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网《社会医学》第十一章 第四节 与性行为相关的社会病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第四节 与性行为相关的社会病

与性行为相关的社会病主要指通过性行为途径传播的疾病,其发病率高,危害大,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如艾滋病、梅毒、淋病和青少年妊娠等。

一、与性行为相关的社会病的概念与分类

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性行为导致的健康和社会问题,称为与性行为相关的社会病。其分为以下三类:

①各类与性行为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如强奸、卖淫嫖娼、制造和传播色情物品等;

②不安全性行为导致的各类问题,如性传播疾病、艾滋病、意外妊娠特别是青少年妊娠等;

③与性禁锢相关的各类问题,如对人性的摧残、性无知导致的种种问题等。

二、与性行为相关的社会病的社会根源

从社会医学角度看,与性行为相关的社会病的发生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性禁锢

现代社会中的性禁锢观念起源于原始社会中的各种性禁忌。如禁止近亲之间的性行为和在月经期间性交,这些是合理的禁忌;如月经血是不干净的,禁止处于月经期的妇女与人交谈,而这些是不合理的。性禁锢阻碍了人们获得必要的、正确的性知识和性传播疾病防治知识,导致对性功能障碍和性传播疾病的严重社会歧视,使很多人得了性传播疾病后不敢去医院就诊,不仅延误病情,而且还进一步传播给其他人。

(二)性放纵

西方社会在20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兴起了两次大规模的“性解放”运动。对打破性禁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很多人在“性解放”的旗帜下,要求打破现代的家庭婚姻制度,实行群婚、试婚、未婚同居、夫妻互换、卖淫嫖娼、一夜情等不正当性行为,这些性行为的放纵是严重危害健康的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艾滋病等)流行的主要根源。

(三)人口流动

经济全球化和交通的便捷,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国内流动人口的规模大幅度扩大。流动人口通常是性行为相对活跃的人群,为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提供机会。

(四)医疗条件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性传播疾病的病人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在患病后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另一方面,病人担心暴露患病情况不敢去医院就诊,而是去打着治疗性传播疾病招牌的游医处就诊,造成许多误诊误治,对性传播疾病的防治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性传播疾病及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

性传播疾病是一类主要由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性疾病,社会因素起决定性致病作用。目前发现,通过性行为途径传播的疾病有 30余种,性传播疾病的主要受害者是成年人和女性病人生产的婴儿。尽管性传播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大多数也是可以治愈的,然而20世纪80年代艾滋病的出现,至今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更使性传播疾病成为备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

预防和控制性传播疾病及艾滋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1)倡导健康的性观念和安全的性行为。性传播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行为,性 行为的干预是树立健康性观念,提倡安全的性行为。安全的性行为应遵循以下基本条件: ①节制和控制自己的性欲望,既不过于压制,也不过分地追求满足。②对性行为要采取谨慎克制的态度,要承担性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后果。③个体的性行为要符合社会法律和道德规范。④以正确的性卫生知识为基础,保持对性伴的忠诚,正确使用安全套对预防性传播疾病及艾滋病感染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简单、容易实行的方法。

(2)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宣传性传播疾病防治知识。通过宣传消除社会公众对性传播疾病的各种错误认知,使人们了解各种常见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推荐正规的治疗机构为病人服务,同时改变社会公众对病人的歧视,使其能够正视自己的疾病,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尤其对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要给予充分的关爱,使他们积极接受治疗并主动预防传播。

(3)加强对性传播疾病的监测。监测的目的是及时掌握性传播疾病的流行动态,考核防治效果,为制定社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监测的内容包括:对重点人群的监测,尤其对高危人群的重点监测;对艾滋病、梅毒、淋病等进行重点监测;对性传播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监测。

(4)对性传播疾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对性传播疾病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如性工作者、同性恋者、吸毒者、特殊服务行业人员、流动人口等人群,常常与主流社会存在一定的社会和心理距离,各种常规传播媒介难以介入他们中间去,因此,要采取特殊的措施,向他们介绍性传播疾病预防知识,使其能够自觉地接受监测,主动使用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安全措施,拒绝不安全的性行为。

四、青少年妊娠的预防与控制

青少年妊娠是指未婚的19岁以下少女发生性行为及引起过早的妊娠的现象。

青少年意外妊娠后常常会对其生理和心理造成创伤,人工流产会给这些少女带来诸多健康隐患,易造成急、慢性生殖器官炎症,成人后小部分人失去生育能力;少数人因非法人流、私自堕胎等造成终身后遗症等。此外,怀孕的青少年可能辍学,从事低收入工作或失业;产下的婴儿面临的健康危险性更高,受教育的程度更低。

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妊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强化义务教育,尽量降低青少年的失学率。同时提高父母的文化教育水平,使其子女有较好的成长环境,有条件接受较多的学校教育。

(2)在全社会形成健康的性观念和性道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鼓励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清除色情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教师和家长要主动引导青少年的社交活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在性行为方面起表率作用,树立严肃对待生活的榜样。加大对色情网站的打击,避免色情文化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3)打破性禁锢,推动针对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生殖健康知识,了解自己的生理发育规律和过早性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会成熟,掌握安全性行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避孕套正确使用方法。

(4)加大对怀孕青少年的帮助力度。 青少年怀孕后,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和害怕社会歧视,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处理,对其将来的躯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各种各样的援助中心帮助怀孕的青少年。今后应继续加大这方面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援助人员的专业素质,尽量降低不良后果的发生率。与此同时,社区、学校和家庭对怀孕的行少年应正确对待,不能粗暴处理。

学习目标

1.知道艾滋病和青少年妊娠的概念;

2.熟悉艾滋病和青少年妊娠的预防与控制。


标签: 社会医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社区医院

社区医院

社区医院社区医院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属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区医院设置应当符合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医疗机构...

国开网《社会医学》第三章 第三节 社会环境因素与健康

国开网《社会医学》第三章 第三节 社会环境因素与健康

第三节 社会环境因素与健康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即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

国开网《社会医学》第五章 第一节 健康状况评价的概念和意义

国开网《社会医学》第五章 第一节 健康状况评价的概念和意义

第一节 健康状况评价的概念和意义一、健康状况评价的概念健康状况评价( evaluation of health status)是通过研究分析个体及人群的健康水平及其变化来探讨人群中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

国开网《社会医学》第六章 第一节 健康危险因素概述

国开网《社会医学》第六章 第一节 健康危险因素概述

第一节 健康危险因素概述一、健康危险因素概述(一)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与作用过程1.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健康危险因素( health risk factors)是指机体内外环境中存在的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

国开网《社会医学》第二章 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

国开网《社会医学》第二章 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

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人类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发展阶段,产生不同的医学模式,每种医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

国开网《社会医学》第五章 第二节 健康状况评价指标

国开网《社会医学》第五章 第二节 健康状况评价指标

第二节 健康状况评价指标健康状况的评价离不开指标,而根据社会医学的定义,需要关注两类指标,一类是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评价指标,用来测量健康状况;另一类是与健康有关的指标,用来衡量健康的影响因素。一、健...

国开网《社会医学》第六章 第四节 健康管理

国开网《社会医学》第六章 第四节 健康管理

第四节 健康管理一、健康管理的概念健康管理(health management)是以人类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为基础,随着人类对健康的追求和医疗市场的需求应运而生。人口的老龄化、慢性病发病率的提升以及环境...

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标准

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标准

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标准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对乡镇卫生院的机构设置要求如下。1.基本功能(1)提供基本医疗服务。(2)提供预防保健服务。(3)提供综合性、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