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观念的变革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二)民主观念的变革

从古希腊时代至今,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从概念提出到付诸实践而后完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早,民主差不多被当成一个贬意词来使用;今天,民主被视为一种普遍的价值,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和追求的政治制度。期间,民主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使民主制度所受到的评价发生了根本改观。

在民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中,近代启蒙思想家所阐述的人权和个人自由权利思想、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学说、权力制衡和“有限的”代议制政府理论、个人独立和宽容精神为传统的民主思想注入了新的成分,从而使民主观念发生了现代性变革。这种变革主要表现如下:

  1、民主的意义和“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统治”转化为“精英统治”

在古代希腊,民主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事实上,都体现为“全体人民的统治”,即“自治”。在雅典的民主政治中,所有城邦事务都由公民大会来决定,政府不过是一种由非职业官员所组成的“业余政府”。社会结构的分化和政治事务的日益复杂,使现代人不得不修改这种传统的民主观念。现代民主并非人民的“管理”和“统治”,而是一种保证由比较符合社会大多数成员意愿的“精英”人物(政治领袖)来有效地管理社会事务的方式。根据这种观念,民主与专制的区别并不在于“多数统治”还是“少数统治”,而在于“少数”是否通过选举竞争而产生并受到多数的制约;人民的作用也并不在于亲自去管理社会事务、做出政治决定,而在于通过投票等多种政治参与的方式来影响政策制定者或政治统治者。所以,民主的标志就是公民可以和平地任用和解雇他们的“老板”。

  2、民主的范围:“有限的”或“自由的”民主取代了“无限的”或“极端的”民主

古典民主是一种“极端的民主”。雅典人不仅用投票和抽签的方法来决定军队的首领和法官的人选;甚至用同样的方法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雅典民主的极端化使民主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一直被视为“暴民政治”或“愚民政治”而大受贬斥。依据有限的或自由的民主观念,民主制度是迄今为止可供选择的最为优良的、但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制度;在实行民主制度的同时,还必须为它设置必要的防范措施;民主的最大危险来自于公共权力的无限性,为了削弱这种无限权威,就必须给公共权力规定一个明确和固定的界限,并为私人生活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民主必须被限定在“公共领域”,以不侵犯私人生活自由为限度;民主必须被限定在作为公共准则的法律的范围之内,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3、民主的运作方式:“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取代“直接民主”或“参与制民主”

古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即“人民”通过亲自参加“人民大会”,直接参加国家事务的决策或管理活动,它的实现需要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共同体的成员必须很少;二是政府的职能必须十分简单,而且政治程序操作起来勿需专门的知识和训练。显然,对于无论在地域,还是在人口,抑或在社会事务的复杂程度都远非古希腊城邦所能相比的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来说,都已不再具备这样的条件。那么,可以为人们所能接收的修正办法就只能是实行“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了。所谓“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就是人民通过选举,选择代表行使国家统治权力。今天,在政治制度设计中,国家统治权力被分解为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三个主要部分,人民权力主要体现为选择专业化的代表和官员,进入国家权力机关,实施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

  4、民主的基础与前提: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古希腊人没有“个人权利”观念,也不具备宽容精神,其民主趋向于形成一种“整体化的社会”,这种社会一旦对某一个体的反对意见或对某种“不和谐音”失去兴趣和耐心,就可能通过社会强制的方式施加惩罚。一些引起人们嫉羡的人物往往会由于其思想和行为的与众不同而被公民投票处以放逐,乃至极刑。有鉴于此,近代启蒙思想家在大力倡导个人主义的同时,将传统的平等思想和基督教文化中的宽容精神输入的民主观念中,并使其在制度上得以体现。根据这种观念,社会生活没有终极答案;每个人都有权就公共事务发表并坚持自己独立的见解,但又不具备强迫他人服从己见的权利;在彼此独立的见解中,尽可能地寻求一致,保持最大限度的宽容;在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处理公共事务的同时,给少数人提供一个变成多数的机会。这种观念在政治实践中的体现就是由执政党与在野党构成的现代政党制度。


标签: 政治学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党的类型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党的类型

(二)政党的类型在政治学研究中,政党的组织特点是人们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所以,根据政党组织特点来划分政党类型,是较常见的一种方法之一。据此,各国政党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核心会议型政党:...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划分“公权”与“私权”界限的意义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划分“公权”与“私权”界限的意义

(二)划分“公权”与“私权”界限的意义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从而确定“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和界限,是政治学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来自于自由主义,其最大的功劳当属于英国政治思想...

《政治学原理》第一章 政治学研究途径

《政治学原理》第一章 政治学研究途径

(一)权力研究途径可以说,所有的政治活动都是围绕权力而展开的。权力被认为是政治的根本问题。所以通过研究权力来研究政治,是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二)制度研究途径政治制度是政治活动的基本框架和组织方式,...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社团组织的类型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社团组织的类型

(二)社团组织的类型在目前的政治研究中,人们一般把政治社团组织分为三大种类:即社区性团体、制度性团体和协会性团体。  1、社区性团体社区性团体的最大特点是,它是自然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或团体,也就是说,...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政治文明的含义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政治文明的含义

(一)政治文明的含义政治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两个概念: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公共领域里的政治秩序,它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普遍合作。从狭义上看,政治文明并不仅仅意味着政治秩序的存在,它更指一种良好的政治秩...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政治发展的类型和模式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政治发展的类型和模式

(三)政治发展的类型和模式1、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国家建设,即通过君主集权和绝对主义从封建主义、诸侯割据到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二是民主化,即通...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文化的含义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文化的含义

(一)政治文化的含义政治文化是一个非常近期的概念,它的提出不过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当代政治文化研究起始于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1956年,阿尔蒙德在美国《政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比较政治体系”,...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文化的构成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文化的构成

二、政治文化的构成(一)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作为人们主观精神现象的政治取向模式,政治文化的构成相当复杂。从宏观结构层面分析,政治文化主要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面的内容构成。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