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文化的构成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二、政治文化的构成

(一)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

作为人们主观精神现象的政治取向模式,政治文化的构成相当复杂。从宏观结构层面分析,政治文化主要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面的内容构成。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等;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信仰和政治价值观念、政治理论和政治主张等。

1、政治心理

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和信念等等。从政治心理的形成过程而言,它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心理投射,是社会成员对现实政治关系、制度和行为等政治现象的心理反应。就政治心理的表现形式而言,它是一种直观的、自发的心理反应和感性认识,通常表现为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和政治态度。

(1)政治认知。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政治活动及其规律等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政治认知过程就是认知者、认知客体以及认知情境等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人们的政治认知所能达到的程度与认知主体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以及他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密切相关。政治认知过程常常包括政治知觉、政治印象和政治认知判断三个阶段:政治知觉是政治主体对政治认知客体形成的整体概念;政治印象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知觉的基础上对认知客体形成的较为固定的记忆;而政治认知判断则是政治主体在前两个过程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从而形成对认知对象的综合分析。政治认知过程要求认知主体获得相应的政治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政治认同意识,所以,它是整个认知心理过程的基础,对政治心理的发展和政治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政治情感。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形成的自发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政治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事件、人物、活动等的好恶、亲疏等心理反应。政治情感包括较低层次的政治情绪和较高层次的政治感情,前者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根据切身的政治实践而产生的暂时的主观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可能是积极的、肯定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否定的。如果说政治情绪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缺乏稳定性和可控性。那么政治感情则是一种相对持续、稳定的精神活动。政治情感是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政治心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构成政治生活的情感纽带,也是政治动机形成的内在动力和基础。

(3)政治动机。政治动机即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政治目标的内在动力。政治主体的政治动机取决于主体的政治目标以及主体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对自身政治能力所做出的估价。

(4)政治态度。政治态度是在以上三个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政治主体政治态度的肯定还是否定、积极还是消极,会直接反映在主体最终的行为选择上。

2、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在对政治生活系统化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观点、政治理论和政治学说。政治思想是人类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思辨的结果,它依赖于人们丰富而深刻的政治经验和体验、广博的社会政治知识和严密的政治思维逻辑。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思想主要包括政治信仰、政治理想、政治理论等要素。

(1)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政治信仰能够赋予政治行为以特定的意义,构成了一定社会人们最重要的政治取向,是决定政治文化性质的关键因素。社会成员政治信仰的改变必然带来政治文化本身性质的改变。共同的政治信仰也是政治系统赖以凝聚人心、整合分歧的重要纽带。

(2)政治理想。政治理想是人们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未来目标指向的设定。它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活动中重要的精神依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政治动机和政治行为。

(3)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人们有关政治生活的系统性认识以及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原理体系,它是政治思想最为直观和系统的表述。

(二)体系文化、过程文化和政策文化

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公共政策三个方面。基于这种分析,政治学家也试图解剖政治文化的内部结构,将一种总体的政治文化划分为体系文化、过程文化和政策文化三个部分。

1、体系文化

体系文化主要反应了国民对于政治体系、政治制度和宪法性安排的态度和看法。如果大多数国民认同政治体系和政治安排,那么,该政治体系就具有合法性,政治统治和政府制度就能够得到维持。相反政治体系面临认同危机,政治共同体可能走向分裂。过去和今天那些陷入内战或存在分裂势力的国家,都面临着国家认同危机,说明在体系文化方面存在着极端化倾向。

2、过程文化

过程文化是人们对政治过程的一整套看法,它反应了公民对于政治参与的基本态度。公民是否认同政治体系,在现实政治生活中都会有所表现。他可能会采取支持的行动,也可能采取反对行为,或者什么也不做。公民对实际政治生活抱有积极态度还是消极态度,取决于他对自己在政治过程中影响力的认识和看法。通过对过程文化的研究,可以分析和把握公民政治行为的实际倾向: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激烈的还是温和的;顺从的还是不顺从的。

3、政策文化

政策文化是国民对于国家政策的基本看法,它反映的是公民对于重大问题的政策倾向和价值取向。由于公民对于具体政策的态度取决于他对于理想社会的认识,取决于他对于具体问题的判断和理解,所以,通过政策文化的研究,不仅可以把握一国国民的对于理想目标的追求,而且可以了解国民的现实需求。


标签: 政治学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国家结构形式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国家结构形式

(三)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在政治学中,区分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主要根...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二)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1、自由权各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既涉及政治方面,也涉及非政治方面。一般来说,公民自由权主要包括:(1)人身自由。公民不受随意性逮捕、拘留和其他非法人身侵犯...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现代时期:被称为“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现代时期:被称为“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

(三)现代时期:被称为“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1)研究主题:关于民族国家的理论(国家学说)。(2)理论内容和方法:理性主义的政治学说。以人本主义为指导,摆脱神学思维的影响,恢复了西方文化的世俗性;以个...

《政治学原理》第一章 政治的含义

《政治学原理》第一章 政治的含义

(一)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价值论的解释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1)中国的例子: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社团组织的形式和特点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社团组织的形式和特点

(一)社团组织的性质和特点政治社团组织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可能包括各种形式的行业协会、商会、工会、俱乐部、兴...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主要特点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主要特点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主要特点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8个政党。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社团组织的类型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社团组织的类型

(二)社团组织的类型在目前的政治研究中,人们一般把政治社团组织分为三大种类:即社区性团体、制度性团体和协会性团体。  1、社区性团体社区性团体的最大特点是,它是自然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或团体,也就是说,...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监督、政治监督与社会监督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监督、政治监督与社会监督

(一)监督、政治监督与社会监督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作为一种权力的制约机制,监督的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