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5.2 领导理论的研究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5.2 领导理论的研究

领导理论是研究领导有效性的理论,领导理论集中了国内外有关领导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领导特性论

领导特性论试图从领导的特性来揭示领导的有效性。斯托迪尔从六大方面对领导特性进行了分析:即生理特征、社会背景、智力、个性、与工作相关的特征和社会特征。德鲁克认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必须具备以下五项主要习惯:第一,要善于处理和利用自己的时间;第二,注重贡献,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第三,善于发现和用人之所长;第四,能分清工作的主次,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的领域;第五,能作有效的决策。鲍莫尔的十大条件论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他认为企业领导应该具备下列十大条件,即:合作精神;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精于授权;善于应变;敢于创新;勇于负责;敢担风险;尊重他人;品德高尚。我国对领导者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大方面,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

领导行为论

行为论是研究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所采取的领导行为以及不同的领导行为对员工的影响,以期寻求最佳领导行为的理论。代表性的领导行为论有:勒温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坦南鲍母与施密特的领导连续流、利克特的管理系统理论、四分图理论、方格图理论。

勒温三种领导方式

勒温提出了三种领导方式:

(1)专制方式。具有专制方式的领导者以力服人,即靠权力和强制命令让人服从。

(2)民主方式。具有民主方式的领导者,是指那些以理服人、以身作则的领导者。

(3)放任自流方式。放任自流的领导方式,是指工作事先无布置,事后无检查,权力完全给予个人,一切悉听自便,毫无规章制度。

勒温根据试验认为放任自流的领导方式工作效率最低。只达到社交目标,而完不成工作目标。专制型领导作风虽然通过严格管理达到了工作目标,但群体成员没有责任感,情绪消极,士气低落,争吵较多。民主型领导作风工作效率最高,不但完成工作目标,而且群体成员关系融洽,工作积极主动,有创造性。

领导连续流

坦南鲍母与施密特认为:从以领导者为中心到以下属为中心的各种作风,领导包含多种多样的作风,民主与独裁仅是两个极端的情况。之所以形成这两个极端,首先是基于领导者对权力的来源和人性的看法不同,其次,独裁型领导者比较重视工作,并运用权力,支配影响下级,下级的自由度较小。而民主型领导者重视群体关系,给予下属以较大的自由度。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从左至右,领导者运用职权逐渐减少,下属的自由度逐渐加大,从以工作为重逐渐变为以关系为重。因此可供选择的领导方式不是民主与独裁两种,而是多种。坦南鲍母与施密特认为:很难判断哪种领导方式是正确的,哪种方式是错误的,领导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图中某种领导行为。在这个意义上,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也是一种情境理论。何种领导作风合适,这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情境。影响领导者选择领导作风的因素有:

(1)在领导者的个性中起作用的一些因素;

(2)下属会影响领导者行为的因素;

(3)情境因素,诸如组织的价值准则和传统,下属人员作为整体如何有效地工作、问题的性质和是否能把处理问题的权限稳妥地授予下级,以及时间的压力等。

四分图理论

这种理论将刻画领导行为的因素概括为“抓组织”和“关心人”两大类。“抓组织”是以工作为中心。指的是领导者为了实现工作目标,既规定了自己的任务,也规定了下级的任务,包括进行组织设计、制定计划和程序,明确职责和关系,建立信息和途径,确立工作目标等。“关心人”是以人际关系为中心,包括建立互相信任的气氛,尊重下级的意见,注意下级的感情和问题等。领导行为是这两种行为的具体组合,领导者的行为可以用两维空间的四分图来表示。

_ddzx_N601_jingguan_zzxwx_images_c2.png

领导行为四分图

(1)高组织低关心人的领导者,最关心的是工作任务;

(2)低组织低关心人的领导者,对组织对人都不关心,这种领导方式效果较差;

(3)低组织高关心人的领导者,大多数较为关心领导者与下级之间的合作,重视互相信任和相互尊重的气氛;

(4)高组织高关心人的领导者,对工作对人都比较关心。一般说这种领导方式其工作效率和有效性都较高。

领导权变论

权变理论所关注的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影响。这种理论认为,某一具体领导方式并不是到处都适用,领导的行为若想有效,就必须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因为任何领导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与被领导者的相互作用,去完成某个特定目标。因此,领导者的有效行为就要随着自身条件、被领导者的情况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代表性的权变理论有:菲德勒模式、“途径─目标”理论、领导规范模式、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等。

“途径─目标”理论

“途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者的效率是以能激励下级达成组织目标,并在其工作中使下级得到满足的能力来衡量的。领导者的责任和作用就在于改善下级的心理状态,激励他们去完成工作任务或对工作感到满意,帮助下级达到目标。为此就要向下级讲清工作任务;承认并刺激下级对奖励的要求;奖励达到目的的成就;支持下级为实现目标所作的努力;为其完成任务扫清障碍;增加下级获得个人满意感的机会等。领导者的这种作用越大,对下级的激励程度越高,就越能帮助下级达到目标。

(1)支持型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对下级友善、关心,从各方面给予支持。

(2)参与型领导方式。领导者在做决策时征求并采纳下级的建议。

(3)指导型领导方式。给予下级以相当具体的指导,并使这种指导合乎下级所要求的那样明确。

(4)以成就为目标的领导方式。领导者给下级提出挑战性的目标,并相信他们能达到目标。

这种理论认为,下级的特点和任务的性质这两个变量决定着领导者的方式。如果下级觉得有能力完成任务,很需要荣誉和交往,他们不喜欢指令性领导方式,就应选择支持型领导方式。如果工作任务是常规性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都是一目了然的,在这种环境下,领导者还是去发号施令就会引起下级的不满。但是如果工作任务变化性很大,下级经常干些自己不熟悉和没把握的事,这时领导者如能及时告诉他们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而采用指令性的领导方式,下级会高兴,因而也是适宜的。

领导规范模式

弗鲁姆和耶顿的领导规范模式认为,领导者可以通过改变下属参与决策过程的不同程度,来表明领导者的行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正确的。根本没有对所有情况均适用的、唯一正确的领导作风,应该开发一系列的领导者行为,从专制独裁的到参与管理的不同领导方式。

(1)领导者运用手头的资料,自己做出决策单独解决问题,即专制独裁式的方式。

(2)领导者向下属取得必要资料,然后自己做出决定。向下面索要资料时,可能向下属说明问题,也可能不说明。下属只是提供必要的资料,并不提供或者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案。

(3)以个别接触方式,让下属知道问题,获得他们的建议或意见,然后由领导者做出决策。决策可以反映下属的意见,也可以不反映。

(4)让下属集体了解问题,集体提出意见、建议,然后由领导者做出决策。决策可以反映下属的意见,也可以不反映。

(5)让下属集体了解问题,并且领导者与大家一起提出和评价可供选择的方案,努力就解决问题的方法达成一致意见。领导者不试图去影响小组接受他的解决办法,并愿意接受和试验下属支持的解决办法。

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

弗鲁姆和耶顿还提出了选择领导方式的七个原则,其中前三个原则是决策质量原则,后四个是决策可接受原则,依据这些原则领导者就能发现最迅速和最能接受的选择领导方式的方法。这些原则是:信息的原则、目标合适的原则、非结构性的原则、接受性原则、冲突的原则、合理的原则、接受最优的原则。

不成熟—成熟理论,主要集中在个人需求与组织需求问题上的研究。有效的领导人应当帮助人们从不成熟或依赖状态转变到成熟状态。

_ddzx_N601_jingguan_zzxwx_images_c3.png

由不成熟到成熟

上述变化是持续的,一般正常人都会从不成熟到趋于成熟。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日益成熟的倾向,但能达到完全成熟的人只是极少数。

要促进人们行为的成熟,领导方式应针对下级不同的成熟程度分别指导,传统的领导方式,适用于领导那些行为不成熟的人或心智迟钝的人,对成熟的人是不适用的。还要创造条件帮助和指导下级行为趋于成熟。为此,要扩大个人的责任,给下级在工作中成长成熟的机会,有助于社交、自尊、自我实现等需要的满足,从而激励人们发挥潜力来实现组织目标。

标签: 组织行为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6.1 组织理论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6.1 组织理论

6.1 组织理论古典组织理论1.法约尔的组织模式法约尔提出的十四项管理原则涉及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各项管理职能,其中专门有关组织结构的原则就占六项,它们分别是工作分工、职权与职责、统一指挥、...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练习案例--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练习案例--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

练习案例--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苗晓光,是公司先进人物中的典型代表。他从学校的校门出来,就进了工厂,在企业里他就有一股追求,就是要用他在学校里面的所学,解决生产...

《组织行为学》1.3 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组织行为学》1.3 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1.3 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1、边缘性、综合性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2、两重性组织行为学又是一门具有两重性的学科。它既具有与组织中人的行为生物性特征相联系...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绩效反馈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绩效反馈

第6章 绩效反馈第1节 概述一、绩效反馈的内涵绩效反馈是指在绩效评价结束后,管理者与下属通过绩效反馈面谈,将评价结果反馈给下属,并共同分析绩效不佳的方面及其原因,制定绩效改进计划的过程。二、绩效反馈的...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7.3 组织发展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7.3 组织发展

7.3 组织发展组织发展的含义组织发展是建立在人本主义的民主价值观基础上的有计划变革的干预措施的总和,它寻求的是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员工的幸福。具体地说,组织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提高一个组织的战斗力...

《组织行为学》1.2 组织的含义、要素、分类与作用

《组织行为学》1.2 组织的含义、要素、分类与作用

1.2 组织的含义、要素、分类与作用一、组织的含义组织就是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含义:(1)所有的组织都...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本章小结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环境常常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多端,许多组织昨天还很兴旺,今天就面临着毁灭的威胁。因此,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组织内部各层次、部门之间和组织与组织之间,每时每刻都在交流信息。组织就是在不断与外...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3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3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4.3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请观看本节视频讲解。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主讲教师:东北财经大学 孙成志 教授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内容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人际关系,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关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