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七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专题七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背景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 中国迈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40 多年间,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在继承以往的革命和建设成果的基础上, 勇于创新, 锐意进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踏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与接续发展的征程。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注: 这部分内容同学们将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中更系统、 更详细地学习, 在本课程中仅作为导入学习。

视频学习:重要视频坐标

专题七视频学习.png

事件影响

粉碎“四人帮”后,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面,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这个时期,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内外发展大势要求中国共产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做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续发展。

想一想

为什么在文化大革命 结束之后,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能够实现党的伟大历史转折呢? 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中国面临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历史抉择、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抉择 ,又是如何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二 案例3 魏源与《海线国图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二 案例3 魏源与《海线国图志》

一案例3:魏源与《海线国图志》魏源(1794-1857年)名远达,字良围,号默深。湖南邵阳人,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和启蒙思想家。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出生于地主官僚家庭,10岁时家乡遭灾,家道中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三 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三 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专题三 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一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但并没有给国人带来预期的社会进步。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后,继续利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五 疑难解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五 疑难解答

一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1.原因一从世界意义上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卷入其中。中国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二 案例5 戊戌政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二 案例5 戊戌政变

五案例5:戊戌政变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推行新政。但朝中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势力相当强大。6月15日慈禧迫使光绪帝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此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矛盾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二 疑难解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二 疑难解答

一试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及纲领?旧式农民战争: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单纯的农民战争。中国历代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由于它发生在新时代,故有其新的特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三 疑难解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三 疑难解答

一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的认识?1.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从文化传承角度来看,西方列强用大炮揭开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时,中国的先进分子也在隆隆炮声中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中国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一 案例2 镇南关大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一 案例2 镇南关大捷

一案例2 镇南关大捷1883年法国军队进攻越南顺化,强迫越南订立《顺化条约》,意使越南脱离中国的藩属地位,成为法国的保护国。慈禧太后下诏向越南派兵,中法战争开始。1883年12月,清军在越南北部失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八 拓展学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八 拓展学习

一、为何聚焦中国式现代化?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堂面向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