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7章 第4节 教学原则1.教学原则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一、教学原则的定义

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教学目的、遵循一定教学规律而制订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教学原则的规定必须依据教学规律,是教学规律的体现。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规律是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教学原则是人们主观地根据教育规律制订的,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工作的要求。

二、主要的教学原则
名称含义贯彻要求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条件。

6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

8量力性原则又叫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评价2.教师评价★★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评价2.教师评价★★

2.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就是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的工作任务,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手段对教师个体的工作进行价值判断。教师评价包括发展性教师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1)发展性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强调...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3.教育目的的类型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3.教育目的的类型

3.教育目的的类型不同的教育目的反映着不同的价值观念。总结历史上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可将其分为两大派:“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一、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以法国的...

《教育学》第5章 第2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教育学》第5章 第2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一、重视早期教育,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家庭更加重视对幼儿的教育,产生了较强的教育需求,这也有力地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3.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3.教育的社会功能★★

3.教育的社会功能(1)经济功能①提高劳动者素质:可以生产高的劳动能力;②促进经济增长: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论:他推算出美国从1929年到1957年的国民经济增长额中,约有33%是教育投资做出的贡献,从这...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一、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少年期是指从12、13岁到15、16岁之间的人生阶段,对应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初中阶段。这一时期人的身心发展迅猛,年龄特征更加明显...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3节 学习管理的原则 1.学校管理原则的提出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3节 学习管理的原则 1.学校管理原则的提出

1.学校管理原则的提出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人员为有效地开展一系列管理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第一,来源于学校管理规律。第二,来源于学校教育实践与管理实践的变革。第三,来源于国...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5.教育财务管理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5.教育财务管理

5.教育财务管理教育财务管理包括行政机关及学校等教育机构的资金管理。学校教育机构的财务管理是指对学校教育资金的筹措、分配、使用、监督等方面的活动。财教(2012)489号印发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的通...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7.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7.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7. 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基本思想或逻辑架构,即构成一门学科知识的逻辑主线。揭示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透过构成教育学的诸多理论和概念,抓住统整这些理论和概念的实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