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7章 第5节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2.学习方式 ★★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学习方式 ★★

一、学习方式的概念

学习方式是一种学习者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

二、基本的学习方式

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最为常见的是按学习进行的形式将其划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接受式学习是传统的学习方式的主要形态,接受式学习是指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学习内容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接受学习中,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都是以确定的方式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学生无须进行任何独立发现,而只需接受,其基本特征为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

发现式学习是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一项尝试,最早倡导者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发现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其基本特征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是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又称为自我调节学习。

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的过程。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自主”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自主学习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合作学习

强调采用小组织合作学习的形式,即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针对的是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它有助于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一种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弥补一个教师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的弊端。

但在实施中,要注意避免表面上的热闹,以及热闹背后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旁观者,更不应该是局外人,而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探究性学习

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想一想:

你是如何理解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在你的教学体验中,如何恰当使用它们以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5.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5.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

5.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理由:因为学校教育具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学校教育特殊性的表现】2.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从宏观上看,教...

《教育学》第4章 教育目的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4章 教育目的 学前听我说

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进入第四章 “教育目的”的学习。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的,那么,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内含和实质是什么呢?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精神...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案例讨论:结合案例分析如何保障教师的正当教育权?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案例讨论:结合案例分析如何保障教师的正当教育权?

案例讨论:结合案例分析如何保障教师的正当教育权?湖南省娄底市一中英语教师谭老师,因在课堂上制止学生下五子棋未果,学生和他发生肢体冲突,抢走老师手中的教鞭,对老师动起手。事后,见学生毫无诚意地道歉,老师...

《教育学》第5章 第1节 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 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5章 第1节 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 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

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的总称。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比如学前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4.青年初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4.青年初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4.青年初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青年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青年初期(16、17-18、19岁),相当于高中学习阶段;青年中期(19、20-22、23岁),相当于大学阶段,青年后期(24、25-30岁),...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

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的。要全面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就必须首先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和...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1.教学的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1.教学的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

1.教学的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一、班级授课制的定义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

《教育学》第9章 第2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1.教师的职业角色

《教育学》第9章 第2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1.教师的职业角色

1.教师的职业角色一、教师职业角色的内涵“角色”是社会学概念,从“职业角色”角度认识教师,即把教师置于整个社会中,认识教师作为社会成员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与其他社会人之间的区别。通过对教师职业的产生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