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四)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

1、暴力方式(武力)

暴力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直接以暴力手段实施政治权力。暴力方式一般见诸于根本对立的政治权力关系之中,如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不过,当非根本对立的政治力量之间矛盾激化而呈现对抗状态时,暴力方式也可能出现。暴力方式包括暴力镇压、武装起义、军事政变、政治暗杀等。战争是暴力方式的一种大规模极端形式。

2、压力方式(操纵)

压力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客体形成一定的强制形势,由此使权力客体意识到政治权力作用的后果而不得不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做出行为选择,从而达到自己的既定目的。严格地说,这是政治权力的势能作用,因此,它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压力方式常常存在于对抗性的利益之间。人们施行压力的具体方式如政治警告、政治恐怖、政治戒严、政治威胁、政治舆论、院外活动等。

3、命令方式(权威)

命令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借助于某种传播媒介,以指示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志,要求政治权力客体照此行事。命令方式通常发生于根本利益一致的权力关系中,尤其是同一政治权力主体内上下层次之间的权力关系中。命令方式的基础是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和受支配,否则命令方式将无法进行。

4、规范方式(契约)

规范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制定或借助于某种社会规范来贯彻自己的意志,规约政治权力客体的行为。规范方式一般以某种强制力、甚至暴力作为自己的后盾。规范方式的特点在于政治权力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关于实际行为的事先约定,双方行为都以此为据进行,因而规范方式不仅对政治权力客体有规约作用,而且对政治权力主体也有规约作用。规范方式主要有法律规范、制度规范、纪律规范等。道德规范是一种非权力规范,一般不作为政治权力的规范依据。

5、说服方式(灌服)

说服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以特定的理论、方案实现与政治权力客体思想的和心理的沟通,进而贯彻自己的意图。说服方式通常运用于具有共同利益的权力关系之中,比如人民内部领导与群众的关系。说服方式具有特定的劝导性和技巧性,其运用成功与否往往与政治权力主体所凭借的理论的力量、方案的可行性及技巧的有效性有很大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谈判也是一种特定的说服方式。

6、奖酬方式(激励)

奖酬方式即政治权力主体运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对政治权力客体施行奖酬,以鼓励或激励其按照预定的目标行动。奖酬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显然,这种方式主要存在于非对抗的权力关系之中。奖酬方式以鼓励或激励为其特征,因而是一种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具体的奖酬方式如表扬、记功、付以酬金或职位等等。

7、处罚方式(遏制)

处罚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依据某种规范或要求对政治权力客体的逾矩行为进行程度不同的惩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规范方式的一种补充方式。处罚方式以惩罚为特征,因而是一种消极方式。不过,对于政治权力客体的后来行为和其他政治权力客体来说,它有一种毖后性,因而也不失其积极意义。与奖酬方式不同的是,处罚方式不仅可以是物质和精神的,在特定情况下,社会公共权力还可以以剥夺权利的方式进行。


标签: 政治学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政治学原理》第一章 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政治学原理》第一章 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政治具有特定的社会作用和地位,这种作用和地位是通过与其它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因此,只有把握政治与其它社会现象的联系和作用中,才能把握政治的社会地位。1、政治...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善治”的精神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善治”的精神

(二)“善治”的精神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学者们对善治并没有一致认可的理论主张与实践模式,每个学者的概括又不尽一致。但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契约观念和...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二)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1、自由权各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既涉及政治方面,也涉及非政治方面。一般来说,公民自由权主要包括:(1)人身自由。公民不受随意性逮捕、拘留和其他非法人身侵犯...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二)政治合法性的基础1、政治正义观。人们的正义观念有多个层次和多个方面,其中最根本的内容是就是政治正义观。政治正义观的主题是政治秩序的基本框架,也就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由社会合作...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

(三)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1、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因而也必然是一个冲突频度大为增加的社会。如果一种利益坚持不肯妥协,必须与对方达到你死我活...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

(四)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政党制度,就是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政党之间相互关系、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则或规定。各国的政党制度完全...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国家结构形式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国家结构形式

(三)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在政治学中,区分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主要根...

《政治学原理》网络核心课程形成性考核

《政治学原理》网络核心课程形成性考核

政治学原理网络核心课程形成性考核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    级:国家开放大学  编制使 用 说 明这门课程的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