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政治科学化的难题和局限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二)政治科学化的难题和局限

1、数据问题:

科学研究需要有精确的数据和可观察的实验。但是,无论如何,人类不像可以送入实验室的蝌蚪,也不像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究竟如何获得关于人类行为的“经验性”数据仍然是一个问题。没有准确的数据,我们怎么开展科学研究来验证我们的假说?

2、隐性价值问题:

严格地说,科学研究是一种客观的研究。但是,政治研究模式和理论要实现完全的客观是非常困难的。在政治领域中,事实和价值掺杂在一起几乎无法分开。政治学的许多理论本身建立在假说和信念之上,这些假说本身就隐含着一定的价值。无法摆脱隐性价值,它的科学的真实含义就难免会受到置疑。

3、价值中立问题:

行为主义政治学以倡导“价值中立”而著称。所谓“价值中立”,就是强调政治研究应当实现价值祛除,主张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像自然科学研究那样,排除任何个人或社会的价值取向,对社会政治问题进行纯粹客观的研究和分析。然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在政治领域,绝对公正客观和科学中立的研究几乎不可能。


标签: 政治学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中世纪时代: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 中世纪时代: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

(二)中世纪时代: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1)研究主题:关于政治世界的神学性解释。(2)理论内容:中世纪的主导力量来自罗马教会。期间,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讨论只能被置于神学架构之下。中世纪人们对政治问题...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位和分布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位和分布

(二)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位和分布迄今为止,世界上存在许多意识形态,运用简化的标准,可以为世界上存在的各种意识形态排序,从而看出它们的分布状态。根据各主要意识形态的观点和政治态度,我们可以把它们划分为左派...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和平转变的一般条件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和平转变的一般条件

(三)民主和平转变的一般条件发展政治学研究表明,民主不一定促成经济发展和繁荣,但经济发展和繁荣可能促进民主发展。“只要人民富足起来,民主是他们可能要求的东西之一”。那么,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经...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政府的组织机构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政府的组织机构

(二)政府的组织机构1、政府组织机构的含义及其组织原则政府组织机构是政府为了实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完成政治权力的职能而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它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实体体现。一般来说,...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选举与选举制度的概念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选举与选举制度的概念

(一)选举与选举制度的概念  1、选举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在国家的选举中,选举一般是指选举国家代议机关...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现代化过程中不稳定的原因

《政治学原理》第九章 现代化过程中不稳定的原因

(一)现代化过程中不稳定的原因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一般地,政治稳定表现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策的稳定,政治权力...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善治模式的特征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 善治模式的特征

(四)善治模式的特征1、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一直以来,公共权力中心的唯一性被默认为是一个不可更迭的原则,但是善治理论却使公共权力中心多元化。除了政府之外,各种机构只...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国家的涵义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国家的涵义

(一)国家的涵义1、若干国家定义分析(1)社会共同体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指出:国家是许多家族及村落的联合体,它是为了达到完美的和自治的生活而组织的。古罗马的西塞罗认为,国家是由许多社会团体,基于共同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