二)民主可能的缺陷

1、轻视个人权利,容易造成“温和专制”

民主制度以“公意”为重,以“公意”为先,这当然限制了“私欲”的膨胀。但是,对公共事务的过分热衷以及公共事务的无限扩展,又容易使个性淹没在一种“整体化的社会”之中。在民主制度下,公共事务几乎成了公民生活的活动轴心,所以,参与公共事务构成了社会成员不是全部的,至少也是第一位的活动,这就无形中使公共事务以及多数人在公共事务上的意见成为每个个体的生活准则和塑造个人人格形象的标准;每个个体从属于整体的权威,在这个强大的整体面前,个人的独立意志显得微不足道,甚至会失去存在的根据。在这种背景下,人们不断自觉或不自觉地克服“私欲”,抑制自我创造的冲动以求使自己溶于社会整体之中。所有这一切,都极有可能造就一种个人意志脆弱、缺乏社会批判精神和独立判断的民众。民主制度对公民个性的“抑制”,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专制,即“社会的专制”。如果说以往的“政治专制”是一种明显感觉到的、强硬的和被迫接受的专制的话,那么,民主的专制就是一种隐性的、被人们自愿接收的“温和的专制”。这种专制由于比以往的政治专制更具合法性,因而使人们更难以逃避。

2、趋附时尚,可能降低政策水平

有人指出,“如果一个社会把民主的观念与民主的价值当作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力量,这个社会便易被大众文化所主宰,那是一种肤浅的、趋附时尚的社会”。这一观点道出了民主制度可能具有的另一个不足——平庸化。

从本质上讲,民主制度不以武力和金钱而以多数人的意志为政治活动的基础,这是它的根本优势。但是,另一方面,最大多数人的意志并不一定与最大的理性成正比。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决定需要专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专家、权威人士的意见可能比公民的决定更接近正确。可是,民主制度下的公民往往容易形成一种趋附时尚的心理,个别人物的真知灼见极易被社会制造的所谓“公众舆论”所遮蔽和扼息。民主制度不愿意冒“精英”独裁的风险,就不得不以降低政策水平为代价:把政治决策的权威性建立在民众的现有认知水准上,就难免使政策流于平庸、肤浅,缺乏远见和谨慎。这是民主制度无可奈何的抉择。

3、争执不已,可能造成效率损耗

对于一种决策来说,参与的人数越多,产生分歧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决策的效率就可能越低。民主制度并不以效率原则为首要原则。


标签: 政治学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全球化的内涵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全球化的内涵

(一)全球化的内涵所谓全球化,它是指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球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的特征:1.全球化是自近...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社会监督的机制和途径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社会监督的机制和途径

(二)社会监督的机制和途径  1、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首先,应该明确权利与权力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畴,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一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消极监督和制约。具体说来,公民权利属于社会领...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政治合法性的含义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政治合法性的含义

(一)政治合法性的含义   政治合法性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德国著名政治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这一概念。   所谓政治合法性指的是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当代时期:被视为“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当代时期:被视为“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

(四)当代时期:被视为“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1)研究主题:政府和公共权力的作用问题。政治学术界和思想界围绕政府和公共权力的作用问题,出现了两种倾向: 第一,对政府和公共权力给以积极肯定的人,期待能够...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国家结构形式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国家结构形式

(三)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在政治学中,区分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主要根...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权利及权利观念的变迁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权利及权利观念的变迁

(一)权利及权利观念的变迁所谓权利是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在常见的讨论中,权利一般被分为法律权利和道德权利。权利观念起源于17和18世纪,最早来自自然权利或天赋权利的思想...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划分“公权”与“私权”界限的意义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划分“公权”与“私权”界限的意义

(二)划分“公权”与“私权”界限的意义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从而确定“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和界限,是政治学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来自于自由主义,其最大的功劳当属于英国政治思想...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化的三次浪潮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化的三次浪潮

(二)民主化的三次浪潮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美国大约在1928年开始了第一波的民主化,在以后的数十年中,其他国家也逐渐扩展了选举范围,确立了总理(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瑞士、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