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九章 公共政策评估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第九章   公共政策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评估是对(A      )所进行的研究。

A. 政策实施效果       B.公共政策全过程   

C.政策方案           D.公共政策执行

2.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B   )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A. 评估调查       B.评估实施   

C.评估执行       D.评估完成

3.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 A)

A. 评估准备       B.评估实施   

C.评估总结       D.评估完成

4.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   )

A. 公共政策评估计划       B.公共政策评估方案   

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D.公共政策评估报告

5.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  B    )

A. 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   

C.经济效益判断       D.社会效益判断

6.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  A )

A.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   

C.分配社会资源,维护社会公平      

D.保护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政策效果评估包括(CD )的整合性评估。

A. 环境发展       B.社会公平   

C.事实层面       D.价值层面内容

2.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 ABCD    )

A. 技术可行性       B.经济和财政可行性  

C.政治可行性       D.行政操作可行性

3.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 BCD    )。

A. 政策制定       B.政策补充  

C.政策修正       D.政策终止

4.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的阶段( ABC    )

A. 评估准备       B.评估实施  

C.评估总结       D.评估计划

5.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BD    )

A. 采集评估信息       B.分析评估信息  

C.落实评估资源       D.得出评估结论

三、判断题

1、美国政治学家P·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的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的标准: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政治理性、法律理性和社会理性。(   )

答案:×

2、政策效果是指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

答案:√

3、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心理上的抵触、组织的持久性、反对势力的联盟、法律上的障碍和高昂的成本。(   )

答案:√

4、政策影响是指目标群体和受益者所获得的货物、服务或其他各种资源。(    )

答案:×

5、政策产出可以等同于政策效果。(    )

答案:×

6、公共政策评估是一种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活动,但很难找到规律可循的系统过程。(    )

答案:×

三、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评估:公共政策评估是对公共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的研究。

2.回应性标准:回应性标准是指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

3.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政策的货币成本和总的货币收益量化进行比较,该方法使用统一的价值单位来衡量所有因素,通常以货币作为共同的计量单位来衡量成本和收益。

4.效率收益净值:效率收益净值是指真正的净收入增加(总收益减总成本)

5.公共政策终止:公共政策终止(policy termination)是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政策终止不仅是指取消原有的政策,还意味着制定新的政策。

四、简答题

1.政策效果与政策产出、政策影响的区别。

我们要注意把政策效果与政策目标、政策产出区别开来,避免形成对政策效果的两种片面理解。

第一种片面理解,是将政策效果同公共政策预定目标等同起来,认为公共政策评估就是对某项公共政策在完成其预定目标方面所产生效果的一种客观的、系统的检测。

    第二种片面理解,是将政策效果与政策产出混为一谈,将公共政策评价仅仅视为对政府行为的一种检测,忽略与政府行为相关的各种环境的变化。

2.政策评估研究演进的划分阶段。

美国学者埃根·古巴和伊芳娜·林肯划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1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第一代评估。这个阶段的标志是“测量”,认为“政策评估即实验室实验”。

第二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63年,是第二代评估。这个阶段的标志是“描述”。

第三阶段,从1963年到1975年,是第三代评估。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判断”。

第四阶段,1975年以后,是第四代评估。这个阶段是“回应的建构性评估”,其核心是“协商”。 

3.公共政策终止的影响因素。

(1)决策者价值取向的改变

(2)政策资源的缺乏

(3)政策环境的变化

(4)触发机制的影响

4.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

(1)心理上的抵触

(2)组织的持久性

(3)反对势力的联盟

(4)法律上的障碍

(5)高昂的成本

5.公共政策终止的策略。

(1)重视说服工作,消除抵触情绪

(2)公开评价结果,争取支持力量

(3)旧政策终止与新政策出台并举

(4)不放“试探性气球”

(5)只终止必要的部分,减少终止代价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1.1 公共政策概念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1.1 公共政策概念

《公共政策概论》1.1 公共政策概念(1)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并不仅仅是对社会性公共事务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应该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经济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等。在政治性公共事务中,民众自然是主体之...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234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234

国开学习网[00510]《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234参考答案第一次  形成性考核任务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四章之后考核任务形式:专题讨论考核内容:主题: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十二章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十二章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第十二章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一、 单项选择题1.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的学科是(  A  )A.经济学   &n...

《公共政策概论》第八章 2.1 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途径

《公共政策概论》第八章 2.1 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途径

2.1 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途径美国公共政策专家保罗•A.萨巴蒂尔(Paul A.Sabatier)曾指出,政策执行研究有两种基本途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米歇尔•希尔(Michael H...

《公共政策概论》第五章 2.2 政策工具的特征

《公共政策概论》第五章 2.2 政策工具的特征

2.2 政策工具的特征如图5-1所示,加拿大学者迈克尔•豪利特和 M.拉米什将政策工具分为自愿性工具、混合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并详细描述了各类工具的主要内容、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替代性。下面我们将逐...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1.3 政策方案规划的研究途径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1.3 政策方案规划的研究途径

1.3 政策方案规划的研究途径台湾学者丘昌泰认为,政策方案规划可以从下列几个途径加以研究:1政策方案规划是公共政策适应政治环境的过程由于政策涉及人们之间利益的调节和分配,规划过程中众多参与者因其利益、...

《公共政策概论》第五章 3.1 影响政策工具有效选择的因素

《公共政策概论》第五章 3.1 影响政策工具有效选择的因素

 3.1 影响政策工具有效选择的因素政府工具的选择、应用和组合是政府工具研究的最基本的主题和归宿。综合西方学者不同的理论模式,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归纳为以下六个...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 2.3 目标群体的态度取向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 2.3 目标群体的态度取向

2.3 目标群体的态度取向从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执行过程的影响作用来看,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具有双重性的态度和影响,我们把政策目标群体在政策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相应政策的态度称为政策目标群体的态度取向。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