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政治参与的含义和特征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一)政治参与的含义和特征

1、政治参与的含义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2、政治参与的特征

(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在这个问题上,有人认为是所有社会成员,有人认为是全体公民,还有人将政治参与者与政治职业者区分开来。我们将其界定为普通公民的活动,不包括政府官员以及职业政治活动家的活动,是为了将政治参与同其他政治行为区别开来。如果主体是所有参加政治的社会成员,那么政治参与行为就会泛化为一般政治行为。需要指出的是,公民,只有公民,才能成为政治参与的主体。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时代,臣民是不可能有政治参与行为的。尽管在当时也确有不少重民思想,但那只不过是君主专制主义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而已,其目的还是立君、养君、为君,民仅是被君主重视的对象,臣民的地位是无法改变的。在臣民的概念中,只有义务本位的含义,不可能包括公民权利的内容,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政治参与。而“公民与臣民不一样,在政治输入过程中他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这个过程是作出政治决策的过程”。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公民政治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民主政治时代是主权在民的时代,此时的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不仅有服从的义务,而且有参与的权利,履行权利与义务是公民的本质特征。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普选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民主政治之所以叫做民主政治,也是与公民在这方面的作用分不开的。正如布莱克所言:“现代政府在下述意义上可以说是典型的民主的:所有的公民均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政治领导人和决策的选择;个人的选择权由有效的公民自由得以保障。”由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政治参与在作为一种权利过程的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过程。它首先是建立在对民主价值承诺的基础之上的,其次也是由于对国家、民族或某种政治团体的忠诚所采取的行动。这也就是说,普通公民应该积极地参与政府事务,知道政府决策是如何制定的,并表明自己的观点,将自己的要求转化为支持,参加政治体系的输入过程。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也是存在分歧的,但是,如果将政治参与的外延扩至非法的暴力活动,政治参与和政治斗争两种行为就很难区别开来。一般说来,专制制度下的人民只能通过政治斗争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而在民主制度下,公民政治权利通常都是通过政治参与实现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诉诸斗争。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人们在这方面也有争议:有人认为是一切涉及公益分配的问题,有人认为是涉及政府的所有问题,有人则认为只涉及政府决策问题。从马克思主义观点上说,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应该是国家公共政治生活。马克思当年将巴黎公社制度称为社会共和国,就包含着这方面的意义。列宁在谈论政治问题时也强调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另外,我们这样界定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也符合中国的国情。在中国的实际政治生活当中,不仅政府在起很大作用,政党和人民团体等也都有很多实际的政治功能。公民参加政治生活,毫无疑问应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

标签: 政治学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市民社会的含义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市民社会的含义

(一)市民社会的含义从广义而言,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这些组织和团体包括政党组织、家庭组织、宗教...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政治稳定与政治制度化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政治稳定与政治制度化

(二)政治稳定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秩序逐步建立制度,依据制度运作的过程。它体现了是政治生活的规范、稳定和有序,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政治稳定与政治制度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一般说来,政治制...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治理”的含义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治理”的含义

(一)“治理”的含义从政治秩序的角度出发,治理指的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这一概念具有如下几个要素:1、治理的目的是维护一种政治秩序。政治秩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二)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1、自由权各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既涉及政治方面,也涉及非政治方面。一般来说,公民自由权主要包括:(1)人身自由。公民不受随意性逮捕、拘留和其他非法人身侵犯...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治社团的作用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治社团的作用

(三)政治社团的作用1、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为表示性功能。政治社团可以为其成员提供种种象征性或表示性的权益。如作为一个中国共青团团员的人具有一种组织身份,据此他就可以获得与此身份有关的权利,如通...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选举的一般程序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选举的一般程序

(三)选举的一般程序  1、划分选区选区是指选民开展选举活动的区域单位。通常是把全国划分为若干选区,以便进行选举活动。划分选区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行政区原则,即按行政区来划分选区。如美国就是以州或以...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应有的限度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应有的限度

(三)民主应有的限度民主的限度,就是指民主作为一种制度所适用的有限范围,这一范围可以从民主作为“公共生活”、作为“国家形式”和作为“多数统治”三个角度来加以限定。1、民主须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政治秩序的含义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政治秩序的含义

(一)政治秩序的含义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在这一概念中,包含几个关键的要素:第一,政治秩序是一种政治生活的状态,它是用来描述政治生活的有序性、稳定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