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社团组织的形式和特点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一)社团组织的性质和特点

政治社团组织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可能包括各种形式的行业协会、商会、工会、俱乐部、兴趣爱好者协会、利益集团等等。

当今西方社会中最有影响的利益集团主要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它们被认为是政党政治之外的又一种政治结构和机制,弥补了政党政治的不足。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组织,政治社团具有以下一般特征:

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

政治社团建立在社会成员形形色色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是人们根据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居住区域、特定社会经历和身份资格等不同的社会特征组建形成的,其目的是满足成员某种单一和具体的共同利益,实现某种共同的爱好或兴趣。这决定了它的利益要求和目标往往比国家、政党等政治组织的利益和目标要单一、具体。首先,它所反映的仅仅是社会某一部分特定成员的利益要求,而不是或不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另外,它所追求的主要是社会成员在某一特定方面的利益要求,而不是在社会政治问题上的全部利益要求;最后,它的宗旨主要在于保证组织内部成员互助互利,而不在于开展政治活动以执掌政权。

2、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

政治社团是社会政治体系中的组织和制度实体,因此,从最松散、最具临时性的政治社团到最严密、最持久的政治社团,都具有特定的组织形态。政治社团一般根据自觉自愿的原则组织起来,其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自愿参加或退出。在政治社团组织内部,成员享有名义上或实际上的平等权利,并承担特定的义务。不过,政治社团成员可以同时具有其他社团成员身份。政治社团允许其成员同时具有多重身份资格,是政治社团区别于政党的特征之一。在一般情况下,政党是不允许其成员同时拥有多种政党身份的。

3、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

在社会生活中,社会成员和社会团体具有实现自己利益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比如,他们可以通过市场交换、谈判、民间协商等途径和方式来争取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而政治社团的重要活动特征之一在于它以政府的政策、方针、法规、甚至判决作为自己的活动目标,以参与和影响这些政策、方针、法规乃至判决的制定、修订和实施过程作为自己的主要活动。因此,政治社团是通过政治途径来实现或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求的,这正是政治社团与那些通过非政治途径来实现自己利益要求的社会团体的区别所在。另一方面,政治社团以政治途径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求,是以参与和影响政府的政策、方针、法规乃至判决为限度的,它并不以获取或执掌政治权力为实现自己利益要求的手段,同时,它一般也没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正因为如此,政治社团又是不同于政党的政治组织。

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政治社团虽然是社会政治体系的组织要素,可是,它是群众性的政治组织,而不是政府的组成部分。政治社团的这种群众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政治社团的成员构成具有群众性。除了某些特殊的政治社团之外,在一般情况下,政治社团只要求其成员能够履行该社团的特定权利和义务。因此,不同与政党组织,政治社团的成员具有更加广泛的群众性。

(2)政治社团服务于特定的群体利益。在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中,充当特定的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政治社团的基本政治角色。

(3)政治社团与特定的群众有着直接和广泛的联系。政治社团直接代表着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群众的利益,其成员又是这些群众直接构成的,因此,政治社团与普通群众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

标签: 政治学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化的三次浪潮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化的三次浪潮

(二)民主化的三次浪潮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美国大约在1928年开始了第一波的民主化,在以后的数十年中,其他国家也逐渐扩展了选举范围,确立了总理(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瑞士、英...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位和分布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位和分布

(二)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位和分布迄今为止,世界上存在许多意识形态,运用简化的标准,可以为世界上存在的各种意识形态排序,从而看出它们的分布状态。根据各主要意识形态的观点和政治态度,我们可以把它们划分为左派...

《政治学原理》2019秋期末综合练习与答案(1)

《政治学原理》2019秋期末综合练习与答案(1)

政治学原理2019秋期末综合练习与答案(1)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1、(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政治学所形成的政治设计思路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政治学所形成的政治设计思路

(三)政治学所形成的政治设计思路1、理想主义方案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般认为人性善,追求公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如果有人昧了“良心”,那主要是由于环境不善,或者一时糊涂,跟着别人没有学好。所以,通...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观念的变革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观念的变革

(二)民主观念的变革从古希腊时代至今,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从概念提出到付诸实践而后完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早,民主差不多被当成一个贬意词来使用;今天,民主被视为一种普遍的价值,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政府的涵义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政府的涵义

(二)政府的涵义1、对于政府的不同理解从本质上说,政府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和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通过政府的作用使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借助政府机构执行和贯彻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从外延的角度...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良好社会的含义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良好社会的含义

(二)良好社会的含义良好社会指的是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态之中的情形,即政治传统中人们常指的人类的理想社会。良好社会一直是人类和政治思想家所追求的目标。如中国古代的大同世界、柏拉图的理想国...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国家结构形式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国家结构形式

(三)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在政治学中,区分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主要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