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2.5 政策方案的评估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5 政策方案的评估

设计出各种政策方案之后,就要对它们进行评估和论证。一般来说,政策方案评估包括价值评估、效果评估、风险评估和可行性评估,其中,可行性评估是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

1

政策方案价值评估

政策方案价值评估主要是对政策方案进行价值分析。它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为什么设计这一方案?它与政策目标是否一致?为了谁的利益?期望达到什么结果?优先考虑的问题是什么?值不值得为这些目标去奋斗?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证和评估,就必须对政策目标产生的背景和现状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其价值所在。

2

政策方案效果评估

政策方案效果评估主要通过对一个政策方案将会产生的效果进行预测和分析,来决定该政策方案的取舍。政策效果既包括正面效果,也包括负面效果;既有经济效果,也有社会效果;既有物质方面的效果,也有精神方面的效果。要对产生的各种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权衡利弊,来选择那些能产生积极、正面、预期效果的政策方案。

3

政策方案风险评估

不同的政策方案有着不同的风险程度,必须对各个备选方案风险的强弱程度、防范性措施的准备程度进行预测评估,以选择出那些在类似条件下风险相对较小的方案。可以通过风险识别和预测去衡量风险的程度,由此对方案的风险成本做出科学的预测。

4

政策方案可行性评估

政策方案可行性评估又叫政策方案可行性论证,是政策方案评估、论证中最主要的任务。帕顿和沙维奇在《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中,引用了巴达克(Bardach)的观点,认为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政治可行性和行政可操作性是影响政策目标实现的最重要因素。

(1)技术可行性(technical feasible)

技术可行性主要衡量政策或规划的具体产出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这一标准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是否具备实施某项政策方案的技术手段,使政策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二是在现有的技术水平或方法论上达成政策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即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政策目标。技术可行性会直接针对方案是否会正常运行,如桥梁建设是否能改善交通状况?该标准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效力。效力标准集中关注政策或规划是否会达到它的预期效果,以及这种效果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可量化还是不可量化的、充分的还是不充分的。

(2)经济可行性(economic feasible)

经济可行性主要关心政策规划的成本大小、产出的收益多少。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某一备选方案占有和使用经济资源的可能性,进而实现政策目标的可能性;二是实施某一政策方案所花费的成本和取得的收益相比较是否划算。政府的政策资源是有限的,任何政策方案占有和使用的经济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存在一个争取公共经济资源的问题。

成本效益分析以货币价值作为测量标准,目的在于分析方案的经济价值。对于公共政策项目而言,一定要注意全面地考虑成本和收益,既要考虑直接的成本与收益、间接的成本与收益,也要考虑内部成本与收益、外部成本与收益,还要考虑有形成本与收益、无形成本与收益。这里比较麻烦的是对于公共政策或者公共项目的货币化的成本容易算出,但是收益却常因不能货币化而难以比较。例如,因交通项目而产生的出行公众时间节约所带来的收益,因社会医疗保健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疾病的减少或者寿命的延长,这些不能货币化的收益,可以参照别的的地方的情况进行对比说明,或者通过公众的满意度来进行简单的说明,也可以采用成本效能分析方法。成本效能分析与成本效益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不用货币单位来计算备选方案的效益,而是只需要计算出每个备选方案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标准。该分析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不能用收益来表示目标的达成状况,但是又需要最有效使用资源的问题,如交通、健康、社会治安、国防等政策建议方案的比较。

(3)政治可行性(political feasible)

政治可行性主要考量政策规划对相关权力或利益集团的影响来衡量政策或规划的成效。公共政策形成于政治舞台,必须接受政治考验。如果一项政策得不到决策者、政府官员、利益团体或者普通公众的支持,那么该项政策被采纳的可能性就很小,即使被采纳了,成功执行的可能性也很小。美国学者马杰(G.Majone)在《论政治可行性概念》一文中指出:政策方案在政治上的可行性通常会受到政治约束(political constraints)、分配约束(distributional constraints)和体制约束(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等因素的影响。

(4)行政可行性(administrative feasible)

行政可行性主要关注在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行政环境中实施某项政策规划的可能性,如人员配备是否到位等。作为政策方案评估的基本标准之一,行政可操作性的意义在于:假如一项政策方案在技术上、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可行的,但在行政管理上却不能加以贯彻执行或难以贯彻执行,那么这项方案的优点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变得毫无用处。行政可行性的具体标准包括权威性(authority);制度化的责任约定(institutional commitment);能力(capability);组织支持(organizational support)。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 1.2 社会问题的分类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 1.2 社会问题的分类

1.2 社会问题的分类对于社会问题的分类,国内外众多学者提出了多种分类标准和方法,如罗威(T. Lowi)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邓恩将问...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3.1 公共政策决策的模型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3.1 公共政策决策的模型

社会因素一般都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为了从本质上掌握与认识事物的规律与基本特性,需要经过科学的抽象,提炼出反映事物基本特征的模型。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出各种政策决策模型。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综合练习题 第一章 绪论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综合练习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 A    )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A.政府      ...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九章 公共政策评估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九章 公共政策评估

第九章   公共政策评估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评估是对(A      )所进行的研究。A. 政策实施效果   &nb...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4.1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含义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4.1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含义

4.1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含义经过评估论证最后抉择出的政策方案,并不能立即付诸实施,它需要按照一定程序接受审查,在取得合法化地位,即成为公共政策后,才能在全社会具有约束力与权威性。这一过程就是公共政策的...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1.3 政策方案规划的研究途径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1.3 政策方案规划的研究途径

1.3 政策方案规划的研究途径台湾学者丘昌泰认为,政策方案规划可以从下列几个途径加以研究:1政策方案规划是公共政策适应政治环境的过程由于政策涉及人们之间利益的调节和分配,规划过程中众多参与者因其利益、...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1.2 行政机关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1.2 行政机关

1.2 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它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在西方国家,行政机关在政策...

《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 1.3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方法

《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 1.3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方法

1.3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方法1 边界分析一系列问题规划的相对完全性可以用如下的三步来加以估计:(1)饱和抽样。可以通过一个多阶段的过程来获得有关利益相关者的饱和抽样 (或滚雪球抽样);(2...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