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四章 公共政策环境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第四章  公共政策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系统论角度看,( A   )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A.公共政策           B.公共政策主体    

C.公共政策客体       D.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2.(   B )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A.公共政策主体           B.公共政策环境   

C.公共政策客体           D.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3.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  C   )

A.系统性             B.互动性   

C.全球性             D.复杂性和多样性

4.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B     )

A.国际政策环境          B.国内政策环境   

C.经济社会环境          D.政治法律环境

5.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  A    )

A.自然地理环境          B.经济社会环境   

C.政治法律环境          D.文化环境

6.文化环境不包括以下( D )

 A.传统习俗文化           B.政治文化   

C.教育文化水平            D.心理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环境主要包括(AB    )

A.国内政策环境          B.国际政策环境   

C.客观环境              D.主观环境

2.国内政策环境包括(   ABCD   )

A.自然地理环境             B.经济社会环境   

C.政治法律环境             D.文化环境

3.国际政策环境包括(   ABC )

A.全球化             B.信息化  

C.知识化             D.动荡化

4.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是指( ABCD    )

A.相互联系           B.相互依存   

C.相互影响           D.相互作用

5.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包括( ABCDE     )

A.系统性             B.互动性   

C.联动性与定向性     D.复杂性和多样性

E.稳定性与突发性

三、判断题

1、按照地域原则划分,一个国家的政策环境可简单划分为国内政策环境和国内政治法律环境。(    )

答案:×

2、政策环境是政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和制约着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导地位。(    )

答案:√

3、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

答案:√

4、公共政策一旦形成和实施,依然不会对环境产生反作用,从而导致环境的改善和重塑。(     )

答案:×

5、政策环境直接决定一国政府公共管理的生态性、适应性和适度化。(    )

答案:√

6、政治文化是指一个社区成员对政治的认知、情感和评价,可具体表现为其对政治的态度、信仰、价值观和政治参与的技能等。(     )

答案:√

7、我国政治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集权型的政治文化。(      )

答案:√

8、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近年来电子政务的发展。(    )

答案:×

三、名词解释

  1.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2.国内政策环境:国内政策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包括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历史、行政区划、国土与资源、人口与社会、国民经济、人口状况、军事国防、科教文体等,我们把这些总成为基本国情。

3.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对政策系统的生存、发展和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风俗习惯、历史传统、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等。4.知识化:是指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被人们吸收、创新,转化利用,从而提高个人素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知识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则又成为知识化的重要载体。

5.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权力构成及运行的组织制度,即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以使政权得以运作的规则体系,它具有权威性、阶级性、党派性的特征。

四、简答题

  1.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主要特征。

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的主要特征主要有四个:

(1) 生产力发展很快,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完善;

(2) 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转向集约;

(3) 不均衡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仍然较为突出;

(4) 新型社会阶层不断出现,社会各阶层、集团的利益分化加剧。

  2.政治法律环境的内容。

具体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既有的规范性法律政策体系,如宪法、基本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国家政策等。这些因素规定并保障了公共政策系统中权力和资源的分配,保证了公共政策系统运行的协调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影响新政策的原则方向。

第二,涉及实际政治权力分配的国家政权制度,如整体制度、国家结构形式、议会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舆论控制制度、决策制度等。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策主体的构成、民众参与决策的机会及深度,也会影响政府决策内容的偏好。

第三,国内政治形势及特定时期的政治人物。任何国家及政府在特定的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奋斗目标。

 

  3.国际政策环境的主要趋势和特点。

国际政策环境的主要趋势和特点有三个,即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

1)全球化。全球化通常是指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和各国制度的差异界限趋于模糊,甚至消失。它是以市场化信息化为基础不以任何国家、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进程。

2)信息化。信息化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的格局。信息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近年来电子政务的发展。

3)知识化,是指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被人们吸收、创新,转化利用,从而提高个人素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知识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则又成为知识化的重要载体。

  4.如何理解全球化。

首先,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其次,全球化是与信息化和知识化相伴相成的过程。

再次,全球化是国际主体参与全球事务的过程。

最后,全球化是文化相互冲击、融合的过程。

五、论述题

  1.试论述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互动关系。

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政策环境是政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和制约着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公共政策环境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必然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反之,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反作用,它在适应政策环境的前提下,又可以能动地利用和改造政策环境。

(一)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主体首先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环境、把握环境,并了解各种优势和弊端,预测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和政策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尊重和适应政策环境。可以说,政策环境对于政策的基础性影响是全方位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一般来说,政策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政策制定的前提,政策环境的性质决定了政策的性质,而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1)自然地理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与公共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影响公共政策的内容与方向,为公共政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可能的选择空间。在一定层面上,我们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是公共政策的前提条件。(2)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是立体式的,贯穿于公共决策的始终。经济社会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础,同时又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经济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同时也为公共决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公共政策主体总是依据本国、本地区的经济状况、利益矛盾、资源分配等因素来制定和推行适当的公共政策。因此,政府要想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方案,并使其取得预期效果,首要的和根本的一条就是从本国或本地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可以说,经济社会环境是一国或地区的公共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

3)政治法律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在政治法律环境中,对公共政策直接影响最的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规定了公共政策主体的政治地位及决策的运行程序,规定着社会种利益要求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的政治制度对公共决策权力作不同分配,规定着不同的实际决策机构采用着不同的决策程序

政治法律环境同时影响了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公共决策本身的合法性,二是公共政策所处的政治法律环境的法制化状况。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了,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4)文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文化环境贯穿于公共政策全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决定着公共政策执行的认同感和执行效力,构成政策评价所依据的重要标准。文化环境,特别是政治文化环境,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为公共政策的执行提供了必要的精神动力,也是政策评估的重要依据。

5)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一般来说,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开辟了全新的公共政策领域,国际政策环境导致了公共政策主体的国际化,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既充满机遇,又潜伏危机的国际环境中,各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时,一方面要强国际合作的政策途径,通过双边、多边合作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国际规则,依靠实力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实现合作与双赢。

(二)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

政策环境在决定和制约公共政策的同时,也受到公共政策对其产生的能动反作用。公共政策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实质上来讲,该系统就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全过程,它通过不断调整来实现与环境的功能耦合,同时通过自身的特性来影响环境的优化提升。制定公共政策,就是为了正确认识和合理发挥这种能动作用,充分利用政策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抑制不利因素,以适度改造环境,达成既定目标。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通过一系列公共政策,转变职能,界定产权,通过对经济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和再分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释放了企业生产力,重塑了经济社会环境,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当然,公共政策对于政策环境的反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就能达到改善政策环境的目的,使政策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按照公共政策的目标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就会使政策环境不断恶化,成为政策环境健康发展的羁绊,产生消极影响。所以,不能过分地、随意地强调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潮流,依靠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决策;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考虑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控制冲突与混乱,促进有序、和谐发展。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3.2 公共政策终止的影响因素

《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3.2 公共政策终止的影响因素

3.2 公共政策终止的影响因素一般而言,公共政策终止往往发生在两种情形下:一是经过政策评估,决策者认为政策目标已经实现,政策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政策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应该予以终止;二是通过评价,决策者...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3 形成时期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3 形成时期

西方公共政策学进入正式形成阶段的标志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教授叶海卡•德洛尔(Yehezhe Dror)在1968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期间,写出被称为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 公共政策客体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 公共政策客体

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围绕着社会问题展开的,只有首...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2.1 公共政策的特征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2.1 公共政策的特征

2.1 公共政策的特征作为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的政策,是要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政府的目标。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里,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各异。在阶级社会里,它具有如下明显的共同特征:1 阶...

 《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2.4 政策评估的八种模式

《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2.4 政策评估的八种模式

2.4 政策评估的八种模式在西方政策评估实践中,有各种各样的模式。如何对这些模式进行分类,这是政策评估学者一直研究的问题。韦唐博士从政府干预的实质结果入手,按“组织者”的不同将评估模式分为三大类:效果...

《公共政策概论》第五章 1.2 政策工具的作用

《公共政策概论》第五章 1.2 政策工具的作用

1.2 政策工具的作用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政策方案只有通过适当的政策工具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从而达到政策设计的理想状态。它是连接目标和结果的桥梁,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径和机制。1&...

《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 2.2 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途径、影响因素和障碍

《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 2.2 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途径、影响因素和障碍

2.2 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途径、影响因素和障碍- 触发机制- 途径- 影响因素- 障碍政府所面临的社会问题非常多,有些社会问题能够顺利进入政策议程,而另一些则难以进入,甚至完全被排除在政...

 《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 1.2 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论证与诊断误差

《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 1.2 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论证与诊断误差

1.2 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论证与诊断误差构建的步骤论证诊断误差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政策问题构建通常由问题感知(problem sensing)、问题搜索(problem search)、问题界定(pr...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