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2.4 初步筛选备选方案
2.4 初步筛选备选方案
初步筛选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初步去掉显然不可行的备选方案,找出数个可行的最优(较优)的备选方案。初步筛选考虑的因素包括成本、收益、可行性、实施条件、应变程度等。 初筛常用的方法有:①经验分析。总结以往执行或者制定政策的经验和教训,判断方案的可行性。②比较分析。对方案之间政治、经济、技术的可行性做大致比较。③初步的预测分析。初步考虑各个方案的实施过程及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对其加以比较分析等。
2.4 初步筛选备选方案
初步筛选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初步去掉显然不可行的备选方案,找出数个可行的最优(较优)的备选方案。初步筛选考虑的因素包括成本、收益、可行性、实施条件、应变程度等。 初筛常用的方法有:①经验分析。总结以往执行或者制定政策的经验和教训,判断方案的可行性。②比较分析。对方案之间政治、经济、技术的可行性做大致比较。③初步的预测分析。初步考虑各个方案的实施过程及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对其加以比较分析等。
1.2 社会问题的分类对于社会问题的分类,国内外众多学者提出了多种分类标准和方法,如罗威(T. Lowi)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邓恩将问...
2.2 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公共政策评估标准是指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要进行公共政策评估,就必须首先建立一套评估的标准,评估标准的设定决定了公共政策评估的方向和结果是否准确、是...
1.1 政策方案规划的含义什么是方案规划?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詹姆斯•安德森认为,方案规划“涉及与解决公共问题有关的并能被接受的各种行动方案的提出。”张金马认为,方案规划“指的是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
2.2 政策工具的特征如图5-1所示,加拿大学者迈克尔•豪利特和 M.拉米什将政策工具分为自愿性工具、混合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并详细描述了各类工具的主要内容、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替代性。下面我们将逐...
2.3 目标群体的态度取向从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执行过程的影响作用来看,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具有双重性的态度和影响,我们把政策目标群体在政策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相应政策的态度称为政策目标群体的态度取向。一...
2.2 公共政策利益分析的社会基础下面将分时期阐述公共政策利益分析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前:整体性利益结构、一元化利益格局从 1949年到 1979年的 30年间,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
2.1 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公共政策评估是一种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活动,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系统过程。虽然评估活动的步骤会因评估类型和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是,一般来讲,公共政策评估过程都包括评估准备、...
2.1 政策议程的概念和分类政策议程(policy agenda)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在这一过程中,价值判断标准、政策目标、政策方式、政策界限等是讨论的重点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