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7章 第5节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2.学习方式 ★★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学习方式 ★★

一、学习方式的概念

学习方式是一种学习者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

二、基本的学习方式

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最为常见的是按学习进行的形式将其划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接受式学习是传统的学习方式的主要形态,接受式学习是指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学习内容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接受学习中,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都是以确定的方式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学生无须进行任何独立发现,而只需接受,其基本特征为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

发现式学习是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一项尝试,最早倡导者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发现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其基本特征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是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又称为自我调节学习。

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的过程。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自主”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自主学习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合作学习

强调采用小组织合作学习的形式,即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针对的是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它有助于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一种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弥补一个教师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的弊端。

但在实施中,要注意避免表面上的热闹,以及热闹背后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旁观者,更不应该是局外人,而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探究性学习

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想一想:

你是如何理解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在你的教学体验中,如何恰当使用它们以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一、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少年期是指从12、13岁到15、16岁之间的人生阶段,对应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初中阶段。这一时期人的身心发展迅猛,年龄特征更加明显...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2.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2.教育的个体功能

2.教育的个体功能(1)个体发展功能所谓个体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主要源于教育具有促进个体身心发展、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功能。(2)个体...

《教育学》第7章 第4节 教学原则1.教学原则

《教育学》第7章 第4节 教学原则1.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定义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教学目的、遵循一定教学规律而制订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的规定必须依据教学规律,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规律是教学过程...

《教育学》第3章 第1节 对人的科学认识 1.教育对象的科学定位 ★

《教育学》第3章 第1节 对人的科学认识 1.教育对象的科学定位 ★

1.教育对象的科学定位 ★教育学有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是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二是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是我们每个学习教育学的人都应了解的重要问题,教育活动的对象是人,它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学》第9章 第2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2.教师的专业发展 ★★★

《教育学》第9章 第2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2.教师的专业发展 ★★★

2.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概念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概念的涵义,应从两方面把握。一方面,从教师教育角度,其涵义是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教师职业要按照专业标准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以提升其...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2.德育目标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2.德育目标

2.德育目标一、德育目标的内涵德育目标,即品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个国家(或学校)对学生品德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德育目标总是带有综合性。但在德育实践中,...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学生认识的来源有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两个方面,所谓间接经验,即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1.学生的年龄特点概述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1.学生的年龄特点概述

1.学生的年龄特点概述所谓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每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综合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