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七 疑难解答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伟大历史转折?

1978年11月10日—12月15日,中共中央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会议前,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决定,这次会议先讨论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会议开始后,陈云提出要系统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意见,得到与会者的响应,从而改变了会议议程。在与会者的强烈要求下,1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决定为“天安门事件”“反击右倾翻案风”等重大错案平反。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随即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指导思想,为确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认识和新决策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宣言书。

1978年12月18—22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的主题为: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从根本上否定了“左”倾错误。会议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为克服多年来的“左”倾思想的束缚,恢复党的优良传统,按正确方向寻求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2)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断然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拨乱反正,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3)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创造了思想条件。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和解决了“文化大革命”及以前的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党规党纪,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4)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结束了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邓小平的南方之行在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先后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他以极大的精力和兴趣,观看市容市貌、考察商场企业、视察通商口岸、走进民俗文化村和植物园、听取地方领导汇报等,一向寡言的邓小平,许多问题,不再惜字如金,一路走一路讲,发表了重要谈话。

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问题。他坚定地指出:“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他鼓励党员干部,要有敢闯敢干的精神,“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关于市场经济的认识问题。邓小平更是石破天惊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他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实干精神和创新精神,创造性地的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他在整个考察过程中反复告诫各地官员,要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只要群众生活好,我就高兴。”他以非凡的智慧提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的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指出,中国要岀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邓小平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重大历史关头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有那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从1978年到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51.9万亿元;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国家先后启动了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激发了各大经济区域的发展活力;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基础设施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正负电子对撞机、籼型杂交水稻、亿次“银河”巨型计算机、低温核反应堆、纳米技术、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和绕月探测卫星成功发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首次交会对接、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人列等,标志着中国在科技研究的一些“高、精、尖”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1978年到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245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7917元。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到2012年底,全国共有2M2.5万城市居民、5340.9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545.9万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人民的总体健康水平已超过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201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日益完善,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正在形成。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财税、金融、流通、住房、医疗、教育等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

(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001年12月11日中国落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1978年到2012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38668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其中出口额跃居世界第一位,进出口结构优化,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引进来”的同时,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促进政治协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促使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开始形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全国城乡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

(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认真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支持各少数民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形成了中华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迅速发展;尊重和保护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7)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

人民解放军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主线,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8)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祖国统一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央政府严格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与稳定;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发展,反对“台独”等各种分裂图谋的斗争深入发展;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全面实现,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全方位地开展对外工作;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截至2011年7月,中国已同172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还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积极开展公共外交。

(10)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格局;从1999年起,先后开展“三讲”教育、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新中国是如何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新中国最大的历史成就,就是探索、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结果。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3)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三 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三 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专题三 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一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但并没有给国人带来预期的社会进步。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后,继续利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

国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题库119题

国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题库119题

1.“热月政变”、“芽月起义”和“牧月起义”发生在不同时间,下列排序正确的是()。参考:热月政变——芽月起义——牧月起义2.“八九年爱国营”是一支武装组织,不属于其成员的是()。参考:王党分子3.“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八 拓展学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八 拓展学习

一、为何聚焦中国式现代化?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堂面向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四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从合作到土地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四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从合作到土地革命

专题四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从合作到土地革命一背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绝不是一条坦途,前进的道路上铺满了荆棘,更有可能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1924年,年幼的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合作,投身到国民大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三 案例4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三 案例4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案例4: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921年7月23日,中国国内各地的共产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在上海当时的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为兴业路76号)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宅内,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八 疑难解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八 疑难解答

一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这个新时代,既与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一脉相承,又有很大的不同,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四 案例2 《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节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四 案例2 《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节选)

一案例2:《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节选)国内外工农军政商学各界男女同胞们!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进攻,南京卖国政府步步投降,我北方各省又继东北四省之后而实际沦亡了!有数千年文化历史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四 疑难解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四 疑难解答

一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原因一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2.原因二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