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选举的意义和作用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四)选举的意义和作用

  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

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众所周知,现代民主制国家最根本的原则即是人民主权原则,也就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即使在最直接的民主制度中,也没有办法使所有的人都直接成为统治者。因此,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只能是少数人,这样就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所有者与行使者相互分离,并因而形成少数领导者和绝大多数被领导者的相互矛盾。选举制度则为解决这种相互分离和相互矛盾状况提供了根本的途径。既然代表或议员经由公民根据自己的意愿选举产生,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经由公民通过选举这一权力委托方式获取,那么权力的行使者虽然获得了合法地位,但他仅仅只是权力所有者实现权力的媒介和桥梁。因此,虽然权力行使者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但这种和平的权力委托或者说权力转移,并不能改变权力所有者的地位,相反在其它有关制度的配合下,还能够使权力所有者的意愿和利益得到较好的实现。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

公民与国家权力行使者的这种委托关系,决定了权力行使者必须向全体公民负责。尽管政治实践中有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之分,但其基本原则是共通的,即公民将根据权力行使者的具体表现,对其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进行评判,并对其违反自己意愿的行为追究责任。如果公民撤回对权力行使者的委托,那么权力行使者的存在、延续以及权力行使也就失去了合法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公民可通过民主程序重新选举产生新的符合自己意愿的权力行使者。这就要求权力行使者必须坚持为社会公众服务,时刻牢记对权力所有者负责的思想。

  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

国家的统治、社会的管理都必须以民意为依归。选举就是形成、表达民意的理想方式。选举不仅仅只是单纯对候选人进行简单的挑选,实际上这种选择一方面表达了社会公众对权力行使者必须具备条件和素质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则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管理应该贯彻何种政策的基本看法。而且,在选举过程中不同意见之间的交流、妥协,还有助于形成人们都能接受的社会共识。因此,选举制度在形成、表达民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公民通过选举活动的参与,还可以增强民主意识。虽然公民在多大程度上重视并参与选举受到历史传统、民族习惯、宗教信仰、文化程度以及现实利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选举本身同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公民通过参与选举,不仅会对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产生明确的认识,而且还能增强其分析和判断政治现象、政治问题的能力,从而积极地参政、议政。

  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经济萧条、通货膨胀、政局不稳、集团利益冲突激烈等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是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选举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通过选举,不仅可以使社会公众之间、社会公众与其代表之间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可以集思广益,对各种政策选择方案进行论证,从而为各种社会问题寻找到合理的能为人们所接受的解决方法。

标签: 政治学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党及其政治演变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党及其政治演变

(一)政党及其历史演变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生活的重要原则。所谓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市民社会的含义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市民社会的含义

(一)市民社会的含义从广义而言,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这些组织和团体包括政党组织、家庭组织、宗教...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三)主要政治意识形态1、自由主义自由主义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自由主义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它既可以说是一种政治理论,也可以说是一种经济学说,还可以说是一种伦理观念。作为...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

(四)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政党制度,就是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政党之间相互关系、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则或规定。各国的政党制度完全...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主要特点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主要特点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主要特点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8个政党。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在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社团作用方式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在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社团作用方式

1、通过各自的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商讨和决定国家大事。2、参加中央及地方党组织、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政策、决议的研究和制定。3、参加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与青年、妇女、工人等利益相关的专门机构...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党的基本功能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党的基本功能

(三)政党的基本功能1、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在整个政治体系结构中,政党是一种利益聚集的机构,也是联系统治者(政府)和被统治者(民众)的桥梁。政党是一个双向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表达...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界限的界定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界限的界定

(三)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界限的界定划分“公域”与“私域”的界限,界定“公权”与“私权”的关系,究其本源,就是对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的界定。需求产生利益。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