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3.2 激励模式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3.2 激励模式

激励机制

激励的目的是调动积极性。所谓积极性是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意愿及行为的准备状态。积极性有其自身形成和变化的规律,激励就是按照积极性的运动规律,对人们施加一定的影响,促使其积极性的形成,并按预定的方向发展。人的积极性产生于自身的需要,受主观认识的调节和客观环境的制约,受行为效果反馈作用的影响。

激励机制指的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或激励手段与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的总合,是激励活动的各项要素在运行过程中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及其与激励效果之间内在联系的综合机能。

综合激励模式

美国的罗伯特•豪斯(Robert House)和迪尔(Dell)教授于1981年在大连国际科技管理培训中心讲课时,提出了以数学公式表述的综合激励模式:

_ddzx_N601_jingguan_zzxwx_images_gs.png

豪斯—迪尔的公式强调了任务本身效价的内激励作用;突出了完成工作任务内在的期望值与效价;兼顾了因任务完成而获取外在奖酬所引起的激励,对分析激发工作动机的复杂性和提高激励水平,具有参考价值,对管理者也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即要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必须从内、外激励两个方面人手。

(1)提高内在激励

(2)提高外在激励

标签: 组织行为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练习案例--利民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练习案例--利民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

利民公司于1991年开创时只是一家小面包房,开设一间商店。到2000年因经营得法,又开设了另外八间商店,拥有十辆卡车,可将产品送往全市和近郊各工厂,公司职工达120人。公司老板唐济简直是随心所欲地经营...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本章小结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本章小结激励理论对研究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力和提高人的工作绩效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章主要讨论了激励的含义、激励机制、激励的作用、激励的模式、激励理论的发展、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以及激励的有效...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3.4 如何提高激励水平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3.4 如何提高激励水平

3.4 如何提高激励水平激励是组织管理的核心。激励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能动性来实现组织目标。发挥员工的能动性的内在机制源于员工的各种需求与现实条件之间的矛盾及其持续的发展变化。激励积极...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本章主要概念:组织设计、组织结构、工作设计、压力、组织文化、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部门化、组织结构合理化、组织权责体系组织设计组织设计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经营目的而实际探索应该如何设计组织结构。即一种由管...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6.3 工作压力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6.3 工作压力

6.3 工作压力所谓压力,是指人在对付那些自己认为很难对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上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它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内部状态,是焦虑、强烈的情绪和生理上的唤醒,以及挫折等各种情感...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激励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激励

本章主要概念:激励的含义、激励机制、自我实现、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期望值、效价、挫折、强化激励的含义激励指的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受到高度...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7.2 组织变革与对策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7.2 组织变革与对策

7.2 组织变革与对策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组织变革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最初仅是在一般意义上对组织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进行变革和修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组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已发展到对全部组织进行有计...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2 群体互动(从众、压力、内聚力与冲突)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2 群体互动(从众、压力、内聚力与冲突)

4.2 群体互动(从众、压力、内聚力与冲突)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抑制作用群体问题的研究最早是从研究人对人的影响开始的。早期研究发现,一个人单独工作同有别人在场观察或与别人一起工作时相比,工作的效率很不相...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