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一 案例2 镇南关大捷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案例2 镇南关大捷

1883年法国军队进攻越南顺化,强迫越南订立《顺化条约》,意使越南脱离中国的藩属地位,成为法国的保护国。慈禧太后下诏向越南派兵,中法战争开始。1883年12月,清军在越南北部失败,影响所及,后来广西前线的清军军心涣散,全线瓦解,法国趁势占领镇南关。当时情势对清朝不利,在英国人调停下,在天津订立了《中法会议简明条约》 ,双方保证越南的独立地位,中国开放中越边境与法国通商。

但当时发生了十一起偷袭法国驻军的事件。法国公使震怒,法国派出舰队在中国东南沿海歼灭福建水师及部分南洋水师主力舰,同时占领澎湖,并试图登陆、占领台湾。法国陆军攻入中越边境镇南关(现名友谊关)。清政府 正式向法国宣战。

1884年底,刘永福的黑旗军配合西线清军,围困占据宣光城的法军达3个月之久,城中法军几乎弹尽粮绝。但随着法国援兵的到来,宣光未能攻克。1885年2月,法国再次增兵越南,在法军统帅波里也指挥下,集中两个旅团约万余人的兵力向谅山清军发动进攻,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退。2月13日,法军未经战斗,即占领战略要地谅山。2月23日,法军进犯文渊州,守将杨玉科力战牺牲,清军纷纷后撤,法军乘势侵占广西门户镇南关,炸毁关门,并在关前废墟中插上一块木牌,得意地用汉字写着“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广西军民在法军退走后在关前插上木桩,写上“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作为对法国侵略军的回答。由于潘鼎新的战败,清政府革去他广西巡抚职务,任命年近7旬的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领导镇南关前线的抗法斗争。

冯子材决心“保关克谅”,并相机出击收复北圻各城。冯子材赶到镇南关后,根据前线清军各部之间多存派系门户之见的情况,首先召集前敌诸将晓以大义,使各将领在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中团结起来。各将领共推冯子材为前敌主帅,统一指挥、协调各军的行动。冯子材率军从镇南关退至文渊(关外15公里处)、谅山,准备组织新的进攻。冯子材亲自爬山涉水勘察地形,并亲督士卒用土石筑起一道长1.5公里、高7尺、宽4尺的土石长墙,横跨于东西山岭之间,墙外挖成深4尺的壕堑,并在东西山岭修建堡垒多座,形成一个完备的山地防御阵地体系。在兵力部署上,是时,广西前线清军共有90余营4万余人,分驻于镇南关至龙州一线。冯子材 亲率所部萃军9营扼守长墙及两侧山岭险要,充作第一梯队,担任关前隘主阵地正面防御。总兵王孝祺部8营屯冯军之后为第2梯队;湘军统领王德榜部10营屯关外东南的油隘,保障左翼安全并威胁敌之后路;冯子材另以所部5营屯扣波,保障右翼安全;广西提督苏元春部18营,屯关前隘之后2.5公里的幕府为后队;另有12营屯凭祥机动。总计前线兵力约60余营,3万余人,一切准备就绪。

1885年3月中旬,冯子材得悉法军将经扣波袭艽封、攻牧马,绕出镇南关之北,急调兵力前往扣波和艽封,挫败了法军迂回的企图。23日晨,法军第2旅千余人趁浓雾偷偷进入镇南关,另以千余兵力屯于关外作预备队。法军主力在炮火掩护下,攻占东岭三座堡垒。并猛攻长墙。冯子材指挥所部顽强抵抗,一面商请驻于幕府的苏元春部前来接应,并通知王德榜部从侧后截击法军。在丢失三座堡垒的危急关头,冯子材大声疾呼:“法再入关,有何面目见粤民?何以生为?”守卫清军在冯子材的爱国情感鼓舞下,英勇抗击,誓与长墙共存亡,阻止了法军的前进。

战至中午,终将中路法军击退。与此同时,陈嘉部、蒋宗汉部在东岭与法军展开了激烈争夺战。傍晚时分,王德榜在击溃敌之增援部队及消灭其运输队后,从关外夹击法军右侧后,配合东岭守军夺回被占堡垒。这时,王孝祺也击退沿西岭进攻之敌,并由西岭包抄敌后,使其腹背受敌。法军三面被围,死伤近300人,后援断绝,弹药将尽,尼格里只得下令撤退,狼狈逃回文渊、谅山。冯子材抓紧有利战机,率部乘胜追击,于26日攻克文渊,29日攻克谅山,后 又将法军残部逐至郎甲以南,取得重大胜利。

问题:

1、为什么说中法战争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之战?

解析:

1885年,老将冯子材在中越边境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大败法军,导致了法国茹费理内阁的倒台,清朝一度掌握了主动的局面。但清朝害怕继续作战不利,遂未在如此有利的情况下继续追击,扩大战果,而是强行撤兵,在清朝保有某种军事优势的情况下主动求和,并以军事胜利为资本加紧谈判。法国为挽救颓势则乘势抓住时机,同清朝签订了对自己有利 的《中法新约》,在作战失利的条件下反而取得了侵略权益。这一结果被史学家称为“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或说中国“军事胜利,外交失败”,并因此而广受诟病。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四 案例1 遵义会议上“关键的一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四 案例1 遵义会议上“关键的一票”

一案例1:遵义会议上“关键的一票”1935年1月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王稼祥当时是党中央领导成员之一。他为遵义会议的酝酿、召开以及贯彻遵义会议的决议,作出了重大贡献。彼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五 疑难解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五 疑难解答

一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1.原因一从世界意义上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卷入其中。中国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一 案例1 辛酉政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一 案例1 辛酉政变

一案例1 辛酉政变1861年11月2日(距今157年),慈禧太后联合 亲王奕訢在北京逮捕肃顺等八大臣,发动北京政变 。1861年8月22日,咸丰帝病死热河行宫,6岁儿子载淳继位,由顾命八大臣肃顺、载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七 疑难解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七 疑难解答

一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伟大历史转折?1978年11月10日—12月15日,中共中央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会议前,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决定,这次会议先讨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五 案例1 毛泽东与华侨领袖陈嘉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五 案例1 毛泽东与华侨领袖陈嘉庚

一案例1 毛泽东与华侨领袖陈嘉庚1937年,国内全面抗战开始之后,海外广大华侨掀起了支援祖国抗战的爱国热潮。陈嘉庚先生领导组织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动员南洋华侨踊跃捐款,购买救国公债,选送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八 拓展学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八 拓展学习

一、为何聚焦中国式现代化?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堂面向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八 疑难解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八 疑难解答

一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这个新时代,既与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一脉相承,又有很大的不同,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二 救亡图存的多样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二 救亡图存的多样探索

专题二 救亡图存的多样探索一背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的过程。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屈辱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