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一、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

少年期是指从12、13岁到15、16岁之间的人生阶段,对应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初中阶段。这一时期人的身心发展迅猛,年龄特征更加明显,开始走向成熟。而且这一时期的学生虽不成熟,但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试图摆脱童年期时成人的照顾,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有心理学家称这一时期为“心理断乳期”,既想摆脱成人保护,但又不得不依靠成人的帮助。正是由于这个矛盾,这一时期又称为“危险期”。

从生理上看,初中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进入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他们的身体发育异常显著,脑的成熟在少年期接近完成。性意识开始萌芽,身体发育出现了第二性征。

初中生认知、情感、意志、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逻辑、抽象思维和学习迁移能力得到提高,他们逐渐具有了全面地、客观地、独立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男女学生在学习上逐渐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差别,个体倾向性也开始显现出来。

处于少年期的初中生在心理上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独立性和判断能力增强。在情感方面,初中生精力充沛,富有朝气,充满热情,情感变得丰富,但同时又很不稳定,易受外部刺激的影响。在意志方面,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所增强,正常情况下,他们能够把自己的行为和想要达成的目标结合起来,但是这种控制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二、少年期学生的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6.教育科学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6.教育科学

6. 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门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主要由五大类构成。...

《教育学》第6章 第2节 课程规范 3.教材

《教育学》第6章 第2节 课程规范 3.教材

3.教材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最主要的裁体,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包括了教师教学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教科书是最有代表性的教材,是学生获取系统知...

《教育学》第5章 教育制度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5章 教育制度 学前听我说

请各位同学先来听一下音频内容,然后结合实际和“教育学”课程的相关章节思考一下,尼克松为什么这样说?你认为他这样说有道理吗?你的理由又是什么呢?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认知目标1.理解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7.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7.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7. 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基本思想或逻辑架构,即构成一门学科知识的逻辑主线。揭示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透过构成教育学的诸多理论和概念,抓住统整这些理论和概念的实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3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3.学生的非智力差异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3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3.学生的非智力差异与教育

3.学生的非智力差异与教育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指动机、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呈复杂状态,通常表现为方向、性质、强度等方面的差别。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重要...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1.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概念在西方,各国教育家对“教育”一词有不同的解说。如:苏格拉底认为:教育是使人得到改进。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就是形成人的理性,从而使人的天性、习惯和理性协调统一。捷克教育...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评价5.考试评价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评价5.考试评价

5.考试评价新课程改革中考试评价的改革重点是:(1)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