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市民社会的意义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二)市民社会的意义

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

现代民主是一种“多元民主”,这种多元的民主以社会权力的多中心和组织的多元化为特征。而一个多元的市民社会按照不同的职业、利益要求、生活志趣、宗教信仰、性别和年龄、生活地域等特点将社会成员纳入不同的职业团体、利益集团、娱乐组织、宗教团体、同性或同辈集团、社区组织等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之中,并使这些组织纵横交错,形成一种广泛而密集的社会网络,处于这个网络之上的每一个社会组织由于具有利益聚集和表达的功能,正好成为民主政治多中心、多层级的社会载体。

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

专制极权政治构建于“一袋马铃薯”(马克思语)式的社会基础之上,在这种社会中,社会成员往往作为个体而不是作为一个组织化的社会来直面国家权威。在强大的国家权威面前,孤立的个体总是显得卑微、渺小和无力抗争,这一方面使国家权威可以无所顾忌和不受约制地无限膨胀,从而逾越它应有的界限,侵夺人们的个人自由;另一方面,当人们对国家权威的扩张忍耐到最大限度时,便很容易借助某一突发性事件“振臂一呼”而采取革命化的举动。市民社会作为介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中间结构,在二者之间隔开了一条广阔的缓冲地带。一方面,它把人们组织在各种纵横交错的社会结构中,使社会成员摆脱了“孤立无援”的境地,避免了作为个体来直面国家权威的压力,从而为抵抗强权政治、保护个人自由筑起了一道屏障;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制度化的途径,它在将社会成员对国家权力的诉求合理化的同时,为不同社会集团利益的凝聚和表达疏通了渠道,避免了将任何冲突都归宗于政治冲突的可能性,从而约简了社会矛盾,缓和了国家层面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

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认为,没有自治组织的存在,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层面上的民主。自发而自立的社会组织和团体是产生和传播新思想新知识、孕育新的价值观念、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规则的基本途径;它不仅可以通过不同的社会化方式将社会成员规制于民主的价值和信念之下,而且还可以培养和训练能够承担正式的民主政治之角色的新的政治领袖。所以,由自发而自立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的市民社会,适合于成为首先是“小范围的民主”而后为“大范围的民主”的实施基地。

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

民主的健康发展总是在不同的社会力量和利益阶层之间不断协调和妥协的过程中展开的。任何一种占绝对优势的社会力量和利益集团都有可能将民主引入一条无所限制的发展歧途。多元的市民社会作为多重社会利益和社会力量的组织形式,通过自动而有组织的分化与整合,可以为民主的健康发展提供自动平衡的砝码。近几十年民主发展的历史表明,尽管不是任何一种市民社会的组织和团体都是以民主为价值取向的(有的可能还正好相反),但是,社会多元化对于民主的渐进而平稳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标签: 政治学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在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社团作用方式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在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社团作用方式

1、通过各自的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商讨和决定国家大事。2、参加中央及地方党组织、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政策、决议的研究和制定。3、参加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与青年、妇女、工人等利益相关的专门机构...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

(三)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君权神授论”,认为上帝是权力的来源。这样的理论为中世纪教会统治和皇家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近代资产阶级大革命前夕,“社会契约论”被用来...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现代化过程中不稳定的原因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现代化过程中不稳定的原因

(一)现代化过程中不稳定的原因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一般地,政治稳定表现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策的稳定,政治权力...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政府的涵义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政府的涵义

(二)政府的涵义1、对于政府的不同理解从本质上说,政府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和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通过政府的作用使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借助政府机构执行和贯彻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从外延的角度...

《政治学原理》2019秋期末综合练习与答案(3)

《政治学原理》2019秋期末综合练习与答案(3)

政治学原理2019秋期末综合练习与答案(3)一、论述题1、试评述历史上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2、试述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特点。3、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4、试述政治权力的特性。5、试...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

(四)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1、建立政治共识。政治共识的统一是政治合法性的根本所在,它是人们在政治合作中对于合作方式以及合作剩余分割的基本观念,也是人们对于政治正义的认识。在政治共识这一问题上,古代社会...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政治文化是通过学习和传播而延续的,政治文化的学习和传播过程被政治学称之为政治社会化过程。对于个人来说,政治社会化是其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认识政治现象、形成政治价值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善治”的精神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善治”的精神

(二)“善治”的精神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学者们对善治并没有一致认可的理论主张与实践模式,每个学者的概括又不尽一致。但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契约观念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