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可能的缺陷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二)民主可能的缺陷

1、轻视个人权利,容易造成“温和专制”

民主制度以“公意”为重,以“公意”为先,这当然限制了“私欲”的膨胀。但是,对公共事务的过分热衷以及公共事务的无限扩展,又容易使个性淹没在一种“整体化的社会”之中。在民主制度下,公共事务几乎成了公民生活的活动轴心,所以,参与公共事务构成了社会成员不是全部的,至少也是第一位的活动,这就无形中使公共事务以及多数人在公共事务上的意见成为每个个体的生活准则和塑造个人人格形象的标准;每个个体从属于整体的权威,在这个强大的整体面前,个人的独立意志显得微不足道,甚至会失去存在的根据。在这种背景下,人们不断自觉或不自觉地克服“私欲”,抑制自我创造的冲动以求使自己溶于社会整体之中。所有这一切,都极有可能造就一种个人意志脆弱、缺乏社会批判精神和独立判断的民众。民主制度对公民个性的“抑制”,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专制,即“社会的专制”。如果说以往的“政治专制”是一种明显感觉到的、强硬的和被迫接受的专制的话,那么,民主的专制就是一种隐性的、被人们自愿接收的“温和的专制”。这种专制由于比以往的政治专制更具合法性,因而使人们更难以逃避。

2、趋附时尚,可能降低政策水平

有人指出,“如果一个社会把民主的观念与民主的价值当作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力量,这个社会便易被大众文化所主宰,那是一种肤浅的、趋附时尚的社会”。这一观点道出了民主制度可能具有的另一个不足——平庸化。

从本质上讲,民主制度不以武力和金钱而以多数人的意志为政治活动的基础,这是它的根本优势。但是,另一方面,最大多数人的意志并不一定与最大的理性成正比。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决定需要专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专家、权威人士的意见可能比公民的决定更接近正确。可是,民主制度下的公民往往容易形成一种趋附时尚的心理,个别人物的真知灼见极易被社会制造的所谓“公众舆论”所遮蔽和扼息。民主制度不愿意冒“精英”独裁的风险,就不得不以降低政策水平为代价:把政治决策的权威性建立在民众的现有认知水准上,就难免使政策流于平庸、肤浅,缺乏远见和谨慎。这是民主制度无可奈何的抉择。

3、争执不已,可能造成效率损耗

对于一种决策来说,参与的人数越多,产生分歧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决策的效率就可能越低。民主制度并不以效率原则为首要原则。


标签: 政治学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界限的界定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界限的界定

(三)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界限的界定划分“公域”与“私域”的界限,界定“公权”与“私权”的关系,究其本源,就是对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的界定。需求产生利益。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

(三)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1、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因而也必然是一个冲突频度大为增加的社会。如果一种利益坚持不肯妥协,必须与对方达到你死我活...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国家结构形式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国家结构形式

(三)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在政治学中,区分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主要根...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

(四)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政党制度,就是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政党之间相互关系、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则或规定。各国的政党制度完全...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

(三)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君权神授论”,认为上帝是权力的来源。这样的理论为中世纪教会统治和皇家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近代资产阶级大革命前夕,“社会契约论”被用来...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政治参与的含义和特征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政治参与的含义和特征

(一)政治参与的含义和特征1、政治参与的含义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2、政治参与的特征(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权利及权利观念的变迁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权利及权利观念的变迁

(一)权利及权利观念的变迁所谓权利是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在常见的讨论中,权利一般被分为法律权利和道德权利。权利观念起源于17和18世纪,最早来自自然权利或天赋权利的思想...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中世纪时代: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中世纪时代: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

(二)中世纪时代: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1)研究主题:关于政治世界的神学性解释。(2)理论内容:中世纪的主导力量来自罗马教会。期间,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讨论只能被置于神学架构之下。中世纪人们对政治问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