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权利及权利观念的变迁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一)权利及权利观念的变迁

所谓权利是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在常见的讨论中,权利一般被分为法律权利和道德权利。

权利观念起源于17和18世纪,最早来自自然权利或天赋权利的思想,尤其被社会契约论者所广泛使用。自然权利观念是个人权利观念的表述,是权利观念的最早的理论形态。自然权利(或称之为个人权利观念)被提出来是要解决社会政治的一个根本问题:政治共同体的起源和基础是什么?这个问题也就是:政治服从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服从公共权力?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是要解决一个政治合法性的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如宗教宽容,免受专制逮捕,自由言论、自由选举等权利。

第二代“权利”指社会经济权利,如受教育权利,居住、健康、选择职业和保持最低生活标准的权利(这被认为是较为激进的主张,但基本上还属于个人权利观念的范畴)。

第三代“权利”指向社团和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权、民族自治权、维持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权等。如果说第一和第二代权利基本属于个人权利观念范畴,那么,第三代权利则过渡为团体权利观念。

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如言论、集会、结社自由等权利)、政治参与(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和社会平等(如种族、民族、性别、教育等方面平等权利以及平等享有社会福利的权利)三个方面的权利。


标签: 政治学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意识形态的含义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意识形态的含义  

(一)政治意识形态的含义   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由一系列概念、价值和符号所组成,从总体上表达了对人性的看法,对人类行为的批评,对应...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政府的组织机构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政府的组织机构

(二)政府的组织机构1、政府组织机构的含义及其组织原则政府组织机构是政府为了实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完成政治权力的职能而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它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实体体现。一般来说,...

《政治学原理》第一章 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政治学原理》第一章 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政治具有特定的社会作用和地位,这种作用和地位是通过与其它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因此,只有把握政治与其它社会现象的联系和作用中,才能把握政治的社会地位。1、政治...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的价值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的价值

(一)民主的价值1、理想主义途径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自治”。民主的实质就是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管理,即“自治”。“自治”是人类生活的理想境界,它意味着个人充分地实现了自主权;政治服从不是服从强加于个人之上...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国家结构形式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国家结构形式

(三)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在政治学中,区分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主要根...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三)主要政治意识形态1、自由主义自由主义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自由主义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它既可以说是一种政治理论,也可以说是一种经济学说,还可以说是一种伦理观念。作为...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二)政治合法性的基础1、政治正义观。人们的正义观念有多个层次和多个方面,其中最根本的内容是就是政治正义观。政治正义观的主题是政治秩序的基本框架,也就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由社会合作...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

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治国之道”而展开。1 、儒家:“礼治”、“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