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政治发展的类型和模式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三)政治发展的类型和模式

1、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

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国家建设,即通过君主集权和绝对主义从封建主义、诸侯割据到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二是民主化,即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渐进式改革确立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扩大政治参与,建立民主的政治体制,如代议制、普选制、政党制、现代官僚制和司法独立制度;三是福利化,国家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职能,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福利国家。尽管早期现代化国家在这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各各不同,经历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但一般都或多或少地经历了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这是早期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的总体特征。

虽然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都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和福利化三个阶段,但这些国家在具体的发展道路在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其中,又可以分出三种具体的发展模式:

(1)渐进—妥协式的发展道路,以英国为典型。这种发展模式一般较为稳定,不存在疾风骤雨式的革命和破坏运动,主要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不断进行妥协斗争,以达成互相认可的法律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共识,尽管其间也不乏诸如宪章运动之类的重大政治斗争,但数百年来的政治发展主要是在君主立宪和代议民主之下通过和平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完成的。这种发展道路的特点还包括政治生活相对稳定,政体长期延续,尊重传统体制,先例和习惯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激进—革命的发展道路,以法国为典型。这种政治发展的模式主要是依靠革命和暴力在政治生活中的颠覆性效果来实现对体制和政权的更替。通常,政治激进主义的思维假定政治生活的发展只有当一种新制度和新政权替代旧制度和旧政权时才能实现,政治发展只能以制度和政权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为标志。而旧制度和旧政权不会在历史进程中主动退出政治舞台,因此,政治发展只有采取革命和暴力的方式,新政治形式在革命与反革命的反复较量中最终完成。

(3)保守—改良的发展道路,以德国为典型。与英国和法国相比,一些早期现代化国家在进入近代政治发展的历程时显得远为落后,不仅政治上远未统一,对外主权没有独立,而且面临着来自外部政治现代化示范效应的压力。这些国家同时面临着国家建设和民主化的双重任务,这就决定了它们无法像英国那样通过渐进的方式进行政治发展,也不能像法国那样通过革命和暴力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因此,这些国家采取了改良主义的保守道路,通过政治统治自上而下对原有的制度在保存其实质的前提下进行逐步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的政治形势变化的需要,以此来实现政治发展的目标。

2、后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

后期现代化国家在政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特殊的任务和特征。

(1)后期现代化国家由于启动政治发展的时间较晚,面临着时间和问题的巨大压力,不像早期现代化国家那样,政治发展的过程是受到社会力量的自发驱动而自然生长,在时间上也十分充裕。

(2)后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型发展。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后期现代化国家在政治发展的进程不得不具有某些特殊的发展逻辑。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自主的发展,由于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的示范效应,后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在发展的目标、方向、途径等方面多少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早期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历程;二是在一个互相依存的国际体系中,后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必然受制于国际社会的约束,这也使得后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显得脆弱、不稳定,政治发展进程缓慢。

(3)后期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如殖民主义历史、文化传统因素等对政治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除了这些政治发展过程的特点外,后期现代化国家还面临着一些共同的矛盾和问题,如政治体系的认同危机、合法性危机、政策贯彻危机、政治参与危机、整合危机、分配危机以及政局不稳、行政不力、两极分化、政治独裁、政治腐败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后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如何解决后期现代化国家的这些问题和矛盾,探索适应自己的国情的政治发展和现代化道路,是后期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所面临的根本任务。


标签: 政治学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政府的组织机构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政府的组织机构

(二)政府的组织机构1、政府组织机构的含义及其组织原则政府组织机构是政府为了实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完成政治权力的职能而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它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实体体现。一般来说,...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政治学所形成的政治设计思路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政治学所形成的政治设计思路

(三)政治学所形成的政治设计思路1、理想主义方案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般认为人性善,追求公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如果有人昧了“良心”,那主要是由于环境不善,或者一时糊涂,跟着别人没有学好。所以,通...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二)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的政体,它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国体是密不可分的,所谓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全球化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全球化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二)全球化对国家政治的影响1.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这主要表现在传统地理边界的定义正在变得僵化和模糊,不仅经济一体化在打破这种限制,全球化的统一治理也在冲破主权范围的禁锢,而把各国纳入通盘...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位和分布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位和分布

(二)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位和分布迄今为止,世界上存在许多意识形态,运用简化的标准,可以为世界上存在的各种意识形态排序,从而看出它们的分布状态。根据各主要意识形态的观点和政治态度,我们可以把它们划分为左派...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政治参与的作用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政治参与的作用

(三)政治参与的作用  1、政治参与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现代民主开始于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是,就是从其民主的形式来看,资产阶级民主,尤其...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政治合法性的含义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政治合法性的含义

(一)政治合法性的含义   政治合法性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德国著名政治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这一概念。   所谓政治合法性指的是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

《政治学原理》第一章 政治的含义

《政治学原理》第一章 政治的含义

(一)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价值论的解释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1)中国的例子: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