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一、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

少年期是指从12、13岁到15、16岁之间的人生阶段,对应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初中阶段。这一时期人的身心发展迅猛,年龄特征更加明显,开始走向成熟。而且这一时期的学生虽不成熟,但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试图摆脱童年期时成人的照顾,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有心理学家称这一时期为“心理断乳期”,既想摆脱成人保护,但又不得不依靠成人的帮助。正是由于这个矛盾,这一时期又称为“危险期”。

从生理上看,初中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进入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他们的身体发育异常显著,脑的成熟在少年期接近完成。性意识开始萌芽,身体发育出现了第二性征。

初中生认知、情感、意志、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逻辑、抽象思维和学习迁移能力得到提高,他们逐渐具有了全面地、客观地、独立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男女学生在学习上逐渐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差别,个体倾向性也开始显现出来。

处于少年期的初中生在心理上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独立性和判断能力增强。在情感方面,初中生精力充沛,富有朝气,充满热情,情感变得丰富,但同时又很不稳定,易受外部刺激的影响。在意志方面,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所增强,正常情况下,他们能够把自己的行为和想要达成的目标结合起来,但是这种控制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二、少年期学生的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

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要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必须要遵循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顺序、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不仅从整体上看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而且,身心发展的个...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4.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4.教育目的的功能★

4.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层次的多样性,使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一、定向功能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它支配和指导着整个教育过程,对统一教育思想,指明办学方向,统一教育活动...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6.教育科学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6.教育科学

6. 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门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主要由五大类构成。...

《教育学》第6章 课程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6章 课程 学前听我说

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大家进入第六章《课程》这章内容的学习,课程这个词想必我们大家都不陌生。课程指的到底是什么呢?它的实质和精髓在哪里?想真正认识课程,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章内容的学习吧!学习目标通过本...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学前听我说

亲爱的同学,您好!我们都知道,教育是推动人类进步,最重要的事业!要把教育办好,要激发和培养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要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和谐校园,要把学校教育办出高质量、高水准,这些都有...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2.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2.教育的个体功能

2.教育的个体功能(1)个体发展功能所谓个体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主要源于教育具有促进个体身心发展、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功能。(2)个体...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3节 学习管理的原则 2.学校管理的具体原则 ★★★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3节 学习管理的原则 2.学校管理的具体原则 ★★★

2.学校管理的具体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学校管理的导向性原则,指学校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和“三个面向”的教...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学生认识的来源有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两个方面,所谓间接经验,即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