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一章 政治的含义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一)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价值论的解释

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

(1)中国的例子: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如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正",就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治者的思想行为符合这些规范,则天下当治。

(2)西方的例子: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而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的体现。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3)不足之处: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神学论的解释

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这样的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人们凭借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性,从而定义政治。

(1)中国的例子:在中国的殷周时期就盛行着"君权神授"的思想。汉朝的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鼓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使神权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

(2)西方的例子:在西方的中世纪也有鼓吹神权政治的人,其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他认为,尘世的一切都是神的安排,而"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没有权并不是出于神的"

(3)不足之处:曾经迷惑人,但最终经不起理性思维的检验。

3、权力论解释

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1)中国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权治观力政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他们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2)西方的例子: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

(3)不足之处: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4、管理论解释

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是现代的政治观念。

(1)中国的例子: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曾从这一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2)西方的例子:美国政治学家G•庞顿和P•吉尔就认为:"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的集体生活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

(3)不足之处:这一政治观把握了政治公共性和管理性特点,具有容易同政治实践相吻合的特点,容易从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角度看,它忽视了政治还有统治性的一面。

5、决策论的解释

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由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并且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1)内容解释: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政治活

(2)不足之处:这一政治观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方式以及标志,但是,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片面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人们的社会关系有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种族等各个方面。而政治则是这种关系的一个方面。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无论是政治的本质、内容、形态还是方式,从根本上说,都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政治以其特定的社会作用,体现着社会经济关系,体现着特定社会的各种经济利益和要求。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利

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权力是社会生活的强大的统治性和支配性力量,它成为特定阶级实现自己的利益的重要凭借。任何阶级要实现自己的要求和社会目标,都必须掌握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三)政治的含义

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因此,政治关系涵盖阶级、民族、社会集团、阶层等之间的关系,涵盖了对立阶级之间、非对立的阶级之间和特定阶级内部的关系。

(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

(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标签: 政治学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化的三次浪潮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 民主化的三次浪潮

(二)民主化的三次浪潮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美国大约在1928年开始了第一波的民主化,在以后的数十年中,其他国家也逐渐扩展了选举范围,确立了总理(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瑞士、英...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社团组织的类型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社团组织的类型

(二)社团组织的类型在目前的政治研究中,人们一般把政治社团组织分为三大种类:即社区性团体、制度性团体和协会性团体。  1、社区性团体社区性团体的最大特点是,它是自然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或团体,也就是说,...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在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社团作用方式

《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在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社团作用方式

1、通过各自的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商讨和决定国家大事。2、参加中央及地方党组织、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政策、决议的研究和制定。3、参加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与青年、妇女、工人等利益相关的专门机构...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政府的组织机构

《政治学原理》第四章 政府的组织机构

(二)政府的组织机构1、政府组织机构的含义及其组织原则政府组织机构是政府为了实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完成政治权力的职能而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它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实体体现。一般来说,...

《政治学原理》2019秋期末综合练习与答案(3)

《政治学原理》2019秋期末综合练习与答案(3)

政治学原理2019秋期末综合练习与答案(3)一、论述题1、试评述历史上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2、试述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特点。3、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4、试述政治权力的特性。5、试...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

(五)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1、精英主义模式精英主义认为整个社会权力掌握在精英手里,精英分为政治精英和行政精英,政治精英指的是直接掌握国家政权的精英们,也称为权力精英或统治精英。行政精英指的是为政治精英提...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政治参与的作用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政治参与的作用

(三)政治参与的作用  1、政治参与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现代民主开始于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是,就是从其民主的形式来看,资产阶级民主,尤其...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二)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1、家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儿童时代的经历和影响对一个人一生的政治态度十分重要,而家庭正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 许多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尤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