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政治稳定与政治制度化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二)政治稳定与政治制度化

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秩序逐步建立制度,依据制度运作的过程。它体现了是政治生活的规范、稳定和有序,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政治稳定与政治制度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一般说来,政治制度化程度高的国家其政治局势也比较稳定,而政治制度化程度低的国家其政治局势更容易趋于不稳定。这只是一般而言,政治稳定与政治制度化的关系还中还涉及一个政治参与的变量,政治参与程度低的无论政治制度化程度高低,政治都是稳定的;政治参与程度高的而政治制度化程度低,政治必然是不稳定的;而参与程度高,但政治制度化程度也高,则政治也偏于稳定,可见政治制度化程度的高低对于政治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亨廷顿曾提出一个公式: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 = 政治动乱。

政治制度化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抽象地看,实现政治稳定包括两个基本的途径,一个是减少政治参与,比如采取高压政策,使得利益受损的团体无法进入政治渠道;或者人们对政治冷漠,不愿意通过政治渠道来解决利益冲突;或者政府采取“无为而治”方针,对某些有关公共利益的事务采取不闻不问,人们只能通过私下的安排来解决。另一种方式则是政治制度化。它容许人们参与政治,但将人们参与政治、政治决策以及政治执行的方式和程序固定化,从而使人们的政治行动构成一种稳定的政治秩序。在现代社会中,政治参与的规模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了古代社会,因此指望减少政治参与来实现政治稳定是不现实的,根本的途径必须是实现政治制度化。

政治制度化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第一,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政治参与指人们向公共领域表达并聚合其政治利益和要求的行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是整合社会阶级、阶层和利益团体的重要阶段。一般来说,它要求:

(1)政治参与渠道的通畅。现代社会,由于利益关系的复杂,利益冲突加剧,参与渠道通畅可以使人们在制度化的政治舞台中得以表达,相互妥协并达成和解。

(2)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利益整合是政治参与中的重要内容,每个人政治要求的表达不可能完全一致,在政治决策阶段讨论每个人的要求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在决策之前,将各种意见、要求综合起来,从而减少政治决策的压力。

第二,政治管理的制度化。政治管理是将已经转化为政治决策的政治要求和利益实施和贯彻的过程。由于它直接与利益的实现相关,因此其制度化程度关系到治理目的的实现和政治稳定的程度。政治管理的制度化要求:

(1)政府职能结构的合理化。政府职能部门是政治管理的主体,其结构设置的合理与否影响了政治管理的效率与公平。如果结构不合理,往往会发生事出多门,相互扯皮或者某些事务无人管理的现象,这都会在政治稳定上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后果。

(2)行政执行的程序化。现代政治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程序化,这意味着政治管理并不主要依赖于官员的思想、个性等主观特征,而是依靠一种程序化的机制来实现政治管理的有序和效率。

(3)反馈监督机制的制度化。政治管理必须有了反馈与监督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流程。反馈与监督是被管理对象对于政治管理行为的一种制约和评价,它的制度化是政治管理制度化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标签: 政治学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二)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1、政治投票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2、政治结社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

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治国之道”而展开。1 、儒家:“礼治”、“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选举的意义和作用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选举的意义和作用

(四)选举的意义和作用  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众所周知,现代民主制国家最根本的原则即是人...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我国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我国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四)我国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1、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政建设的根本要求。我国宪法第二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内容十分...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可能的缺陷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可能的缺陷

(二)民主可能的缺陷1、轻视个人权利,容易造成“温和专制”民主制度以“公意”为重,以“公意”为先,这当然限制了“私欲”的膨胀。但是,对公共事务的过分热衷以及公共事务的无限扩展,又容易使个性淹没在一种“...

《政治学原理》网络核心课程形成性考核

《政治学原理》网络核心课程形成性考核

政治学原理网络核心课程形成性考核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    级:国家开放大学  编制使 用 说 明这门课程的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和平转变的一般条件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和平转变的一般条件

(三)民主和平转变的一般条件发展政治学研究表明,民主不一定促成经济发展和繁荣,但经济发展和繁荣可能促进民主发展。“只要人民富足起来,民主是他们可能要求的东西之一”。那么,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经...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文化的构成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文化的构成

二、政治文化的构成(一)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作为人们主观精神现象的政治取向模式,政治文化的构成相当复杂。从宏观结构层面分析,政治文化主要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面的内容构成。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