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社团组织的形式和特点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一)社团组织的性质和特点

政治社团组织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可能包括各种形式的行业协会、商会、工会、俱乐部、兴趣爱好者协会、利益集团等等。

当今西方社会中最有影响的利益集团主要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它们被认为是政党政治之外的又一种政治结构和机制,弥补了政党政治的不足。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组织,政治社团具有以下一般特征:

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

政治社团建立在社会成员形形色色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是人们根据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居住区域、特定社会经历和身份资格等不同的社会特征组建形成的,其目的是满足成员某种单一和具体的共同利益,实现某种共同的爱好或兴趣。这决定了它的利益要求和目标往往比国家、政党等政治组织的利益和目标要单一、具体。首先,它所反映的仅仅是社会某一部分特定成员的利益要求,而不是或不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另外,它所追求的主要是社会成员在某一特定方面的利益要求,而不是在社会政治问题上的全部利益要求;最后,它的宗旨主要在于保证组织内部成员互助互利,而不在于开展政治活动以执掌政权。

2、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

政治社团是社会政治体系中的组织和制度实体,因此,从最松散、最具临时性的政治社团到最严密、最持久的政治社团,都具有特定的组织形态。政治社团一般根据自觉自愿的原则组织起来,其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自愿参加或退出。在政治社团组织内部,成员享有名义上或实际上的平等权利,并承担特定的义务。不过,政治社团成员可以同时具有其他社团成员身份。政治社团允许其成员同时具有多重身份资格,是政治社团区别于政党的特征之一。在一般情况下,政党是不允许其成员同时拥有多种政党身份的。

3、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

在社会生活中,社会成员和社会团体具有实现自己利益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比如,他们可以通过市场交换、谈判、民间协商等途径和方式来争取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而政治社团的重要活动特征之一在于它以政府的政策、方针、法规、甚至判决作为自己的活动目标,以参与和影响这些政策、方针、法规乃至判决的制定、修订和实施过程作为自己的主要活动。因此,政治社团是通过政治途径来实现或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求的,这正是政治社团与那些通过非政治途径来实现自己利益要求的社会团体的区别所在。另一方面,政治社团以政治途径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求,是以参与和影响政府的政策、方针、法规乃至判决为限度的,它并不以获取或执掌政治权力为实现自己利益要求的手段,同时,它一般也没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正因为如此,政治社团又是不同于政党的政治组织。

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政治社团虽然是社会政治体系的组织要素,可是,它是群众性的政治组织,而不是政府的组成部分。政治社团的这种群众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政治社团的成员构成具有群众性。除了某些特殊的政治社团之外,在一般情况下,政治社团只要求其成员能够履行该社团的特定权利和义务。因此,不同与政党组织,政治社团的成员具有更加广泛的群众性。

(2)政治社团服务于特定的群体利益。在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中,充当特定的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政治社团的基本政治角色。

(3)政治社团与特定的群众有着直接和广泛的联系。政治社团直接代表着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群众的利益,其成员又是这些群众直接构成的,因此,政治社团与普通群众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

标签: 政治学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治社团的作用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治社团的作用

(三)政治社团的作用1、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为表示性功能。政治社团可以为其成员提供种种象征性或表示性的权益。如作为一个中国共青团团员的人具有一种组织身份,据此他就可以获得与此身份有关的权利,如通...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的价值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的价值

(一)民主的价值1、理想主义途径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自治”。民主的实质就是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管理,即“自治”。“自治”是人类生活的理想境界,它意味着个人充分地实现了自主权;政治服从不是服从强加于个人之上...

《政治学原理》第一章 政治的含义

《政治学原理》第一章 政治的含义

(一)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价值论的解释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1)中国的例子: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文化的含义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文化的含义

(一)政治文化的含义政治文化是一个非常近期的概念,它的提出不过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当代政治文化研究起始于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1956年,阿尔蒙德在美国《政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比较政治体系”,...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

(四)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政党制度,就是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政党之间相互关系、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则或规定。各国的政党制度完全...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国家结构形式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国家结构形式

(三)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在政治学中,区分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主要根...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社团组织的类型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社团组织的类型

(二)社团组织的类型在目前的政治研究中,人们一般把政治社团组织分为三大种类:即社区性团体、制度性团体和协会性团体。  1、社区性团体社区性团体的最大特点是,它是自然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或团体,也就是说,...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在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中,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研究君主的“治国之道”为核心,以处理君臣关系、君民关系为线索,形成了一套将政治研究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